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热解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18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热解吸设备:包括有热解筒体,所述热解筒体内沿物料运行方向依次包括有预热室、加热室和冷却室,且所述预热室、加热室和冷却室依次同轴连通设置;所述预热室、加热室、冷却室与热解筒体之间的空间依次通过隔温板分隔形成预冷腔、加热腔和冷却腔;所述加热腔中设置有加热结构,所述冷却腔中设置有冷却结构;包括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依次贯穿设置在预热室、加热室和冷却室内,并将物料沿预热室向冷却室方向运输;通过螺旋轴自动将土壤运送到各个土壤处理室进行处理,在保障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充分充土壤中挥发分离后,又能够保障土壤热解吸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热解吸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土壤污染治理,尤其涉及一种土壤热解吸设备。
技术介绍
在利用热解吸方法除去土壤中的有机物,一般都是直接将土壤放入热解吸箱中进行充分加热,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物污染物受热挥发出来后再将土壤取出。但是这样虽然对土壤的解吸效果好,但是土壤热解吸的效率低下,不便于大规模土壤解吸。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土壤热解吸设备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土壤热解吸设备:包括有热解筒体,所述热解筒体内沿物料运行方向依次包括有预热室、加热室和冷却室,且所述预热室、加热室和冷却室依次同轴连通设置;所述预热室、加热室、冷却室与热解筒体之间的空间依次通过隔温板分隔形成预热腔、加热腔和冷却腔;所述加热腔中设置有加热结构,所述冷却腔中设置有冷却结构;包括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依次贯穿设置在预热室、加热室和冷却室内,并将物料沿预热室向冷却室方向运输;通过螺旋轴自动将土壤运送到各个土壤处理室进行处理,在保障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充分充土壤中挥发分离后,又能够保障土壤热解吸的工作效率。更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结构为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呈螺旋状绕设在加热室外侧壁;所述加热室的外侧壁上紧贴设置有隔热板;所述加热室侧壁为导热金属材质;通过加热加热室侧壁的方法,将热量传递到加热室中的土壤中,使得土壤受热解吸,这样设置结构简单。更进一步地,所述隔温板包括有第一隔温板和第二隔温板,所述预热室端部与加热室端部通过第一隔温板隔离设置,所述加热室端部与冷却室端部通过第二隔温板隔离设置;所述第一隔温板的厚度小于第二隔温板的厚度;所述第一隔温板与第二隔温板分别为隔热保温材质,这样能够避免加热室侧壁的温度传递到预热室侧壁和冷却室侧壁。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温板上设置有若干导热通孔,所述导热通孔连通预热腔与加热腔;所述预热腔内预热室侧壁设置成导热薄板,将电加热管产生的余热用于对预热室内的土壤进行预热,这样便于运输到加热室内的土壤迅速加热至解吸温度,同时也使得热量得到充分利用。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结构包括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包覆设置在冷却室外,所述冷却箱中设置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对冷却室内的土壤进行冷却降温,便于土壤的出料。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轴的螺旋叶片与预热室内腔相配合设置;所述螺旋轴位于热解筒体端部连接设置有传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电机带动螺旋轴转动;通过螺旋叶片推动土壤运动。更进一步地,在所述预热室设置有漏斗状进料口,在所述冷却室端部设置有出料管。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土壤热解吸设备,土壤依次通过预热室、加热室和冷却室,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物能够受热并充分挥发分离,同时实现了热量的充分利用,提高了土壤热解吸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土壤热解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附图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2所示的一种土壤热解吸设备:包括有热解筒体1,所述热解筒体1内沿物料运行方向依次包括有预热室2、加热室3和冷却室4,所述预热室2、加热室3和冷却室4呈圆筒状设置,且预热室2、加热室3和冷却室4的内腔直径相等;且所述预热室2、加热室3和冷却室4依次同轴连通设置;在所述预热室2远离加热室的端部设置有漏斗状进料口22,在所述冷却室4远离加热室的端部设置有出料管41。