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性能好的机动车刹车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83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机动车刹车片,涉及刹车片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摩擦片、隔热层、背板和消音片,隔热层的一侧设有降温槽,降温槽的槽口处设有导热片,背板的旁侧设有降温水箱,背板和降温水箱之间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驱动组件和降温水箱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驱动组件和降温槽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所述控制组件和降温槽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均设有第一单向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自循环对摩擦片进行降温,使其温度维持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正常工作,避免摩擦片温度过高出现摩擦系数降低的情况发生,无须外接能源驱动,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性能好的机动车刹车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刹车片
,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机动车刹车片。
技术介绍
刹车片是刹车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件,工作时,主要通过刹车片与刹车盘摩擦来使得转轮停止转动。因此,刹车片工作时由于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其温度甚至能高达两至三百摄氏度,通常情况下,刹车后及时停住,能够避免刹车片长时间温度过高。但是,若遇到长距离下坡路,需要不断的使用刹车片,这会导致刹车片长时间温度过高,一方面会增加刹车片的内应力,降低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长时间的高温状态甚至继续升温会导致刹车片的摩擦系数降低,这会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虽然已经出现了高耐热、摩擦系数稳定的陶瓷刹车片,但其价格昂贵,无法普及。中国专利号为CN110081105A公开了一种汽车刹车片降温装置,契合连接片位于刹车片本体的正上方并与刹车连接片本体固定连接,导水接头和排水接头分别开设有在契合连接片的顶部两侧,流动腔开设在刹车片本体上,流动腔的两个端口分别与导水接头和排水接头相互连通,上安装片固定安装在契合连接片的内侧顶部,下安装片位于上安装片的正下方,两个安装槽分别开设在上安装片和下安装片相对的侧面。该汽车刹车片降温装置,使得冷却液通过连通孔导出冷却液加速导出,从而使得冷却液更好的对刹车片本体进行冷却降温,同时冷气流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减少了冷却液在循环散热的冷却时间,从而使得冷却液在流动腔内对刹车片本体进行更好的降温处理。上述专利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其在工作的时候需要外接冷却液,然而车辆底盘下方难以携带大量的冷却液,即使能够携带冷却液,也会增加车辆的负重,提高行驶油耗。第二,上述专利的冷却装置在工作时需要连接电源提供动力,这增加了能源的消耗,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机动车刹车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刹车片降温速度慢进而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机动车刹车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摩擦片、隔热层、背板和消音片,所述隔热层与摩擦片固定连接的一侧设有降温槽,所述降温槽的槽口处设有用于将其密封的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与隔热层固定连接,所述背板的旁侧设有降温水箱,所述背板和降温水箱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冷却液在两者之间循环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驱动组件的旁侧,所述驱动组件和降温水箱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驱动组件和降温槽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所述控制组件和降温槽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均设有第一单向阀。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感温包、驱动壳体、压缩腔、驱动腔、驱动活塞、活塞杆和第一毛细管,所述第一感温包位于降温槽内,所述驱动壳体位于背板的旁侧,所述压缩腔和驱动腔均位于驱动壳体的内部且驱动腔位于压缩腔的上方,所述驱动活塞滑动的安装在压缩腔内,所述活塞杆位于驱动腔内且活塞杆的下端与驱动活塞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活塞的下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感温包和驱动腔之间通过第一毛细管连通。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腔、第二感温包、第二毛细管、控制活塞、控制弹簧、控制杆、动力腔、缓存腔、缓存活塞和缓存弹簧,所述缓存腔位于压缩腔的旁侧且两者之间设有接通管,所述缓存活塞位于缓存腔内,所述缓存弹簧安装在缓存活塞的下端,所述控制腔安装在缓存腔的上方且两者相连通,所述控制活塞位于控制腔内且两者之间滑动配合,所述控制弹簧设置在控制活塞的一端,所述动力腔设置在控制腔的旁侧,所述控制杆位于动力腔内且控制杆的一端与控制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感温包位于降温槽内,所述第二感温包和动力腔之间通过第二毛细管连通。进一步,所述降温水箱包括分离开来的水箱上部和水箱下部,所述水箱上部和水箱下部之间设有若干个用于连通两者的降温管。进一步,所述隔热层的两侧均设有卡合台阶,所述背板和摩擦片的一侧均设有与对应的卡合台阶卡合的卡接棱。