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宏专利>正文

一种煤渣不易碎裂的高燃烧率煤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263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渣不易碎裂的高燃烧率煤块,属于煤燃烧领域,一种煤渣不易碎裂的高燃烧率煤块,通过煤块本体内部内助燃颗粒的设置,可以在燃烧时在内部对煤块本体进行供氧助燃,从而从而提高煤块本体的燃烧率,进而有效降低资源的浪费,同时熔化的内助燃颗粒还可以不断渗入到煤块本体内部的缝隙处,配合降碎胶环的设置,在贴壁引导毛和深层导液刺的引导作用下,降碎胶环内能够不断流出热熔胶,可以渗进通气孔内壁以及通气孔内壁较深的部分的裂缝内,燃烧结束后,热熔胶固化,能够对煤渣的表面以及内部同时起到一定的粘接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煤渣碎裂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煤渣的完整性,从而有效降低对煤渣的清理更换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渣不易碎裂的高燃烧率煤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燃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煤渣不易碎裂的高燃烧率煤块。
技术介绍
煤是一种可燃的黑色或棕黑色沉积岩,这样的沉积岩通常是发生在被称为煤床或煤层的岩石地层中或矿脉中。因为后来暴露于升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较硬的形式的煤可以被认为是变质岩,例如无烟煤。煤主要是由碳构成,连同由不同数量的其它元素构成,主要是氢,硫,氧和氮。在历史上,煤被用作能源资源,主要是燃烧用于生产电力和/或热,并且也可用于工业用途,例如精炼金属,或生产化肥和许多化工产品。作为-种化石燃料,煤的形成是古代植物在腐败分解之前就被埋在地底,转化成泥炭,然后转化成褐煤,然后为次烟煤,之后烟煤,最后是无烟煤。煤产生之碳氢化合物经过地壳运动空气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作用,产生的碳化化石矿物,亦即,煤炭就是植物化石。这涉及了很长时期的生物和地质过程。现有的蜂窝煤在燃烧过程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燃烧时,通常会因供氧不足,导致煤块整体燃烧不完全,甚至会产生CO等有毒气体,导致煤资源利用率不高,存在较明显的浪费情况,第二个问题是,在燃烧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渣不易碎裂的高燃烧率煤块,包括煤块本体(1),所述煤块本体(1)内部开凿有多个纵向贯穿的通气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块本体(1)内部镶嵌有多个内助燃颗粒(9),所述通气孔(2)内部放置有降碎胶环(3),所述降碎胶环(3)包括内凸底层(31)、上填充层(32)和边缘多孔导层(33),所述上填充层(32)罩设在内凸底层(31)上方,所述边缘多孔导层(33)连接在上填充层(32)内部边缘处,且边缘多孔导层(33)位于内凸底层(31)上方,所述内凸底层(31)和上填充层(32)内部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透导管(6),所述通透导管(6)贯穿内凸底层(31)和上填充层(32),所述内凸底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渣不易碎裂的高燃烧率煤块,包括煤块本体(1),所述煤块本体(1)内部开凿有多个纵向贯穿的通气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块本体(1)内部镶嵌有多个内助燃颗粒(9),所述通气孔(2)内部放置有降碎胶环(3),所述降碎胶环(3)包括内凸底层(31)、上填充层(32)和边缘多孔导层(33),所述上填充层(32)罩设在内凸底层(31)上方,所述边缘多孔导层(33)连接在上填充层(32)内部边缘处,且边缘多孔导层(33)位于内凸底层(31)上方,所述内凸底层(31)和上填充层(32)内部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透导管(6),所述通透导管(6)贯穿内凸底层(31)和上填充层(32),所述内凸底层(31)、上填充层(32)和边缘多孔导层(33)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固态的热熔胶,所述降碎胶环(3)下端固定连接有胶液引导环(4),所述胶液引导环(4)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深层导液刺(5),所述胶液引导环(4)外端还开凿有内嵌槽(8),所述内嵌槽(8)位于多个深层导液刺(5)下方,所述内嵌槽(8)内壁均匀镶嵌有多个贴壁引导毛(7),所述贴壁引导毛(7)端部与通气孔(2)内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渣不易碎裂的高燃烧率煤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2)上下两个孔口处的内径不同,且通气孔(2)孔口内径上大下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渣不易碎裂的高燃烧率煤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液引导环(4)为中空结构,且贴壁引导毛(7)其中一端贯穿胶液引导环(4)侧壁并延伸至胶液引导环(4)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
申请(专利权)人:张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