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99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卷尺,包括外壳、刹车机构、卷轮、卷绕于卷轮上的尺条和向卷轮施加旋转力矩的发条。其刹车机构包括锁定片、啮合件、控制件和安装件,四者位于同一轴线上。锁定片上部固定柱以可旋转的方式伸入啮合件圆孔中。啮合件的锯齿面与控制件上的锯齿面相互啮合,啮合件上的圆柱以可旋转的方式伸入控制件中。啮合件和控制件同时装入安装件中,使控制件的上部圆柱从安装件的上部圆孔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靠性高,整体结构使用寿命较长,用于测量的尺面长度易于控制。(*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物品长度或空间距离的卷尺,特别是尺条采用金属材质制作,具有自动卷收和辅助控制外部测量尺面的卷尺。
技术介绍
卷尺通常包括金属弹性卷尺条、用于盛装卷尺条的外壳、卷轮、卷轮弹簧和刹车键。卷轮安装于外壳内部一支撑轴上。卷尺条卷曲盘绕于卷轮上。卷轮弹簧向卷轮施加单向扭转力,使卷尺条趋向旋绕收缩入外壳内部。在应用卷尺测量物品长度,需要固定壳体外部尺条的场合,操控刹车键即可。刹车键通常为一长条矩形弹性簧片,其中部具有一操控键,其长度方向一端抵靠于卷尺条外壳内壁上,相对端视不同的使用状态,或抵靠于尺条面向支撑轴一侧的表面,或处于自然放置状态。操控键端部自外壳上的键槽中伸出,有尺条固定需求时,拨动操控键,向弹性簧片施加压力,配合卷尺条外壳的内壁挤压卷尺条,克服卷轮弹簧的卷曲力,此时,刹车键长条矩形弹性簧片变形成曲率较大的弓形,利用这种弓形簧片产生的弹力挤压固定尺条。在收缩尺条时,拨动操控键,使长条矩形弹性簧片的上述相对端与上述尺条表面相分离,解除尺条受到的压力,相应尺条表面处于不受外力作用的自然状态。此时,在卷轮弹簧的卷曲力作用下,卷尺条收缩进入上述外壳中,盘绕于卷轮上。这种卷尺利用的是长条矩形弓状弹性簧片的自然弹力,其弹力调整范围有限,且经过一端时间的使用后,这种簧片容易产生金属疲劳,形成永久变形,失去刹车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耐用且控制稳定的卷尺。本技术的卷尺,包括由两片独立外壳11a、11b构成的盒体1、卷轮13、卷绕于卷轮13上的尺条15和向卷轮13施加旋转力矩的发条。卷轮13的中心轴孔14c通过一支撑轴支承于外壳11a、11b的支承孔14a、14b中。外壳11a、11b开设有供尺条15进出的开口16。其特点是外壳11a、11b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置刹车机构2的相同的安装部17、18和用于控制刹车机构2的开口12a、12b。刹车机构2包括锁定片21、啮合件22、控制件23和安装件24。锁定片21包括舌片211和固定柱212。在尺条15与开口16交汇的位置,舌片211可沿与尺条15的垂直方向收缩或伸张。舌片211背向尺条15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固定柱212的一端。固定柱212沿轴依次排列有第一圆柱部2121和第二圆柱部2122,其直径关系为第一圆柱部2121大于第二圆柱部2122。该刹车机构的啮合件22包括沿其轴向依次排列的啮合端和圆柱224。啮合端的柱面225直径大于圆柱224。啮合端开设有与啮合件22同轴,允许第二圆柱部2122可旋转地插入其中的圆孔。啮合端与圆柱224邻接的端面为周向均布的一组锯齿面221a、221b、222a、222b。柱面225上间隔布置有凸起223。凸起223沿轴向的上端面与锯齿面222b重合。该刹车机构的控制件23为一圆柱234。圆柱234其轴向的上端伸出于开口12a、12b之外,另一端面设置有允许圆柱224可旋转地插入其中的同轴圆孔,该圆孔的圆环端面一周设置有相应匹配于锯齿面221a、221b、222a、222b的锯齿面231a、231b、232a、232b。圆柱234的柱面上对应于锯齿面231a、231b、232a、232b形成的每一个锯齿,设置有一个沿轴向延伸的凸起233。凸起233至圆柱234中轴的距离等于柱面225的半径。该刹车机构的安装件24包括圆柱245和安装柱244。安装柱244与安装部18配合用于固定刹车机构2。圆柱245开设有与自身同轴并贯穿其柱体的圆孔2431、2432。圆孔2431直径等于凸起223所在的圆环直径。圆孔2432连接圆孔2431并位于圆柱245沿轴向的末端。自圆孔2431与圆孔2432的连接部位始延伸出向圆柱245中轴收缩并对称于圆柱245中轴分布的至少两个突起组241、242、246。突起组241、242、246之间为圆孔2431的柱面的一部分243。突起241、246的内表面是与圆孔2432圆柱面同轴同径的圆柱面之一部分。突起242位于突起241、246之间,其内表面是与圆孔2432圆柱面同轴直径大于圆孔2432小于圆孔2431的圆柱面之一部分。突起246、242的末端是呈一锐角c并垂直于圆柱245中轴的平面241c。突起241的末端是平行于平面241c的平面241b。平面241c、241b与突起241、246平行于轴向的边241a之间形成的锐角c所在的交叉点位于垂直于圆柱245中轴的圆环面上。上述锯齿面221a、221b、222a、222b形成的齿面夹角a2、b2与锯齿面231a、231b、232a、232b形成的齿面夹角a1、b1相应。锐角c等于或小于齿面夹角a2、b2的一半。柱面243的周向长度等于突起242柱面周向长度等于凸起223柱面周向长度等于凸起233柱面周向长度。突起241、246在轴向的长度相应于凸起223与凸起233在啮合状态下的长度。圆孔2431在轴向的长度大于凸起223在相应方向的长度。优选在固定柱212上第一圆柱部2121与舌片211之间设置第三圆柱部2124。