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和模板支撑体系及支模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7639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和模板支撑体系及支模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模板结构、安装和防护的技术领域,其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包括锁定器、止浆结构以及分别与锁定器和止浆结构连接调节结构;止浆结构包括柔性密封体;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架、一端分别与调节架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以及用于压紧止浆结构的第一连接体,第一、二调节螺杆的旋向相反且中心轴线共线,且中心轴线倾斜朝向待封堵部位;其模板支撑体系包括与最底部的钢管主龙骨可拆卸连接的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其支模施工方法,采用上述模板支撑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封堵装置止浆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达到封堵严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和模板支撑体系及支模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模板结构、安装和防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和模板支撑体系及支模施工方法,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剪力墙结构模板安装工程,也可扩展应用于框架柱、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基础梁等现浇混凝土构件模板安装施工工程。
技术介绍
现浇剪力墙结构因其可承受较大的水平剪力、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常规的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中,传统的钢木组合模板以其低廉的成本及操作便捷性依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钢木组合模板构造系统一般由双面覆膜木胶模板、方木次龙骨、钢管主龙骨以及对拉螺栓、斜向支撑等部件组装而成。在现浇剪力墙实际施工中,由于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剪力墙根部的楼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凹凸不平,剪力墙模板安装后,墙体侧模底部与楼面之间存在缝隙,如果模板底部的缝隙封堵不严密,墙体混凝土浇筑振捣时,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大量水泥浆通过该缝隙流失,将导致墙体底部漏浆烂根,造成模板夹渣咬肉及墙面蜂窝、错台等一系列质量缺陷,不仅侧模在水泥浆包裹下难以拆除,而且直接影响后续抹灰及面层装饰施工,因此而导致剔凿返工处理的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结构实体质量及构件成型后的观感效果,且产生大量剔凿处理的费用,造成效益损失。目前现有技术中,剪力墙模板底部与楼面之间的缝隙处理,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砂浆封堵法:这种做法是现场普遍采用的方案,在剪力墙模板安装加固完成后,在墙体模板外侧采用水泥砂浆抹成“八字型”砂浆带,对侧模底部及其缝隙通长包裹封堵,利用砂浆硬化后的自身强度抵抗混凝土中的水泥浆流失。这种方法现场作业量大,抹灰操作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不但耗费大量砂浆,造成材料浪费,且人工投入成本较高;同时砂浆强度增长需要龄期,占用了有效工期,不利于工序衔接合理紧凑,而如果为了保证工期,在砂浆未达到一定强度的条件下浇筑墙体混凝土,则失去了封堵止浆的效用,模板底部漏浆、烂根的缺陷会依然存在;另外由于抹灰封堵施工不规范,现场随意性较大,因封堵前基层未清理干净、未浇水湿润基层、砂浆拌制强度低、缝隙堵缝不密实等因素,也将导致砂浆封堵失效;且后期堵缝砂浆需要人工二次清除,既要消耗额外的人力物力,现场又产生大量不可回收利用的施工垃圾,造成废渣、粉尘、噪音等环境污染,不利于实现节能环保。2、织物封堵法:这种方法是在剪力墙模板安装加固完成后,利用水泥袋、毛毡、无纺布等软织物,人工塞填到墙体侧模底部的缝隙中,利用塞填物的密实性抵抗混凝土漏浆。这种做法简陋粗糙,止浆效果不良,不能满足质量要求;侧模底面积过小,缺少足够的抗滑加固措施,难以使软织物可靠固定并塞填密实,浇筑混凝土时封堵物不能承受足够的侧压力,会随水泥浆一起外流,导致剪力墙底部烂根;或者由于过度塞填使软织物进入模板内部,嵌在墙体混凝土中,形成结构缺陷,并产生大量剔凿处理的费用。3、型钢封堵法:在剪力墙模板合模后,在模板根部的外侧穿入50×50mm角钢,模板拼缝处方木龙骨预留70mm左右,以便角钢穿过。角钢的直角靠在模板根部,立面一侧插入模板和方木龙骨之间,平面沿模板外侧利用钢钉与楼面固定,与角钢接触的楼面处预先粘贴一层海绵胶条,然后进行剪力墙模板加固。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保证模板底部的止浆效果,但海绵胶条与现浇楼面之间不易粘牢,损坏失效现象显著,且现场易产生垃圾污染;由于楼面板表面不平,局部存在缝隙过大,角钢柔性变形能力较弱,与楼面不能完全密贴,难以有效防治模板底部漏浆的缺陷;模板和方木龙骨之间由于插入了角钢而存在缝隙,容易导致模板与龙骨不能密贴引发涨模;角钢以钢钉固定及起钉拆除操作工序繁琐,费时费力,人工成本较高,占用工期较长。由于传统工艺方法对工程细部处理的局限与不足,缺乏克服墙体模板底部漏浆的新型工艺,更多偏重于沿用传统方法,技术更新缓慢,难以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严重制约着现浇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封堵装置止浆效果差、无法实现柔性调整、封堵贴合不紧密而造成墙体漏浆和烂根的技术问题,达到对待封堵部位柔性密封且封堵严密,可灵活调整压紧力并压紧牢固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安装于设有钢管主龙骨的模板结构中,包括锁定器,与最下层的钢管主龙骨可拆卸连接;止浆结构,包括用于抵接于模板底部的待封堵部位的柔性密封体;以及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架、一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架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以及用于压紧止浆结构的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中心轴线共线,且所述中心轴线倾斜朝向模板底部的待封堵部位,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定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柔性密封体密封缝隙,并且通过调节结构实现对柔性密封体的压紧,能够调节柔性密封体的受力,使封堵更加严密,并且本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安全性好、通用性强以及周转率高等优点,部件均能够实现重复利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β的取值范围为60°-8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