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699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包括轿门机构和层门机构,所述层门机构包括层门、挂板、连接层门和挂板的锁组件,所述锁组件包括通过安装板设于挂板上的楔钩和通过固定板设于层门上、与楔钩相适配的锁臂,所述轿门机构包括轿门、门刀板、转轴、底板和驱动电机,所述底板设于轿门靠近层门的一侧,所述设于底板下端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设于底板的上端的转轴,所述门刀板围设在转轴上,能随所述转轴的转动翻转,在非开门状态下,所述门刀板与轿门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梯门系统,使电梯的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距离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电梯的整体结构中,电梯的门系统包括电梯厅门和电梯轿门,通常电梯厅门固定于电梯井道开口处,轿门安装于轿厢上。电梯的厅门和轿门都是为了防止人员和物品坠入井道或轿内乘客和物品与井道相撞而发生危险的必要结构,都是电梯的重要安全保护设施,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通用电梯的开关门结构是由固定在轿门挂板上的开门刀,夹住固定在层门上的层门门锁滚轮,从而带动门钩锁打开的形式。这种开门结构,电梯门刀必须超出轿厢地坎,层门门锁滚轮也必须始终超出厅门地坎,加上必须的运动间隙,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距离,市场上的电梯一般将这个距离控制在25mm—35mm之间。电梯地坎距离的存在会导致小推车、轮椅滚轮、高跟鞋等被卡住,小件物品通过这个间隙掉落到电梯井道等事故的发生。为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增加活动地坎的方式,在电梯平层时打开活动地坎,填充地坎缝隙,采用此种方法会存在电梯轿厢运动时地坎来不及收起的问题,从而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使电梯的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距离更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包括轿门机构和层门机构,所述层门机构包括层门、挂板、连接层门和挂板的锁组件,所述挂板设于层门顶端上方的滑轨内,所述锁组件包括通过安装板设于挂板上的楔钩和通过固定板设于层门上、与楔钩相适配的锁臂,所述锁臂包括横板和与横板连接的竖板,所述锁臂的竖板通过连接板连接摆臂,所述横板上端的固定板上设与横板连接的撑杆,所述横板下端的固定板上设与横板连接的压簧;所述轿门机构包括轿门、门刀板、转轴、底板和驱动电机,所述底板设于轿门靠近层门的一侧,所述设于底板下端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设于底板的上端的转轴,所述门刀板围设在转轴上,能随所述转轴的转动翻转,在非开门状态下,所述门刀板与轿门平行。优选的,所述横板和竖板通过销轴连接于固定板上,所述竖板的自由端销轴连接固定板,所述横板的自由端设与楔钩相对应的楔扣。优选的,所述横板和竖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横板和竖板的连接处设有配重板,配重板、横板和竖板通过同一个销轴一体成型设置,所述配重板的自由端连接摆锤。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链接竖板和摆臂,所述摆臂相对竖板平行设置,所述摆臂的长度小于竖板的长度,所述摆臂的两端通过销轴连接固定板。优选的,所述撑杆铰链接固定板,所述撑杆的一侧、靠近横板和竖板连接处的横板上端的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螺钉,所述撑杆、压簧和限位螺钉共同构成对锁臂的限位。优选的,所述层门的宽度方向上、固定板的两侧设与门刀板相适配的挡板,所述两个挡板相对的一侧内壁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优选的,所述门刀板设两个,所述两个门刀板设于转轴的外周,所述门刀板相背的一侧设与挡板内凹槽相适配的凸板,所述门刀板设两个,所述两个门刀板上的凸板呈空间对称设置,所述凸板垂直连接门刀板。优选的,所述门刀板为两块长方形板材,所述门刀板的宽度不超过轿门总体厚度。优选的,所述门刀板与锁臂及摆臂之间因碰撞产生的接触力满足:F=k(x0-x)ecv,其中,k为接触刚度(N/m2),e为弹力指数,c为阻尼系数(N·s/m2),v为门刀板与锁臂及摆臂的冲击速度(m/s),x0表示门刀板与锁臂及摆臂接触的静态摩擦速度(m2/s),x表示门刀板与锁臂及摆臂接触的动态摩擦速度(m2/s)。优选的,所述层门上设有薄钢板的梁状结构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至少一根,所述加强筋的应力满足:σ=6M/bh2,其中,b为加强筋的宽度(m),M为加强筋最大应力处端面所承受的弯矩(N·m2),h为加强筋的高度(m)。优选的,所述轿门的底部设地坎,所述地坎通过与地坎相适配的安装架连接地面,所述地坎的中央处、对应两个轿门的接触处设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上设与轿门相对一侧连接的伸缩限位块,所述地坎的两侧、与墙壁连接处设辅助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轿门与层门之间无需预留门刀板和门锁滚轮通过的空间,因此可以缩小轿门与层门距离,从而实现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距离的缩小,解决了地坎缝隙过大的问题,门刀板打开抵住层门挡板后才开门,使得轿门与层门同时动作,解决了开门不同步的问题,门刀板系统单独固定在轿门上,方便拆卸和维修。