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83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涉及搅拌机械领域,包括电机、外壳、搅拌器、第一风机、出料管道、搅拌轴、烘干室、隔离网、出料口、加热丝、加热丝阻隔网、第二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本实用装置,通过设置两个竖直的搅拌器进行搅拌,能够提高搅拌效率,使得塑料粒子混合的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搅拌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
技术介绍
在高分子塑料产品生产领域中,常常会用塑料粒子作为生产原材料。根据生产需求,塑料产品通常要做成各种各样的颜色,而为了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的方便及通用性,高分子塑料产品生产厂家通常是采购本色的塑料粒子,在生产时,按照配方将带颜色的色母粒子和本色的塑料粒子进行混合,然后用于生产各种颜色的线缆保护管。对于大、中型高分子塑料产品生产厂家来说,每天需要混合的带颜色的色母粒子和本色的塑料粒子数量较多,而该行业中常常是采用手工的方式将上述粒子进行混合,由于采用手工混合方式只能做到局部混合,带颜色的色母粒子与本色的塑料粒子混合不均匀,常常会出现色差的现象,达不到产品质量的要求,因此,使塑料制品在颜色、密度等各项性能上都均匀,加工前各种物料的混合就很关键,混料就需要用到搅拌装置。现有技术,例如一种塑料粒子搅拌罐,申请号201220421070.0,该种塑料粒子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体、搅拌轴和电机,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搅拌轴,搅拌轴插设于所述搅拌罐体,搅拌罐体的上部分为圆柱形,搅拌罐体的下部分为锥形,本技术的搅拌轴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组、第二搅拌叶片组和第三搅拌叶片组,可全方位对物料进行搅拌,增大了物料之间混合的程度,由于搅拌罐体的下部分为锥形,搅拌罐体的上部分为圆柱形,搅拌空间和搅拌物料由上至下不断增加,第三搅拌叶片组的叶片、第二搅拌叶片组的叶片和第一搅拌叶片组的叶片的长度依次增加,使一些远离搅拌轴的物料也能得到搅拌,增大了物料之间混合的程度,使物料搅拌均匀,然而其虽然具有搅拌功能,但是,现有的塑料粒子常常会含有水分,需要进行干燥处理,而其并没有干燥功能,需要额外进行干燥处理,增加有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包括电机、外壳、搅拌器、第一风机、出料管道、搅拌轴、烘干室、隔离网、出料口、加热丝、加热丝阻隔网、第二风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外壳顶部,所述搅拌器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电机与搅拌器之间通过搅拌轴竖直连接,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为L型管道,所述L型管道上端连通到外壳内部,所述L型管道右端部连通到烘干室,所述L型管道的左端处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烘干室设置在外壳右侧,所述隔离网水平设置在烘干室内,所述隔离网位于出料管道与烘干室连接处的下方,所述隔离网下方设置有两道水平加热丝阻隔网,所述两道加热丝阻隔网之间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阻隔网下方设置第二风机,所述烘干室右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隔离网平齐。隔离网孔隙小于塑料粒子粒径。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轴下端连接到两个搅拌器,两个搅拌器竖直设置。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机风口水平正对L型出料管道与烘干室连接处的出口。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丝阻隔网下方分别设置有三个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均设置安装在烘干室底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三个第二风机的出风口正对加热丝阻隔网。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丝由电加热,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L型管道与外壳连接处设置有关闭阀。