轴线与水平方向设置夹角,使得调节结构的第二调节螺杆能够倾斜压紧柔性密封体,夹角范围取值60°-85°之间,使得第二调节螺杆能够对柔性密封体产生最大的压紧力,使得整套装置产生最好的压紧效果,达到最佳的封堵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体为角钢,所述角钢的直角顶点与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角钢的直角内表面朝向止浆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体采用角钢,通过角钢的直角内表面与止浆结构连接,能够增大第一连接体与止浆结构的接触面积,增大与柔性密封体的接触面积,产生的压紧力更大,受力均匀,封堵更加严密,能够达到最佳的封堵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止浆结构还包括固定体,所述固定体与所述柔性密封体的外露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体为角钢,所述角钢的内直角面与所述柔性密封体的外直角面粘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体能够方便第一连接体与柔性密封体连接,使得第一连接体直接作用于固定体上,间接对柔性密封体产生压力,对柔性密封体起到保护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架为中空的且呈环形的框体,所述框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杆配合的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架结构简单、紧凑,有利于降低装置整体的重量,连接可靠。进一步的,所述锁定器包括用于卡套于所述钢管主龙骨上的U形螺栓、与所述U形螺栓的两自由端插接的锁板以及与所述U形螺栓的两自由端螺纹连接的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锁定器上的U型螺栓套入墙体侧模的最下排双钢管主龙骨的下层的钢管主龙骨上,U型螺栓位于相邻两个方木次龙骨之间的钢管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安装于设有钢管主龙骨(5)的模板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包括/n锁定器(7),与最下层的钢管主龙骨(5)可拆卸连接;/n止浆结构(10),包括用于抵接于模板底部的待封堵部位(11)的柔性密封体(101);以及/n调节结构(9),包括调节架(92)、一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架(92)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螺杆(91)和第二调节螺杆(93)以及用于压紧止浆结构(10)的第一连接体(94),所述第一调节螺杆(91)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杆(93)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调节螺杆(91)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杆(93)的中心轴线(95)共线,且所述中心轴线(95)倾斜朝向模板底部的待封堵部位(11),所述第一调节螺杆(91)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定器(7)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杆(9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体(9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安装于设有钢管主龙骨(5)的模板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定器(7),与最下层的钢管主龙骨(5)可拆卸连接;
止浆结构(10),包括用于抵接于模板底部的待封堵部位(11)的柔性密封体(101);以及
调节结构(9),包括调节架(92)、一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架(92)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螺杆(91)和第二调节螺杆(93)以及用于压紧止浆结构(10)的第一连接体(94),所述第一调节螺杆(91)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杆(93)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调节螺杆(91)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杆(93)的中心轴线(95)共线,且所述中心轴线(95)倾斜朝向模板底部的待封堵部位(11),所述第一调节螺杆(91)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定器(7)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杆(9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体(9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线(9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β的取值范围为60°-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94)为角钢,所述角钢的直角顶点与所述第二调节螺杆(9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角钢的直角内表面朝向止浆结构(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浆结构(10)还包括固定体(102),所述固定体(102)与所述柔性密封体(101)的外露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体(102)为角钢,所述角钢的内直角面与所述柔性密封体(101)的外直角面粘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92)为中空的且呈环形的框体,所述框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91)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杆(93)配合的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器(7)包括用于卡套于所述钢管主龙骨(5)上的U形螺栓(71)、与所述U形螺栓(71)的两自由端插接的锁板(72)以及与所述U形螺栓(71)的两自由端螺纹连接的螺母(7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墙体模板底部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U形螺栓(71)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体(8),所述第二连接体(8)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9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8.模板支撑体系,包括两个间隔对称设置的墙体侧模(2)、若干分别竖直间隔均布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勇刘峰刘强赵忠华刘羲侯宇路赞赞李忠建曾驰李品钢闫萌萌单骏蔡建桢赵洋洋樊建伟张盼刘安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