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835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伸缩缝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模板本体由两块中心对称的模板组成,模板包括板面和支撑骨架,板面置于支撑骨架的直角腰上,一块模板的支撑骨架为正直角梯形结构,另一块模板的支撑骨架为倒直角梯形结构,两板面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栓套管,对拉螺栓套管内设置有对拉螺栓,两个模板通过对拉螺栓与墙体的外侧模板连接;两个模板顶端分别设置有吊耳。本发明专利技术消除传统方法中聚苯板强度的不足,防止出现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破坏变形二带来的构件变形,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伸缩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伸缩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工程中,一般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在该部位施工时,由于伸缩缝宽度小,单独支设模板难度大,常用施工方法为:在施工缝部位实用高密度的膨胀聚苯板填充加墙体定位支撑的方式,而此类施工方法无法保证质量。其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施工中受浇筑砼冲击力影响聚苯板变形,导致构件截面变形,而是由于前面情况的出现导致墙体钢筋移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两侧墙体混凝土很难同时浇筑,一旦两侧混凝土高差较大就会产生侧压力,导致聚苯板向一侧倾斜,致使两侧墙体严重变形,截面尺寸或大或小,截面尺寸变小的墙体因钢筋被挤压,最终导致钢筋移位,因此该问题不仅影响结构外观质量,同时也影响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能重复利用的伸缩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伸缩缝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模板本体由两块中心对称的模板组成,模板包括板面和支撑骨架,板面置于支撑骨架的直角腰上,一块模板的支撑骨架为正直角梯形结构,另一块模板的支撑骨架为倒直角梯形结构,两板面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栓套管,对拉螺栓套管内设置有对拉螺栓,两个模板通过对拉螺栓与墙体的外侧模板连接;两个模板顶端分别设置有吊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对装组合,消除传统方法中聚苯板代替模板强度不足,能够提供足够强度的模板,防止出现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破坏变形而带来的构件变形,消除墙体钢筋移位现象,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不影响结构外观质量。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采用如下优选方案:支撑骨架为正直角梯形结构的模板为正模板,正模板顶端的窄边上安装有吊耳;支撑骨架为倒直角梯形结构的模板为倒模板,倒模板顶端的宽边上安装有吊耳。板面上设置有预留孔,预留孔内设置有对拉螺栓套管。正模板的支撑骨架上设置有边卡。板面为铝合金材质。一种伸缩缝模板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A、根据墙体的高度与长度确定模板的高度、宽度,模板高度=墙体高度+400mm,伸缩缝宽度=支撑骨架上底长度+支撑骨架下底长度,对拉拉螺栓套管长度=伸缩缝宽度+伸缩缝一侧墙体厚度+伸缩缝另一侧墙体厚度,对拉螺栓长度=对拉螺栓套管的长度+540mm;B、在下一层楼板板面下方300mm处沿墙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对拉螺栓;C、模板板面上分别涂刷脱模剂,支撑骨架上涂抹润滑油,然后利用塔吊将正模板吊入伸缩缝内,正模板坐落在对拉螺栓上;D、吊装倒模板,并将倒模板插入到正模板内,使正模板与倒模板对拼成模板本体;E、将对拉螺栓套管依次穿过个板面上的预留孔;F、分别安装伸缩缝两侧墙体其他的模板,并利用穿过对拉螺栓套管的对拉螺栓将两侧墙体的外侧模板连接;G、开始浇筑混凝土;H、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当墙体达到拆模强度,想拆除墙体外侧模板以及对拉螺栓,然后在按照“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顺序依次拆除倒、正模板;I、对两块模板的板面进行清理,然后进行下一伸缩缝施工。本方法在伸缩缝的位置支设模板,模板以正倒梯形的形式对装组合,并将模板与两侧墙体另一面的模板连接成一个墙模体系,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依次拆除模板,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降低了材料的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正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向视图;图4为倒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向视图;图中:伸缩缝1;正模板2;正支撑骨架201;侧模板3;侧支撑骨架301;墙体4;外侧模板5;对拉螺栓套管6;对拉螺栓7;下一层楼板板面8;板面9;吊耳10;边卡11;竖向龙骨12;横向龙骨13;中间支撑龙骨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伸缩缝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模板本体由中心对称的正模板2和倒模板3对拼而成。