第三圆柱部2124上套装螺旋形弹簧213。螺旋形弹簧213上端抵靠于位于第一圆柱部2121下方的弹簧固定件214上。安装状态下,螺旋形弹簧213下端抵靠于安装部17上。增设扣帽25。扣帽25形状与开口12a、12b相适应,其沿轴向的一端伸出于开口12a、12b之外,另一端与圆柱234的末端面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卷尺,通过圆盘形发条的弹力而具有了外放卷尺自动卷曲收缩的性能。另一方面,利用锁定片在垂直于外放卷尺尺面方向提供的压力,使卷尺的相对尺面抵靠于卷尺盒相应壁面上,从而固定卷尺,使抽出于卷尺盒用于测量的卷尺部分获得了稳定的测量状态。锁定片本身在垂直于外放卷尺尺面的方向可以发生弹性变形,即其与卷尺面接触的一端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体。为了保证卷尺的收、放处于可控状态,设置了啮合件、控制件和安装件与锁定片配合,由啮合件、控制件和安装件三者提供一个一维的可控运动空间,使锁定片在该运动空间的两个位置实现锁定或开放状态,进而控制锁定片与卷尺面的接触或脱离状态,实现外放卷尺的固定控制状态或非控制状态。由上述分析可见,本技术的卷尺利用了啮合件、控制件、安装件与锁定片的自然结构特性,可以保证相应元件不会受到损伤。因此,本技术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其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较长,外放的测量尺面长度易于控制。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应用本技术的卷尺结构示意图。图2应用本技术的卷尺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本技术卷尺刹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卷尺控制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卷尺啮合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卷尺锁定片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卷尺安装件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本技术的卷尺,包括由独立的两片外壳11a、11b构成的盒体1、刹车机构2、卷轮13、卷绕于卷轮13上的尺条15和向卷轮13施加旋转力矩的发条。发条(图中未示出)缠绕于卷轮13内部,为尺条15所覆盖。卷轮13的中心轴孔14c通过一支撑轴支承于外壳11a、11b的支承孔14a、14b中,中心轴孔14c和支承孔14a、14b三者同轴。外壳11a、11b可以通过螺钉、销钉或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卷尺,包括由两片独立外壳(11a、11b)构成的盒体(1)、卷轮(13)、卷绕于所述卷轮(13)上的尺条(15)和向卷轮(13)施加旋转力矩的发条,卷轮(13)支承于所述外壳(11a、11b)的支承孔(14a、14b)中,外壳(11a、11b)开设有供所述尺条(15)进出的开口(1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1a、11b)上设置有用于安置刹车机构(2)的安装部(17、18);    刹车机构(2)进一步包括锁定片(21)、啮合件(22)、控制件(23)和安装件(24);    所述锁定片(21)包括舌片(211)和固定柱(212),在所述尺条(15)与所述开口(16)交汇的位置所述舌片(211)可沿所述尺条(15)一侧的垂直方向(Y)收缩或伸张,所述舌片(211)背向所述尺条(15)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柱(212)的一端,所述固定柱(212)沿轴向依次排列有第一圆柱部(2121)和第二圆柱部(2122),其直径关系为所述第一圆柱部(2121)大于第二圆柱部(2122);    所述啮合件(22)为一圆柱,它包括沿轴向依次排列的啮合端和圆柱(224),所述啮合端的柱面(225)直径大于所述圆柱(224),所述啮合端开设有与所述啮合件(22)同轴允许所述第二圆柱部(2122)可旋转地插入其中的圆孔,所述啮合端与所述圆柱(224)邻接的端面为垂直并对称于所述啮合件(22)中轴的锯齿面(221a、221b、222a、222b),所述柱面(225)上间隔一个所述锯齿在所述锯齿的半齿面设置有一个延伸的凸起(223),所述凸起(223)沿轴向的端面与所述锯齿面(222b)重合,    所述控制件(23)为一圆柱(234),所述圆柱(234)沿轴向的端面伸出于所述开口(12a、12b)之外,在圆柱(234)另一端面设置有允许所述圆柱(224)可旋转地插入其中的同轴圆孔,该圆孔的圆环端面设置有相应匹配于所述锯齿面(221a、221b、222a、222b)的锯齿面(231a、231b、232a、232b),所述圆柱(234)的柱面上对应于所述锯齿面(231a、231b、232a、232b)形成的每一个锯齿设置有一个沿轴向延伸的凸起(233),所述凸起(233)的另一端面自所述锯齿面(231a、231b、232a、232b)形成的锯齿齿尖部位向齿谷部位延伸,所述凸起(233)的下端面与相应的所述锯齿面(231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友博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