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尺,包括:外壳、卷轴、尺带;卷尺还包括:激光测距装置,能通过发射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检测光束测量目标距离;激光测距装置包括:激光源,产生激光束;光路组件,至少能使激光源产生的激光束作为激光测距装置的检测光束;光电转换元件,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源,容纳在外壳中至少为激光源供电;光路组件至少还包括:转向光学元件,至少能将检测光束经物体反射后形成的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反射光线转向至沿平行于第二方向的方向;转向光学元件位于激光源和光电转换元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卷尺内设有激光测距装置,尺寸合理且能够测量较远目标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距装置,具体设计一种带有激光测距装置的卷尺。
技术介绍
卷尺作为现有的常用的一种测距装置,其因为受到卷尺外形尺寸的限制,其内部用于测量的尺带的长度有限,受到外形尺寸的限制,因而其只能测量有限的距离,对于一些需要测量目标距离较远的情况则遇到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尺寸合理且能够测量较远目标距离的卷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卷尺,包括:外壳;卷轴,收容于外壳内;尺带,至少部分卷绕于卷轴上并具有一个能伸出外壳的尺端部;卷尺还包括:激光测距装置,能通过发射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检测光束测量目标距离;激光测距装置包括:激光源,产生激光束;光路组件,至少能使激光源产生的激光束作为激光测距装置的检测光束;光电转换元件,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源,容纳在外壳中至少为激光源供电;光路组件至少还包括:转向光学元件,至少能将检测光束经物体反射后形成的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反射光线转向至沿平行于第二方向的方向;转向光学元件位于激光源和光电转换元件之间。进一步地,光电转换元件和转向光学元件大致沿平行于第二方向的方向设置,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进一步地,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且在第二方向上,激光源与光电转换元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激光源与转向光学元件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尺带的伸出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进一步地,卷轴具有一个中心轴线,中心轴线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确定的平面。进一步地,激光测距装置还包括:显示组件,包括一个能显示激光测距信息的显示屏;卷尺还包括:操作组件;操作组件包括:激光测距按钮,用于供用户操作以启动激光测距装置进行激光测距;锁止按钮,用于锁定尺带伸出外壳的长度;其中,显示屏、激光测距按钮、锁止按钮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确定的平面内的投影沿第一方向排列,且激光测距按钮的投影位于显示屏和锁止按钮的投影之间。进一步地,外壳包括一操作部,显示组件和操作组件设置于操作部,激光测距装置位于操作组件和尺端部之间。进一步地,光电转换元件至少包括一个平行于第一方向的PN结平面。进一步地,光路组件还包括:聚光透镜,用于接收检测光束经物体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聚光透镜的光轴与检测光束的光轴之间的距离小于光电转换元件与检测光束的光轴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聚光透镜包括一个弧形镜面,弧形镜面至少部分露出外壳,弧形镜面在同时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截面所截取的弧线的中点偏离聚光透镜的光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该卷尺不仅能够通过常规的尺带进行测距,同时能够通过激光测距装置进行激光测距,这样,不仅使得该卷尺的测量距离不受尺带的长短的限制,也不会因为激光测距装置不能测量在待测点与目标距离之间具有隔离物体而不能测量目标,两者互相弥补不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的使用,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卷尺的使用不受限制、更方便、广泛,而且其中激光测距装置的内部结构合理,外形小巧。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卷尺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的卷尺去掉部分外壳后的内视图;图3所示为图2中的激光测距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4所示为图3中的激光测距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平面图;图5所示为图3中的聚光透镜的放大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3中的光路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带激光测距装置40的卷尺,该卷尺内部结构排布合理,外形小巧。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卷尺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的卷尺去掉部分外壳后的内视图。请一并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卷尺1包括:外壳10、卷轴20、尺带30、激光测距装置40、操作组件50。外壳10主要用于形成卷尺1的外形,并将其余部分组装为一个整体。