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分工艺循环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799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分工艺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水冷却塔,电动阀门,闭式蒸发冷却塔,脱盐水进水管,可保温套接化冻套结构,可更换循环管结构,可观察过滤密闭箱结构,可检测观察输送管结构,空分系统,出水管,空分进水管道,回水管,循环泵,观察片,压力表和第一手动阀门,所述的电动阀门管道连接在水冷却塔。本发明专利技术观察箱,密封垫,观察盖,L型镂空板和回水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使液体工作回水管进入观察箱的内部,然后通过L型镂空板进行液体过滤工作,防止在循环的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影响工作,然后打开观察盖,将L型镂空板提出并将杂质带出,方便进行清理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分工艺循环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循坏水冷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空分工艺循环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空分系统中的循环冷却水主要用于换热,大都采用普通的半开放式水池循环了冷却的方式,利用生产系统的循坏水进行循环,与工艺系统中的风冷塔、水冷塔及后续的分子筛等串联应用。但是现有的循坏水冷却设备还存在着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方便清理水面漂浮的杂质,不方便进行维护检修工作和工作中不方便进行保温以及不方便加注的过程中检测液体成分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空分工艺循环冷却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分工艺循环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循坏水冷却设备存在着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方便清理水面漂浮的杂质,不方便进行维护检修工作和工作中不方便进行保温以及不方便加注的过程中检测液体成分的问题。一种空分工艺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水冷却塔,电动阀门,闭式蒸发冷却塔,脱盐水进水管,可保温套接化冻套结构,可更换循环管结构,可观察过滤密闭箱结构,可检测观察输送管结构,空分系统,出水管,空分进水管道,回水管,循环泵,观察片,压力表和第一手动阀门,所述的电动阀门管道连接在水冷却塔;所述的闭式蒸发冷却塔管道连接在电动阀门;所述的脱盐水进水管螺纹连接在闭式蒸发冷却塔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可保温套接化冻套结构安装在出水管的外壁左侧;所述的可更换循环管结构安装在出水管的右侧;所述的可观察过滤密闭箱结构安装在回水管的左侧;所述的可检测观察输送管结构安装在闭式蒸发冷却塔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空分系统安装在可更换循环管结构的外壁;所述的出水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水冷却塔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空分进水管道管道连接在循环泵的左侧;所述的回水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泵的右侧上端;所述的空分进水管道管道连接在电动阀门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片镶嵌在空分进水管道和循环泵之间的管道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压力表螺纹插接空分进水管道和循环泵之间的管道上端右侧;所述的第一手动阀门螺纹插接空分进水管道和循环泵之间的管道上端左侧;所述的可保温套接化冻套结构包括连接套,绝缘套,拉链,海绵层,锡箔纸层,加热丝和恒温控制器,所述的绝缘套套接在连接套的外壁;所述的连接套横向拉链连接设置;所述的海绵层套接在绝缘套的外壁;所述的锡箔纸层套接在海绵层的外壁;所述的加热丝缠绕在连接套的外壁;所述的加热丝和恒温控制器导线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可更换循环管结构包括分流管,第二手动阀门,连接管,循环管和蛇形管,所述的第二手动阀门分别螺纹插接在分流管的上端左右两侧和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管分别焊接在分流管的下端左右两侧和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循环管的上端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管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的下端还螺纹连接在连接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分别螺纹连接在蛇形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和下侧内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观察过滤密闭箱结构包括观察箱,密封垫,观察盖,L型镂空板和翼形螺栓,所述的密封垫胶接在观察箱的内部底端;所述的翼形螺栓分别贯穿观察盖的四角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观察箱的上端四角位置;所述的L型镂空板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观察盖的下端左侧。优选的,所述的可检测观察输送管结构包括进水供给管道,进水阀,液体检测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显示箱,连接杆和显示器,所述的进水阀螺钉连接在进水供给管道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液体检测传感器螺钉连接在进水供给管道的内壁顶端左侧;所述的流量传感器螺钉连接在进水供给管道的内壁顶端左侧;所述的显示箱连接在进水供给管道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显示器螺钉连接在显示箱的正表面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观察片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片;所述的水冷却塔的出水管道和进水管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加热丝设置在连接套和绝缘套之间;所述的连接套和绝缘套分别采用硅胶套。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套套接在出水管的外壁;所述的恒温控制器通过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优选的,所述的循环管设置在蛇形管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分流管和连接管连通设置;所述的分流管通过连接管和循环管连通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分流管的上端管道连接在出水管的下端右侧;所述的分流管的下端管道连接在回水管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循环管和蛇形管分别贯穿空分系统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分流管分别设置在空分系统的上下两端。优选的,所述的观察盖通过翼形螺栓安装在观察箱的上端;所述的观察盖和观察箱之间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的L型镂空板插接在观察箱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回水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观察箱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箱和循环泵管道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显示箱和进水供给管道之间设置有不锈钢杆;所述的进水供给管道的下端左侧设置排放管。优选的,所述的进水供给管道的左侧螺纹连接在闭式蒸发冷却塔的右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水供给管道的右侧与电动阀门管道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泵具体采用型号为LY-5081的循环泵;所述的恒温控制器具体采用型号为OHR-WS10G的控制器;所述的液体检测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MLSS-530的浓度传感器;所述的流量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F1012的传感器;所述的显示器具体采用型号为LCMD12864G-9的显示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观察箱,密封垫,观察盖,L型镂空板和回水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使液体工作回水管进入观察箱的内部,然后通过L型镂空板进行液体过滤工作,防止在循环的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影响工作,然后打开观察盖,将L型镂空板提出并将杂质带出,方便进行清理工作。