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811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包括底座,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待测管路固定在第一支架上,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上,待测管路分别与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连通;前端进气管路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一球阀和第一压力表;后端排气管路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二压力表、第二球阀。通过在底座上搭建3个支架,将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固定,且为待测管路提供固定支架,便于快速组装和拆卸,为测试提供测试平台,且通过在前端进气管路和后端排气管路上设置的球阀和压力表,可实时监测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检测
,具体来说是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国标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测试试验中,有一项关于燃料电池发动机气密性试验的测试,该项主要针对的是燃料电池内部电堆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测试试验,检验电堆本体有无损坏、破损泄露现象,故而在测试系统中会设置有氢气管路通入待测试的燃料电池中,为了确保燃料电池发动机内部电堆整体气密性保压测试时,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故而需要对测试系统内部管路预先保压测试,确保管路无泄漏,才可满足发动机气密性保压测试的需要。现有技术中,对于管路的测试方法为被测管路直接连接气瓶,管路末端关闭,直接通入气体进入被测管内进行测试的,待测管路的保压试验过程中,使用的是机械压力表进行数据观察读取的,因为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和连接气瓶都处于自由放置状态,使得测试精度不高,也无法做到实时显示,测试效率较低,也不利于管路的连续性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对于燃料电池的管路测试技术存在测试精度低、无法实时显示,不利于管路的连续性测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所述待测管路固定在第一支架上,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上,所述待测管路包括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进气端通过所述前端进气管路与气瓶连接,所述出气端通过排气管路与排气环境连通;所述前端进气管路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一球阀和第一压力表;所述后端排气管路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二压力表、第二球阀。通过在底座上搭建3个支架,将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固定,且为待测管路提供固定支架,便于快速组装和拆卸,为测试提供测试平台,且通过在前端进气管路和后端排气管路上设置的球阀和压力表,可实时监测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优选的,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固定在第二支架上,并分别与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分别位于底座的两端,待测管路位于底座的中间。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所述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均为多根;所述多根第一杆相互平行且水平固定在底座上,第二杆相互平行且水平滑动配合在第一杆的上表面,第三杆相互平行且水平滑动配合在第二杆的上表面,第二杆和第三杆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待测管路可拆卸固定在第三杆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均为方形截面的铝型材,沿其长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之间通过隔断隔开,所述隔断上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杆固定在底座的上;所述第二杆通过螺栓穿过其隔断上的螺孔,与限位在第一杆上限位槽内的螺母配合固定;所述第三杆通过螺栓穿过其隔断上的螺孔,与限位在第二杆上限位槽内的螺母配合固定。优选的,所述底座为由四块板材围成的上下贯通、侧面闭合的中空长方形截面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杆的两端通过螺栓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固定在底座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多根立杆;多根所述立杆垂直于底座的上表面并呈线性排布固定在底座的一侧;所述前端进气管路可拆卸固定在第二支架朝向底座中轴线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架结构与第二支架结构相同,并与第二支架分别固定在底座的同侧两端;所述后端排气管路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三支架朝向底座中轴线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待测管路上穿射管夹;所述管夹上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三杆的上限位槽内限位有螺母,通过螺栓穿过管夹的螺孔与第三杆上限位槽内的螺母螺合实现固定待测管路。优选的,所述立杆为方形截面的铝型材,其朝向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竖向滑槽;所述竖向滑槽内限位有螺母,所述前端进气管路和后端排气管路上分别套设有管夹,所述管夹上开设有螺孔,螺栓穿过螺孔与竖向滑槽内的螺母螺合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在底座上搭建3个支架,将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固定,且为待测管路提供固定支架,便于快速组装和拆卸,为测试提供测试平台,且通过在前端进气管路和后端排气管路上设置的球阀和压力表,可实时监测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准确可靠;2.待测管路位于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之间,使得管道连接便捷,通过较短的软管即可实现测试管路的连接,操作方便,且测试平台整体结构整齐,便于平台的移动;3.通过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的滑动配合及螺栓螺母的锁定,实现待测管道二维方向的位置调整,已提高平台的适应性,尤其是使用了铝型材的轻质及易加工、易组装性,进一步简化了调节结构,使得调节工作简化,便于操作;4.底座采用板材围成的长方形筒状结构,搭建过程简单,轻便,便于移动,另外,中空结构为第一支架的组装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5、通过管夹固定待测管路,便于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中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第一杆与第二杆或第二杆与第三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包括底座1,底座1为由四块板材围成的上下贯通、侧面闭合的中空长方形截面的筒状结构。四块板可以为铝材,或木材,铝材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木材可通过铰链或卯榫结构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可以覆盖一层面板,本实施例为了是测试平台轻便,易制作,采用上下贯通的结构。在底座1上固定有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前端进气管路5、后端排气管路6;待测管路7固定在第一支架2上,前端进气管路5、后端排气管路6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上,待测管路7包括进气端和排气端;进气端通过前端进气管路5与气瓶连接,出气端通过后端排气管路6与排气环境连通;本实施例中,进气端和排气端均通过金属编制软管与前端进气管路5、后端排气管路6连接。前端进气管路5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一球阀51和第一压力表52;后端排气管路6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二压力表61、第二球阀62,如图5,图6所示。如图2、图3、图4所示,其中,第一支架2包括第一杆21、第二杆22、第三杆23;第一杆21、第二杆22、第三杆23均为多根;第一杆21、第二杆22、第三杆23均为方形截面的铝型材,沿其长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前端进气管路(5)、后端排气管路(6);所述待测管路(7)固定在第一支架(2)上,前端进气管路(5)、后端排气管路(6)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上,所述待测管路(7)包括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进气端通过所述前端进气管路(5)与气瓶连接,所述出气端通过排气管路与排气环境连通;/n所述前端进气管路(5)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一球阀(51)和第一压力表(52);所述后端排气管路(6)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二压力表(61)、第二球阀(62)。/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17 CN 20201005345401.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前端进气管路(5)、后端排气管路(6);所述待测管路(7)固定在第一支架(2)上,前端进气管路(5)、后端排气管路(6)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上,所述待测管路(7)包括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进气端通过所述前端进气管路(5)与气瓶连接,所述出气端通过排气管路与排气环境连通;
所述前端进气管路(5)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一球阀(51)和第一压力表(52);所述后端排气管路(6)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二压力表(61)、第二球阀(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固定在第二支架(3)上,并分别与第一压力表(52)、第二压力表(6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进气管路(5)、后端排气管路(6)分别位于底座(1)的两端,待测管路(7)位于底座(1)的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包括第一杆(21)、第二杆(22)、第三杆(23);所述第一杆(21)、第二杆(22)、第三杆(23)均为多根;所述多根第一杆(21)相互平行且水平固定在底座(1)上,第二杆(22)相互平行且水平滑动配合在第一杆(21)的上表面,第三杆(23)相互平行且水平滑动配合在第二杆(22)的上表面,第二杆(22)和第三杆(23)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待测管路(7)可拆卸固定在第三杆(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21)、第二杆(22)、第三杆(23)均为方形截面的铝型材,沿其长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上限位槽(20)和下限位槽(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再根谢鹏飞王遥彭凯唐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