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降温水箱上部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压缩腔的上部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降温水箱下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压缩腔的下部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压缩腔的下部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降温槽的上部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缓存腔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与降温槽的下部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当摩擦片持续使用,温度过高时,此时,驱动组件工作储存冷却液的同时,控制组件工作监测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控制组件工作,使得驱动组件能够将降温水箱中的低温冷却液输送到降温槽内进行降温,同时,将降温槽内的高温冷却液输送到降温水箱中,当新的冷却液进入降温槽降低温度后,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停止工作,摩擦片继续工作,再次升温,达到阈值后,重复上述的工作帮助摩擦片进行降温,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在于,当摩擦片持续工作,导致温度过高时,对其进行降温,使其温度维持在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内并进行正常工作,从而避免摩擦片温度过高出现摩擦系数降低进而影响刹车效果的情况发生,也能够避免摩擦片内应力过大,延长其使用寿命;其二,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无须外接电源,节能环保,其内部冷却液能够实现自循环,无须车辆携带大量的冷却液,结构简单,不会过多的增加车辆的负担。其三,本专利技术通过降温管的设置,能够避免高温冷却液全部聚集在一起,从而更容易进行冷却降温,主要的降温方法为,汽车车轮转动时产生的气流能够快速将降温水箱处的热量带走,实现快速降温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图;图4为图2沿B-B线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拆分图。附图标记:摩擦片1,隔热层2,背板3,消音片4,降温槽5,导热片6,降温水箱7,水箱上部71,水箱下部72,降温管73,驱动机构8,驱动组件81,第一感温包811,驱动壳体812,压缩腔813,驱动活塞815,活塞杆816,第一毛细管817,复位弹簧818,控制组件82,控制腔821,第二感温包822,第二毛细管823,控制活塞824,控制弹簧825,控制杆826,缓存腔828,缓存活塞829,缓存弹簧8210,接通管8211,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10,第一连通管11,第二连通管12,第一单向阀13,卡合台阶14,卡接棱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机动车刹车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摩擦片(1)、隔热层(2)、背板(3)和消音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2)与摩擦片(1)固定连接的一侧设有降温槽(5),所述降温槽(5)的槽口处设有用于将其密封的导热片(6),所述导热片(6)与隔热层(2)固定连接,所述背板(3)的旁侧设有降温水箱(7),所述背板(3)和降温水箱(7)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冷却液在两者之间循环的驱动机构(8),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组件(81)和控制组件(82),所述控制组件(82)设置在驱动组件(81)的旁侧,所述驱动组件(81)和降温水箱(7)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9)和第二连接管(10),所述驱动组件(81)和降温槽(5)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11),所述控制组件(82)和降温槽(5)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12),所述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10)、第一连通管(11)和第二连通管(12)上均设有第一单向阀(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机动车刹车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摩擦片(1)、隔热层(2)、背板(3)和消音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2)与摩擦片(1)固定连接的一侧设有降温槽(5),所述降温槽(5)的槽口处设有用于将其密封的导热片(6),所述导热片(6)与隔热层(2)固定连接,所述背板(3)的旁侧设有降温水箱(7),所述背板(3)和降温水箱(7)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冷却液在两者之间循环的驱动机构(8),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组件(81)和控制组件(82),所述控制组件(82)设置在驱动组件(81)的旁侧,所述驱动组件(81)和降温水箱(7)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9)和第二连接管(10),所述驱动组件(81)和降温槽(5)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11),所述控制组件(82)和降温槽(5)之间设有第二连通管(12),所述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10)、第一连通管(11)和第二连通管(12)上均设有第一单向阀(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性能好的机动车刹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81)包括第一感温包(811)、驱动壳体(812)、压缩腔(813)、驱动腔、驱动活塞(815)、活塞杆(816)和第一毛细管(817),所述第一感温包(811)位于降温槽(5)内,所述驱动壳体(812)位于背板(3)的旁侧,所述压缩腔(813)和驱动腔均位于驱动壳体(812)的内部且驱动腔位于压缩腔(813)的上方,所述驱动活塞(815)滑动的安装在压缩腔(813)内,所述活塞杆(816)位于驱动腔内且活塞杆(816)的下端与驱动活塞(815)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活塞(815)的下部设有复位弹簧(818),所述第一感温包(811)和驱动腔之间通过第一毛细管(81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性能好的机动车刹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82)包括控制腔(821)、第二感温包(822)、第二毛细管(823)、控制活塞(824)、控制弹簧(825)、控制杆(826)、动力腔、缓存腔(828)、缓存活塞(829)和缓存弹簧(8210),所述缓存腔(828)位于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王筱璐王明曜闫淮北曲化宋林潇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恒宇刹车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