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分流管,第二手动阀门,连接管,循环管和蛇形管以及空分系统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更换第二手动阀门的闭合,然后更换循环管和蛇形管进行降温工作,转动不工作的循环管,然后把循环管和蛇形管卸掉,方便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连接套,绝缘套,拉链,海绵层,锡箔纸层和出水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海绵层对出水管进行保温工作,防止气温过低液体结冰影响工作,方便进行保温工作。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进水供给管道,进水阀,液体检测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闭式蒸发冷却塔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液体检测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检测加注的液体成分和流量,方便在工作中进行检测工作。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连接套,绝缘套,拉链,加热丝和恒温控制器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时出水管内部结冰然后通过外部导线使恒温控制器接通外部电源然后使加热丝开始工作,方便在工作对出水管内部结冰的液体进行融化工作,方便进行冷却工作。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空分进水管道,回水管,循环泵,观察片,压力表和第一手动阀门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片和压力表对循环的液体进行观察工作和检测压力,然后通过转动第一手动阀门的角度,方便进行调节工作。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观察箱,密封垫,观察盖,L型镂空板和翼形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盖观察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分工艺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空分工艺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水冷却塔(1),电动阀门(2),闭式蒸发冷却塔(3),脱盐水进水管(4),可保温套接化冻套结构(5),可更换循环管结构(6),可观察过滤密闭箱结构(7),可检测观察输送管结构(8),空分系统(9),出水管(10),空分进水管道(11),回水管(12),循环泵(13),观察片(14),压力表(15)和第一手动阀门(16),所述的电动阀门(2)管道连接在水冷却塔(1);所述的闭式蒸发冷却塔(3)管道连接在电动阀门(2);所述的脱盐水进水管(4)螺纹连接在闭式蒸发冷却塔(3)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可保温套接化冻套结构(5)安装在出水管(10)的外壁左侧;所述的可更换循环管结构(6)安装在出水管(10)的右侧;所述的可观察过滤密闭箱结构(7)安装在回水管(12)的左侧;所述的可检测观察输送管结构(8)安装在闭式蒸发冷却塔(3)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空分系统(9)安装在可更换循环管结构(6)的外壁;所述的出水管(10)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水冷却塔(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空分进水管道(11)管道连接在循环泵(13)的左侧;所述的回水管(12)的左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泵(13)的右侧上端;所述的空分进水管道(11)管道连接在电动阀门(2)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片(14)镶嵌在空分进水管道(11)和循环泵(13)之间的管道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压力表(15)螺纹插接空分进水管道(11)和循环泵(13)之间的管道上端右侧;所述的第一手动阀门(16)螺纹插接空分进水管道(11)和循环泵(13)之间的管道上端左侧;所述的可保温套接化冻套结构(5)包括连接套(51),绝缘套(52),拉链(53),海绵层(54),锡箔纸层(55),加热丝(56)和恒温控制器(57),所述的绝缘套(52)套接在连接套(51)的外壁;所述的连接套(51)横向拉链(53)连接设置;所述的海绵层(54)套接在绝缘套(52)的外壁;所述的锡箔纸层(55)套接在海绵层(54)的外壁;所述的加热丝(56)缠绕在连接套(51)的外壁;所述的加热丝(56)和恒温控制器(57)导线连接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分工艺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空分工艺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水冷却塔(1),电动阀门(2),闭式蒸发冷却塔(3),脱盐水进水管(4),可保温套接化冻套结构(5),可更换循环管结构(6),可观察过滤密闭箱结构(7),可检测观察输送管结构(8),空分系统(9),出水管(10),空分进水管道(11),回水管(12),循环泵(13),观察片(14),压力表(15)和第一手动阀门(16),所述的电动阀门(2)管道连接在水冷却塔(1);所述的闭式蒸发冷却塔(3)管道连接在电动阀门(2);所述的脱盐水进水管(4)螺纹连接在闭式蒸发冷却塔(3)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可保温套接化冻套结构(5)安装在出水管(10)的外壁左侧;所述的可更换循环管结构(6)安装在出水管(10)的右侧;所述的可观察过滤密闭箱结构(7)安装在回水管(12)的左侧;所述的可检测观察输送管结构(8)安装在闭式蒸发冷却塔(3)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空分系统(9)安装在可更换循环管结构(6)的外壁;所述的出水管(10)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水冷却塔(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空分进水管道(11)管道连接在循环泵(13)的左侧;所述的回水管(12)的左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泵(13)的右侧上端;所述的空分进水管道(11)管道连接在电动阀门(2)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片(14)镶嵌在空分进水管道(11)和循环泵(13)之间的管道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压力表(15)螺纹插接空分进水管道(11)和循环泵(13)之间的管道上端右侧;所述的第一手动阀门(16)螺纹插接空分进水管道(11)和循环泵(13)之间的管道上端左侧;所述的可保温套接化冻套结构(5)包括连接套(51),绝缘套(52),拉链(53),海绵层(54),锡箔纸层(55),加热丝(56)和恒温控制器(57),所述的绝缘套(52)套接在连接套(51)的外壁;所述的连接套(51)横向拉链(53)连接设置;所述的海绵层(54)套接在绝缘套(52)的外壁;所述的锡箔纸层(55)套接在海绵层(54)的外壁;所述的加热丝(56)缠绕在连接套(51)的外壁;所述的加热丝(56)和恒温控制器(57)导线连接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分工艺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更换循环管结构(6)包括分流管(61),第二手动阀门(62),连接管(63),循环管(64)和蛇形管(65),所述的第二手动阀门(62)分别螺纹插接在分流管(61)的上端左右两侧和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管(63)分别焊接在分流管(61)的下端左右两侧和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循环管(64)的上端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管(63)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64)的下端还螺纹连接在连接管(63)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64)分别螺纹连接在蛇形管(65)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和下侧内部中间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韬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广钢气体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