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主泵联轴器自对中拆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664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核电辅助设备领域,提供一种核主泵联轴器自对中拆装工具,包括:丝杠、设置在丝杠上端的上定位机构以及设置在丝杠下端的下定位机构;丝杠的下端设置丝母;所述上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手轮、定位锥和上定位块;所述定位手轮旋转套设在丝杠上端,所述定位手轮上设置定位锥,所述定位锥上端顶在上定位块上,所述上定位块用于与核主泵电动机轴配合连接;所述下定位机构包括:手轮、内齿圈、转动部件和下定位块;所述手轮设置在丝母上,所述丝母下端设置内齿圈和转动部件,所述内齿圈固定在核主泵联轴器上;所述丝杠底端顶在下定位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滚珠丝杠与行星轮机构,实现拆装工具操作稳定,使手轮操作更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主泵联轴器自对中拆装工具
本技术涉及核电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主泵联轴器自对中拆装工具。
技术介绍
联轴器是联接两轴或轴和回转件,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转动而不脱开的一种装置。联轴器同时能够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能够起到缓冲、减振和安全防护等作用。由于大型联轴器具有体积大、质量重、与轴配合紧密的特点,所以需要一种定位准确、操作稳定,重量轻且省力的联轴器拆装装置。目前使用的联轴器拆装工具为保证丝杆随手轮转动,丝杆上装有上下两个轴承,连接件过多,在手轮施加外力的作用下,整体稳定性下降,破坏定位的准确。在拆装联轴器时,经常发生卡涩现象,容易造成联轴器内孔、轴和相关部件的拉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拆装工具在拆装联轴器时,经常发生卡涩现象,容易造成联轴器内孔、轴和相关部件拉伤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核主泵联轴器自对中拆装工具,通过滚珠丝杠与行星轮机构,实现了拆装工具操作时的稳定,同时使手轮操作更省力。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主泵联轴器自对中拆装工具,包括:丝杠(4)、设置在丝杠(4)上端的上定位机构以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主泵联轴器自对中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杠(4)、设置在丝杠(4)上端的上定位机构以及设置在丝杠(4)下端的下定位机构;/n所述丝杠(4)上设置丝母(17);/n所述上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手轮(3)、定位锥(11)和上定位块(1);所述定位手轮(3)旋转套设在丝杠(4)上端,所述定位手轮(3)上设置定位锥(11),所述定位锥(11)上端顶在上定位块(1)上,所述上定位块(1)用于与核主泵电动机轴(12)配合连接;/n所述下定位机构包括:手轮(9)、内齿圈(21)、转动部件(5)和下定位块(6);所述手轮(9)设置在丝母(17)上,所述丝母(17)下端设置内齿圈(21)和转动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主泵联轴器自对中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杠(4)、设置在丝杠(4)上端的上定位机构以及设置在丝杠(4)下端的下定位机构;
所述丝杠(4)上设置丝母(17);
所述上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手轮(3)、定位锥(11)和上定位块(1);所述定位手轮(3)旋转套设在丝杠(4)上端,所述定位手轮(3)上设置定位锥(11),所述定位锥(11)上端顶在上定位块(1)上,所述上定位块(1)用于与核主泵电动机轴(12)配合连接;
所述下定位机构包括:手轮(9)、内齿圈(21)、转动部件(5)和下定位块(6);所述手轮(9)设置在丝母(17)上,所述丝母(17)下端设置内齿圈(21)和转动部件(5),所述内齿圈(21)固定在核主泵联轴器(8)上;所述丝杠(4)底端顶在下定位块(6)上,所述下定位块(6)用于与核主泵轴(13)连接;
所述转动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光徐永昕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鸿泽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