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49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铁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土基平整层、碎石垫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下封层和再生沥青砼面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减少道路渣土废弃物的产生,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的建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地铁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地铁施工大多在城市道路通行的位置,在进行地铁施工的时候,必然会影响车辆以及人员交通的正常通行。为了减轻地铁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需要铺设疏解道路,对地铁施工地的交通情况进行疏解。轨道交通疏解道路主要在施工期间使用,用于满足社会车辆的通行需求,并承担各站点大型施工车辆通行的功能。当地铁施工结束后,疏解道路则会被拆除,由工程队重新铺设路面,并与原有道路接驳,即疏解道路一般只考虑在2~3年内作短期通行用。事实上,新铺设的疏解道路在使用功能结束后并不会达到其材料的疲劳寿命,到期拆除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也带来了额外的道路渣土垃圾,不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的建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其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减少道路渣土废弃物的产生,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的建设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土基平整层(1)、碎石垫层(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沥青下封层(5)和再生沥青砼面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土基平整层(1)、碎石垫层(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沥青下封层(5)和再生沥青砼面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沥青砼面层(6)内嵌设有第一胀裂板(61)和第二胀裂板(62),所述第一胀裂板(61)和第二胀裂板(62)的轴线水平,且相互平行,第一胀裂板(61)和第二胀裂板(62)的部分接触面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胀裂板(61)顶部竖直,第一胀裂板(61)底部呈V型,所述第二胀裂板(62)成对设置在第一胀裂板(61)的两侧,第二胀裂板(62)顶端高于第一胀裂板(61)顶端,两块第二胀裂板(62)上搭接有水平的承力板(63),所述承力板(63)嵌于再生沥青砼面层(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疏解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胀裂板(61)顶端与承力板(63)之间填充有弹性缓冲层(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成卞俊宋宇衡陆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