所述预热室2、加热室3、冷却室4与热解筒体1之间的空间依次通过隔温板5分隔形成预热腔20、加热腔30和冷却腔40;所述加热腔30中设置有加热结构,所述冷却腔40中设置有冷却结构;这样使得土壤依次通过预热室2、加热室3和冷却室4,预热室2和加热室3使得土壤被逐渐加热,从而保障了土壤各个部位都能够达到热解吸温度,从而有利于有机物能够充分热解吸;同时设置有冷却室4是为了使得土壤能够快速冷却,有利于土壤从热解吸设备内出料。包括有螺旋轴81,所述螺旋轴81依次贯穿设置在预热室2、加热室3和冷却室4内,并将物料沿预热室2向冷却室4方向运输,通过螺旋轴81上的螺旋叶片实现土壤连续热解吸,从而提高了大批量土壤热解吸工作效率。所述加热结构为电加热管6,所述电加热管6的加热原理及电路结构为非常常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介绍。所述电加热管6呈螺旋状绕设在加热室3外侧壁;所述加热室3的外侧壁上紧贴设置有隔热板31;这样通过与加热室3外壁接触传递热量,使得热量传递效率高。所述加热室3侧壁为导热金属材质,如金属铁。所述隔温板5包括有第一隔温板51和第二隔温板52,所述预热室2端部与加热室3端部通过第一隔温板51隔离设置,所述加热室3端部与冷却室4端部通过第二隔温板52隔离设置,这样能够避免加热室3侧壁的温度传递到预热室2侧壁和冷却室4侧壁,同时也便于单独更换和维修各个处理室。所述第一隔温板51的厚度小于第二隔温板52的厚度,这样能够确保加热腔30内的热量不会传递到冷却腔40中。所述第一隔温板51与第二隔温板52分别为隔热保温材质,如石棉材质制成。所述第一隔温板51上设置有若干导热通孔50,所述导热通孔50连通预热腔20与加热腔30;所述预热腔20内预热室2侧壁设置成导热薄板21,所述导热薄板可以是金属铝材质。电加热管6的一部分热量会通过空气传播到预热腔20内,这部分热量通过导热薄板21加热到预热室2中对土壤进行预热,这样做到了热量的充分利用。所述冷却结构包括有冷却箱7,所述冷却箱7包覆设置在冷却室4外,所述冷却箱7中设置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吸热从而使得冷却室4内的土壤能够快速冷却,从而方便土壤的取出。同时在冷却室4设置有有机物热解气管9,通过有机物热解气管9将热解气收集集中处理。所述螺旋轴81同轴设置在预热室2、加热室3、冷却室4中,所述螺旋轴81的螺旋叶片与预热室2、加热室3、冷却室4内腔相配合设置,这样可以通过螺旋轴81上的螺旋叶片实现土壤连续热解吸,从而提高了大批量土壤热解吸工作效率;所述螺旋轴81位于热解筒体1端部连接设置有传动电机82,通过所述传动电机82带动螺旋轴81转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热解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热解筒体(1),所述热解筒体(1)内沿物料运行方向依次包括有预热室(2)、加热室(3)和冷却室(4),且所述预热室(2)、加热室(3)和冷却室(4)依次同轴连通设置;所述预热室(2)、加热室(3)、冷却室(4)与热解筒体(1)之间的空间依次通过隔温板(5)分隔形成预热腔(20)、加热腔(30)和冷却腔(40);所述加热腔(30)中设置有加热结构,所述冷却腔(40)中设置有冷却结构;包括有螺旋轴(81),所述螺旋轴(81)依次贯穿设置在预热室(2)、加热室(3)和冷却室(4)内,并将物料沿预热室(2)向冷却室(4)方向运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热解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热解筒体(1),所述热解筒体(1)内沿物料运行方向依次包括有预热室(2)、加热室(3)和冷却室(4),且所述预热室(2)、加热室(3)和冷却室(4)依次同轴连通设置;所述预热室(2)、加热室(3)、冷却室(4)与热解筒体(1)之间的空间依次通过隔温板(5)分隔形成预热腔(20)、加热腔(30)和冷却腔(40);所述加热腔(30)中设置有加热结构,所述冷却腔(40)中设置有冷却结构;包括有螺旋轴(81),所述螺旋轴(81)依次贯穿设置在预热室(2)、加热室(3)和冷却室(4)内,并将物料沿预热室(2)向冷却室(4)方向运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热解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为电加热管(6),所述电加热管(6)呈螺旋状绕设在加热室(3)外侧壁;所述加热室(3)的外侧壁上紧贴设置有隔热板(31);所述加热室(3)侧壁为导热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热解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板(5)包括有第一隔温板(51)和第二隔温板(52),所述预热室(2)端部与加热室(3)端部通过第一隔温板(51)隔离设置,所述加热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宦涛薛风云陈德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盈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