正模板2与倒模板3的结构相同,都是由一块板面9和一个支撑骨架焊接而成,板面9为铝合金材质,板面9厚度为3mm,支撑骨架由竖向龙骨12、中间支撑龙骨14以及横向龙骨13焊接而成的直角梯形结构。其中正模板2的支撑骨架为正支撑骨架201,正支撑骨架201为上窄下宽的正直角梯形结构,倒模板3的支撑骨架为倒支撑骨架301,倒支撑骨架301的为上宽下窄的倒直角梯形,如图1所示,正模板2的板面9直接焊接在正支撑骨架202的直角腰上,倒模板3的板面9直接焊接在倒支撑骨架301的直角腰上,正支撑骨架201的斜腰与倒支撑骨架301的斜腰拼接,使正模板2与倒模板3对拼成与伸缩缝1尺寸相配合的长方体结构。正支撑骨架201的与倒支撑骨架301对拼的一侧焊接有边卡11,边卡11焊接在正支撑骨架201左右两端的竖向龙骨12上,正模板2与倒模板3对接时,倒模板3直接置于正模板2两侧的边卡11之间,防止倒模板3在安装时在正模板2上左右滑动。正支撑骨架201和倒支撑骨架301的顶端分别安装吊耳10,吊耳10由两端带螺纹接头的钢筋制成U型,正支撑骨架201顶端的横向龙骨13上对应吊耳10钻两个安装孔(如图3所示),吊耳10的两端对应安装孔穿入横向龙骨13,穿入横向龙骨13后在吊耳10两端分别用双头螺母固定;如图5所示,倒支撑骨架301的顶端的横向龙骨13上对应吊耳10钻两个安装孔,吊耳10的两端对应安装孔穿入横向龙骨13,穿入横向龙骨13后在吊耳10两端分别用双头螺母。正模板2和倒模板3的板面上留有预留孔,正模板2上的预留孔与倒模板3上的预留孔的在同一水平面,预留孔内安装有对拉螺栓套管6,对拉螺栓套管6内安装有对拉螺栓7,正模板2与倒模板3分别通过对拉螺栓7与伸缩缝1两侧墙体4的外侧模板5连接为一体。板面9采用铝合金材质,吊耳10采用HPB300级Φ14钢筋,对拉螺栓7为钢材质的,对拉螺栓套管6采用PVC管材。伸缩缝模板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A、根据墙体4的高度与长度确定两块模板的高度、宽度,模板长度根据墙体4长度确定,采用定尺加工的形式,该尺寸保证模板能够完全覆盖在需要施工的墙体4表面,并且还易于拆除,模板高度=墙体4高度+400mm,其中模板顶端高出墙体100mm,模板底端低于墙体4底端300mm;伸缩缝1宽度=支撑骨架上底长度+支撑骨架下底长度,如图1所示,直角梯形结构的支撑骨架的窄边为上底,宽边为下底;对拉螺栓套管6长度=伸缩缝1宽度+伸缩缝1一侧墙体4厚度+伸缩缝1另一侧墙体4厚度,对拉螺栓7长度=对拉螺栓套管6的长度+540mm。B、在下一层楼板板面下方300mm处沿墙体4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对拉螺栓7;C、两块板面9正面分别均匀涂刷油性脱模剂,防止混凝土粘模,正支撑骨架202和倒支撑骨架301交接部位分别均匀抹润滑油,然后利用塔吊将正模板2吊入伸缩缝1内,正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伸缩缝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模板本体由两块中心对称的模板组成,模板包括板面和支撑骨架,板面置于支撑骨架的直角腰上,一块模板的支撑骨架为正直角梯形结构,另一块模板的支撑骨架为倒直角梯形结构,两板面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栓套管,对拉螺栓套管内设置有对拉螺栓,两个模板通过对拉螺栓与墙体的外侧模板连接;两个模板顶端分别设置有吊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缝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模板本体由两块中心对称的模板组成,模板包括板面和支撑骨架,板面置于支撑骨架的直角腰上,一块模板的支撑骨架为正直角梯形结构,另一块模板的支撑骨架为倒直角梯形结构,两板面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栓套管,对拉螺栓套管内设置有对拉螺栓,两个模板通过对拉螺栓与墙体的外侧模板连接;两个模板顶端分别设置有吊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缝模板,其特征在于:支撑骨架为正直角梯形结构的模板为正模板,正模板顶端的窄边上安装有吊耳;支撑骨架为倒直角梯形结构的模板为倒模板,倒模板顶端的宽边上安装有吊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缝模板,其特征在于:板面上设置有预留孔,预留孔内设置有对拉螺栓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缝模板,其特征在于:正模板的支撑骨架上设置有边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缝模板,其特征在于:板面为铝合金材质。


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伸缩缝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吉野吴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