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烘干室顶部设置有出气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本实用装置,通过设置两个竖直的搅拌器进行搅拌,能够提高搅拌效率,使得塑料粒子混合的更加均匀,通过在L型管道左侧处设置风机,当搅拌后的塑料粒子经过搅拌后进入到出料管道内,通过第一风机将塑料粒子吹向烘干室,由于塑料粒子质量轻,能够将塑料粒子更好的吹入烘干室的空中,此时通过第二风机将热风吹向进入烘干室内的塑料粒子,进行快速烘干处理,不仅进一步的对塑料粒子进行抛洒混合,同时也更高效的进行烘干处理,提高了搅拌效率和烘干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烘干室顶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电机1、外壳2、搅拌器3、第一风机4、出料管道5、搅拌轴6、烘干室7、出气孔71、隔离网8、出料口9、加热丝10、加热丝阻隔网11、第二风机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包括电机1、外壳2、搅拌器3、第一风机4、出料管道5、搅拌轴6、烘干室7、隔离网8、出料口9、加热丝10、加热丝阻隔网11、第二风机12;所述电机1安装在外壳2顶部,所述搅拌器3设置在外壳2内部,所述电机1与搅拌器3之间通过搅拌轴6竖直连接,所述外壳2底部设置有出料管道5,所述出料管道5为L型管道,所述L型管道上端连通到外壳2内部,所述L型管道右端部连通到烘干室7,所述L型管道的左端处设置有第一风机4;所述烘干室7设置在外壳2右侧,所述隔离网8水平设置在烘干室7内,所述隔离网8位于出料管道5与烘干室7连接处的下方,所述隔离网8下方设置有两道水平加热丝阻隔网11,所述两道加热丝阻隔网11之间设置有加热丝10,所述加热丝阻隔网11下方设置第二风机12,所述烘干室右侧设置有出料口9,所述出料口9与隔离网8平齐。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轴6下端连接到两个搅拌器3,两个搅拌器3竖直设置。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机4风口水平正对L型出料管道5与烘干室7连接处的出口。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丝阻隔网8下方分别设置有三个第二风机12,所述第二风机12均设置安装在烘干室7底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三个第二风机12的出风口正对加热丝阻隔网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丝10由电加热,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L型管道与外壳2连接处设置有关闭阀。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烘干室7顶部设置有出气孔71。工作流程:本实用装置,通过设置两个竖直的搅拌器进行搅拌,能够提高搅拌效率,使得塑料粒子混合的更加均匀,通过在L型管道左侧处设置风机,当搅拌后的塑料粒子经过搅拌后进入到出料管道内,通过第一风机将塑料粒子吹向烘干室,由于塑料粒子质量轻,能够将塑料粒子更好的吹入烘干室的空中,此时通过第二风机将热风吹向进入烘干室内的塑料粒子,进行快速烘干处理,不仅进一步的对塑料粒子进行抛洒混合,同时也更高效的进行烘干处理,提高了搅拌效率和烘干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外壳、搅拌器、第一风机、出料管道、搅拌轴、烘干室、隔离网、出料口、加热丝、加热丝阻隔网、第二风机;/n所述电机安装在外壳顶部,所述搅拌器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电机与搅拌器之间通过搅拌轴竖直连接,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为L型管道,所述L型管道上端连通到外壳内部,所述L型管道右端部连通到烘干室,所述L型管道的左端处设置有第一风机;/n所述烘干室设置在外壳右侧,所述隔离网水平设置在烘干室内,所述隔离网位于出料管道与烘干室连接处的下方,所述隔离网下方设置有两道水平加热丝阻隔网,所述两道加热丝阻隔网之间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阻隔网下方设置第二风机,所述烘干室右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隔离网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外壳、搅拌器、第一风机、出料管道、搅拌轴、烘干室、隔离网、出料口、加热丝、加热丝阻隔网、第二风机;
所述电机安装在外壳顶部,所述搅拌器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电机与搅拌器之间通过搅拌轴竖直连接,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为L型管道,所述L型管道上端连通到外壳内部,所述L型管道右端部连通到烘干室,所述L型管道的左端处设置有第一风机;
所述烘干室设置在外壳右侧,所述隔离网水平设置在烘干室内,所述隔离网位于出料管道与烘干室连接处的下方,所述隔离网下方设置有两道水平加热丝阻隔网,所述两道加热丝阻隔网之间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阻隔网下方设置第二风机,所述烘干室右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隔离网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下端连接到两个搅拌器,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金龙植绒滴塑工艺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