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的引物组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7345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检测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的引物组及其应用方法,该引物组,包括下述至少一个用于检测KRAS基因的引物对和用于检测BRAF基因的引物对:用于检测KRAS基因第2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用于检测KRAS基因第3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用于检测BRAF基因第15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使得基因检测通量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检测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的引物组及其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检测
,特别涉及用于检测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的引物组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研究表明,西妥昔单抗(爱必妥)、帕尼单抗靶向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的药物,吉非替尼(易瑞沙)和厄洛替尼(特罗凯)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分子靶向药物,仅对未发生KRAS基因突变的患者有效率较高,而对已发生KRAS基因突变的患者则几乎没有反应。而《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在决定是否用抗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治疗前,应先检测肿瘤组织基因突变,对KRAS野生型患者增加BRAF基因突变检测。由于BRAF是KRAS下游的信号传导分子,若BRAF突变则抗EGFR治疗对KRAS野生型患者无效,而对KRAS和BRAF均为野生型的患者效果最好。因此,在进行结直肠癌、肺癌的靶向治疗前进行BRAF基因突变的检测对于判别治疗药物的敏感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目前,可针对KRAS基因的第2号外显子(包含第12、13位密码子)、3号外显子(包含第61号密码子)和BRAF基因的15号外显子(包含第600位密码子)分别设计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试验,以进行基因突变情况的检测。但是,由于每一个PCR反应只针对KRAS基因或者BRAF基因的一个外显子,故基因突变的检测通量低。<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检测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的引物组及其应用方法,能够提高基因突变的检测通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多重PCR是在常规PCR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扩增技术,可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加入两对及以上的引物,同时扩增多个核酸片段。多重PCR在微生物、遗传病、肿瘤药物基因组学有着重要的应用。基于此,针对KRAS基因的第2号外显子(包含第12、13位密码子)、3号外显子(包含第61号密码子)和BRAF基因的15号外显子(包含第600位密码子)来设计特异性扩增的上下游引物。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检测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的引物组,包括:包括下述至少一个用于检测KRAS基因的引物对和用于检测BRAF基因的引物对:用于检测KRAS基因第2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用于检测KRAS基因第3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用于检测BRAF基因第15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通过上述至少一个引物对组成的引物组,可以相对最大程度提高KRAS基因的第2、3号外显子和BRAF基因的第15号外显子突变的检测通量。具体地,使用上述引物组进行多重PCR扩增反应时,KRAS基因的第2、3号外显子和BRAF基因的第15号外显子同时在一个扩增体系中进行扩增,即同时扩增包含常见4个突变密码子的基因产物。具体地,当利用上游引物SEQIDNO.1和下游引物SEQIDNO.2来扩增KRAS基因的第2号外显子时,相应扩增产物的片段长度为297bp;当利用上游引物SEQIDNO.3和下游引物SEQIDNO.4来扩增KRAS基因的第3号外显子时,相应扩增产物的片段长度为490bp;当利用上游引物SEQIDNO.5和下游引物SEQIDNO.6来扩增BRAF基因的第15号外显子时,相应扩增产物的片段长度为336bp。如此,利用上述引物组进行多重PCR扩增后,可产生不同长度的DNA片段,以便于后续可电泳分辨不同长度的片段。进而可对不同片段的DNA进行切胶回收,并进行序列的测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SEQIDNO.1至SEQIDNO.6中所示的至少一个引物对。第二方面,基于上述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检测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的引物组的应用方法,包括:设计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从待测样本中提取DNA作为扩增模板;配制包含所述引物组和所述扩增模板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体系;对所述多重PCR反应体系进行多重PCR扩增反应,得到PCR产物;根据所述PCR产物,确定所述待测样本的KRAS基因的第2、3号外显子和BRAF基因的第15号外显子的基因突变情况。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PCR产物,确定所述待测样本的KRAS基因的第2、3号外显子和BRAF基因的第15号外显子的基因突变情况,包括:电泳检测所述PCR产物,获得所述PCR产物的扩增片段大小;当所述PCR产物的扩增片段大小正确时,对所述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获得所述待测样本的KRAS基因的第2、3号外显子和BRAF基因的第15号外显子的基因突变情况。具体地,由于利用上述引物组进行多重PCR扩增后,可产生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因此,基于PCR产物的扩增片段大小,即PCR产物的片段长度,确定是否扩增出的PCR产物是否为所需的DNA片段,当扩增出的PCR产物的长度正确时,则可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具体地,可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聚丙烯酰胺电泳分辨不同长度的DNA片段。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用方法为非诊断目的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重PCR反应体系还包括:DNA聚合酶、所述DNA聚合酶对应的PCR缓冲液、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的混合物和超纯水。具体地,DNA聚合酶的用量为0.5-5U,以在保证脱氧核苷酸能够加到扩增模板上的同时,避免DNA聚合酶过量造成浪费。具体地,每种dNTP的终浓度为50-500μM,所述引物组中每条引物的终浓度为20-300nM。针对DNA聚合酶的用量来说,0.5-5U是指在0.5U到5U范围内的任一用量值,比如,0.5U、1U、1.5U、2U、2.5U、3U、3.5U、4U、4.5U以及5U。针对每种dNTP的终浓度来说,50-500μM是指50μM到500μM范围内的任一浓度,比如,50μM、100μM、150μM、200μM、250μM、300μM、350μM、400μM、450μM以及500μM。针对每条引物的终浓度来说,20-300nM是指20nM到300nM范围内的任一浓度,比如,20nM、50nM、100nM、150nM、200nM、250nM以及300nM。具体地,所述DNA聚合酶,包括:Taq聚合酶、KODFX、Phusion或Platinum聚合酶。PCR缓冲液即为与所选的DNA聚合酶相对应的浓缩缓冲液。其中,PCR缓冲液的浓缩程度可选用2×、3×、4×、5×、6×、7×、8×、9×或1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检测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的引物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至少一个用于检测KRAS基因的引物对和用于检测BRAF基因的引物对:/n用于检测KRAS基因第2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n用于检测KRAS基因第3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n用于检测BRAF基因第15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检测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的引物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至少一个用于检测KRAS基因的引物对和用于检测BRAF基因的引物对:
用于检测KRAS基因第2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用于检测KRAS基因第3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用于检测BRAF基因第15号外显子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的引物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计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
从待测样本中提取DNA作为扩增模板;
配制包含所述引物组和所述扩增模板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体系;
对所述多重PCR反应体系进行多重PCR扩增反应,得到PCR产物;
根据所述PCR产物,确定所述待测样本的KRAS基因的第2、3号外显子和BRAF基因的第15号外显子的基因突变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PCR产物,确定所述待测样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方圆佟洪梅智慧芳倪君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