具体的,外壳10包括:主壳体11和辅壳体12,其中,主壳体11用于收容卷轴20和尺带30的卷绕在卷轴20上的部分。辅壳体12与主壳体11一体成型,自主壳体11上延伸出来,该辅壳体12主要用于收容激光测距装置40。作为优选方案,主壳体11大致呈圆形,与卷轴20的形状相匹配,辅壳体12大致呈矩形。卷轴20用于卷绕尺带30,收容于外壳10的主壳体11内。其具有一个中心轴线Y,在中心轴线Y处还设有一个相对外壳10固定的转动枢轴21。卷轴20能够相对转动枢轴21转动,并通过转动使得尺带30相对外壳10伸出或者缩回。尺带30部分卷绕于卷轴20上,其包括:尺端部31和固定部(图未标),其中固定部固定于卷轴20上,尺端部31能伸出外壳10。图3所示为图2中的激光测距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3,激光测距装置能发射出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检测光束A测量目标距离,其包括:激光源41、光路组件42、光电转换元件43、电源(图未标)、显示组件44。激光源41产生并发射沿直线传播的激光束。具体而言,激光源41包括:能发射激光的激光管411和控制该激光管411的光源电路板412。电源电连接至光源电路板412为激光源41供电。图4所示为图3中的激光测距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平面图。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4,在本申请中,由激光源41产生而未经激光测距装置40之外的物体反射的激光束称为检测光束A,而经激光测距装置40之外的物体(一般为检测距离的目标物)反射的激光束称为反射光线B,其中检测光束A沿第一方向X延伸,而反射光线B平行于第一方向X,当然,我们知道,被物体反射的光线不仅仅只有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光线,还具有其他的发散的沿着其他方向的光线,这里,我们优选的以可用的能被光电转换元件43所接收的光线为反射光线B,也即是被反射的所有光线中的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光线。光路组件42用于使激光源41产生的激光束作为激光测距装置40的检测光束A,并能使该检测光束A被物体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B被光电转换元件43所接收。具体的,其包括:出射光路组件(图未标)、检测光路组件(图未标)以及光路基座421。出射光路组件至少能将激光源41发出的激光束沿第一方向X导向出外壳10以作为检测光束A。光路基座421在检测光束A出射的第一方向X至少形成一个出射通道以使激光束通过光路基座421。作为优选方案,出射光路组件至少还包括:能对偏振光线进行偏转的液晶盒422、用于实现内光路的透光介质片423。透光介质片423能将入射其中的激光束分出一束至光电转换元件43作为参考光路,从而通过参考光路和反射光线B的比较检测出待测距离。检测光路组件,至少能将检测光束A经过物体反射的反射光线B沿第二方向Y导向至光电转换元件43,具体而言,检测光路组件包括:转向光学元件424和聚光透镜425。转向光学元件424能使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反射光线B转向至第二方向Y,然后沿着该第二方向Y射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尺,包括:外壳;卷轴,收容于所述外壳内;尺带,至少部分卷绕于所述卷轴上并具有一个能伸出所述外壳的尺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尺还包括:激光测距装置,能通过发射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检测光束测量目标距离;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包括:激光源,产生激光束;光路组件,至少能使所述激光源产生的所述激光束作为所述激光测距装置的所述检测光束;光电转换元件,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源,容纳在所述外壳中至少为所述激光源供电;所述光路组件至少还包括:转向光学元件,至少能将所述检测光束经物体反射后形成的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射光线转向至沿平行于第二方向的方向;所述转向光学元件位于所述激光源和所述光电转换元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尺,包括:
外壳;
卷轴,收容于所述外壳内;
尺带,至少部分卷绕于所述卷轴上并具有一个能伸出所述外壳的尺端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尺还包括:
激光测距装置,能通过发射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检测光束测量目标距离;
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包括:
激光源,产生激光束;
光路组件,至少能使所述激光源产生的所述激光束作为所述激光测距装置的所述检测光束;
光电转换元件,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电源,容纳在所述外壳中至少为所述激光源供电;
所述光路组件至少还包括:
转向光学元件,至少能将所述检测光束经物体反射后形成的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射光线转向至沿平行于第二方向的方向;
所述转向光学元件位于所述激光源和所述光电转换元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元件和所述转向光学元件大致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激光源与所述光电转换元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激光源与所述转向光学元件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带的伸出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具有一个中心轴线,所述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确定的平面。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淦,陈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