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开门时,门刀板插入门锁的两个滚轮中间,当门刀右移,锁臂克服顶杆压簧的作用力,作逆时针回转脱离楔钩,同时顶部撑杆依靠自重将锁臂撑住,使之在不能回位,当门刀板的进一步右移,则门被打开;关门时,门刀左移,当门接近关闭时,当撑杆撞击螺钉作用下与锁臂脱离,锁臂在压簧顶杆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与楔钩啮合上锁,同时接通电路安全开关,在锁臂末端增加摆锤作为配重,使摆臂在压簧失效的极端情况下依然可以依靠配重摆锤的重力作用,保证锁臂和楔钩扣合,使之符合安全性要求。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通过对电梯层门加强筋横向优化,在给定荷载以及支撑的条件下,根据加强筋的边缘纤维屈服对加强筋的结构尺寸进行修改,以便使其边缘纤维达到屈服要求。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门刀板和锁臂、锁臂与撑杆、压簧与锁臂、层门挂板与上导轨、层门与地坎之间都存在零件之间的相互接触,并存在力的传递或存在相对运动,对于所涉及的弹簧参数设置,需要结合摆锤大小进行反复调整,以达到合理选用参数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层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锁组件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锁臂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轿门机构示意图。图中:1、挂板;2、滑轨;3、层门;4、锁组件;5、挡板;6、轿门;7、底板;8、驱动电机;9、转轴;10、门刀板;11、凸板;41、安装板;42、固定板;43、楔钩;44、锁臂;45、撑杆;46、限位螺钉;47、压簧;48、摆臂;49、连接板;441、横板;442、竖板;443、配重板;444、摆锤;445、楔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4,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包括轿门机构和层门机构,所述层门机构包括层门3、挂板1、连接层门3和挂板1的锁组件4,所述挂板1设于层门3顶端上方的滑轨2内,所述轿门机构包括轿门6、门刀板10、转轴9、底板7和驱动电机8,所述底板7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轿门机构和层门机构,所述层门机构包括层门(3)、挂板(1)、连接层门(3)和挂板(1)的锁组件(4),所述挂板(1)设于层门(3)顶端上方的滑轨(2)内,所述锁组件(4)包括通过安装板(41)设于挂板(1)上的楔钩(43)和通过固定板(42)设于层门(3)上、与楔钩(43)相适配的锁臂(44),所述锁臂(44)包括横板(441)和与横板(441)连接的竖板(442),所述锁臂(44)的竖板(442)通过连接板(49)连接摆臂(48),所述横板(441)上端的固定板(42)上设与横板(441)连接的撑杆(45),所述横板(441)下端的固定板(42)上设与横板(441)连接的压簧(47);/n所述轿门机构包括轿门(6)、门刀板(10)、转轴(9)、底板(7)和驱动电机(8),所述底板(7)设于轿门(6)靠近层门(3)的一侧,所述设于底板(7)下端的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设于底板(7)的上端的转轴(9),所述门刀板(10)围设在转轴(9)上,能随所述转轴(9)的转动翻转,在非开门状态下,所述门刀板(10)与轿门(6)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轿门机构和层门机构,所述层门机构包括层门(3)、挂板(1)、连接层门(3)和挂板(1)的锁组件(4),所述挂板(1)设于层门(3)顶端上方的滑轨(2)内,所述锁组件(4)包括通过安装板(41)设于挂板(1)上的楔钩(43)和通过固定板(42)设于层门(3)上、与楔钩(43)相适配的锁臂(44),所述锁臂(44)包括横板(441)和与横板(441)连接的竖板(442),所述锁臂(44)的竖板(442)通过连接板(49)连接摆臂(48),所述横板(441)上端的固定板(42)上设与横板(441)连接的撑杆(45),所述横板(441)下端的固定板(42)上设与横板(441)连接的压簧(47);
所述轿门机构包括轿门(6)、门刀板(10)、转轴(9)、底板(7)和驱动电机(8),所述底板(7)设于轿门(6)靠近层门(3)的一侧,所述设于底板(7)下端的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设于底板(7)的上端的转轴(9),所述门刀板(10)围设在转轴(9)上,能随所述转轴(9)的转动翻转,在非开门状态下,所述门刀板(10)与轿门(6)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441)和竖板(442)通过销轴连接于固定板(42)上,所述竖板(442)的自由端销轴连接固定板(42),所述横板(441)的自由端设与楔钩(43)相对应的楔扣(4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441)和竖板(442)一体成型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德强常振元孙南寇彦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