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的预压限位减隔震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减震
,涉及一种桥梁的预压限位减隔震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大量中小跨径桥梁穿越高烈度地震区域。为了保证桥梁在遭遇地震灾害时的安全,一种方式是采用减隔震措施,即安装减隔震支座、各种阻尼耗能装置等;另一种是采用延性抗震设计,提高结构潜在区域的耗能能力和延性能力,并加装防落梁装置、加长主梁与桥墩的搭接长度等抗震措施。采用减隔震措施能够有效减小结构地震响应,但造价高昂,对于量大面广的中小桥梁,其经济性较差。并且现有减隔震装置大量使用橡胶类制品,其在野外的使用寿命也有限,势必增加养护和管理成本。采用延性抗震设计会造成部分桥墩在地震作用下损伤的缺陷,损伤后的桥梁震后不能自主复位,影响震后救援车辆的通行,且震后修复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的预压限位减隔震方法及装置,能够在地震中减少桥梁的地震响应,地震完后自动将墩梁复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桥梁的预压限位减隔震 ...
【技术保护点】
1.桥梁的预压限位减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在桥墩与主梁之间设置预压弹簧,预压弹簧的压缩方向与桥墩的延伸方向相交,主梁通过预压弹簧沿预压弹簧的压缩方向作用在桥墩上,预压弹簧的预压力大于或等于桥墩与主梁之间摩擦力的1.5倍。/n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的预压限位减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桥墩与主梁之间设置预压弹簧,预压弹簧的压缩方向与桥墩的延伸方向相交,主梁通过预压弹簧沿预压弹簧的压缩方向作用在桥墩上,预压弹簧的预压力大于或等于桥墩与主梁之间摩擦力的1.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的预压限位减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压弹簧的压缩方向与桥墩的延伸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的预压限位减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压弹簧为金属螺旋弹簧、碟簧或高分子弹簧。
4.桥梁的预压限位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压限位单元,所述预压限位单元包括预压弹簧及用于压缩所述预压弹簧的预压盒,所述预压限位单元设置在桥墩与主梁之间,所述预压弹簧的压缩方向与桥墩的延伸方向相交;
所述预压盒固定设置在桥墩上,所述预压弹簧设置在所述预压盒内,所述预压弹簧与主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所述预压弹簧的预压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作用在所述预压弹簧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作用在主梁上;
所述预压弹簧的预压力大于或等于桥墩与主梁之间摩擦力的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的预压限位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弹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万山,唐光武,刘怀林,高文军,谢皓宇,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