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火电厂煤块的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930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电厂煤块的下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右侧与壳体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设有破碎机构,所述壳体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隔板的右侧设有清堵机构,所述第一隔板右侧且对应清堵机构的位置开设有通过口,所述壳体内壁左侧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该用于火电厂煤块的下料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因煤块过大而导致的下料堵塞,无需人工清堵,内中配备的破碎装置可进一步降低堵塞概率,提高了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可全方位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火电厂煤块的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火电厂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火电厂煤块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煤块是火电厂最常使用的材料,现有技术的用于火电厂煤块的下料装置容易产生堵塞现象,对于部分较大的煤块无法下料,需要人工清堵,或先将煤块打碎后再进行下料又费时费力,降低了火电厂的生产效率,难以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火电厂煤块的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火电厂煤块的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火电厂煤块的下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右侧与壳体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设有破碎机构,所述壳体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隔板的右侧设有清堵机构,所述第一隔板右侧且对应清堵机构的位置开设有通过口,所述壳体内壁左侧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内壁左侧与第一隔板之间焊接有第一导料筒,所述第一导料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通料管,所述壳体内壁左侧且位于通料管的下方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壳体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料筒,所述第二导料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底端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其外部套接有折叠管;所述破碎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隔板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转轮,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底端贯穿第一轴承且延伸至第一导料筒的内部,位于第一导料筒内部的旋转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刀片,所述旋转杆表面且对应主动转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从动转轮,所述从动转轮与主动转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清堵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安装在壳体内壁的底部,所述气缸的顶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贯穿通过口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连接杆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清堵插杆,所述红外线感应器和气缸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顶部且位于第一轴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遮挡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料筒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远离第一导料筒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与旋转杆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通过口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折叠帘,所述折叠帘的底部与连接杆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左侧且对应皮带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破碎刀片的数量为三个且等距离固定连接在旋转杆的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进料口将煤块投入,利用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转轮转动,在皮带的传动作用下,从动转轮带动旋转杆于第一轴承中转动,破碎刀片对第一导料筒内的煤块进行破碎,并经通料管持续下料,当通料管发生堵塞时,红外线感应器未监测到煤块下落,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气缸启动,带动清堵插杆上移,将通料管进行疏通,保证了煤块的持续下料,该用于火电厂煤块的下料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因煤块过大而导致的下料堵塞,无需人工清堵,内中配备的破碎装置可进一步降低堵塞概率,提高了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可全方位满足使用需求。2、本技术通过设置遮挡板,防止进料的煤块直接撞击到旋转杆或从动转轮,影响破碎机构的正常使用,通过设置固定杆和第二轴承,可配合第一轴承对旋转杆进行连接限位,提高了旋转杆在转动时的平稳度,通过设置折叠帘,防止下落的煤块粉末经通过口进入至第一隔板右侧,影响到气缸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密封圈,防止煤块粉末经皮带和第一隔板的缝隙中进入右侧,影响驱动电机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破碎机构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清堵机构主视图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破碎机构、41驱动电机、42驱动转轴、43主动转轮、44第一轴承、45旋转杆、46破碎刀片、47从动转轮、48皮带、5清堵机构、51气缸、52连接块、53连接杆、54清堵插杆、55折叠帘、6通过口、7进料口、8第一导料筒、9通料管、10红外线感应器、11控制器、12第二导料筒、13下料管、14折叠管、15遮挡板、16固定杆、17第二轴承、18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火电厂煤块的下料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的底部与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隔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3,第二隔板3的右侧与壳体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隔板3的顶部设有破碎机构4,壳体1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隔板2的右侧设有清堵机构5,第一隔板2右侧且对应清堵机构5的位置开设有通过口6,壳体1内壁左侧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7,壳体1内壁左侧与第一隔板2之间焊接有第一导料筒8,第一导料筒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通料管9,壳体1内壁左侧且位于通料管9的下方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10,第二隔板3的底部安装有控制器11,壳体1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隔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料筒12,第二导料筒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下料管13,下料管13的底端贯穿壳体1且延伸至其外部套接有折叠管14。破碎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安装在第二隔板3的顶部,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42,驱动转轴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转轮43,壳体1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轴承44,壳体1内壁顶部且位于第一轴承4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遮挡板15,第一轴承44的内部设有旋转杆45,旋转杆45的底端贯穿第一轴承44且延伸至第一导料筒8的内部,第一导料筒8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16,两个固定杆16远离第一导料筒8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7固定连接,第二轴承17与旋转杆45活动连接,位于第一导料筒8内部的旋转杆45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刀片46,破碎刀片46的数量为三个且等距离固定连接在旋转杆45的表面,旋转杆45表面且对应主动转轮4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从动转轮47,从动转轮47与主动转轮43之间通过皮带48传动连接,第一隔板2左侧且对应皮带4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8。清堵机构5包括气缸51,气缸51安装在壳体1内壁的底部,气缸51的顶部设有连接块52,连接块5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3,连接杆53的左端贯穿通过口6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火电厂煤块的下料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所述第一隔板(2)的底部与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3),所述第二隔板(3)的右侧与壳体(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3)的顶部设有破碎机构(4),所述壳体(1)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隔板(2)的右侧设有清堵机构(5),所述第一隔板(2)右侧且对应清堵机构(5)的位置开设有通过口(6),所述壳体(1)内壁左侧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7),所述壳体(1)内壁左侧与第一隔板(2)之间焊接有第一导料筒(8),所述第一导料筒(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通料管(9),所述壳体(1)内壁左侧且位于通料管(9)的下方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10),所述第二隔板(3)的底部安装有控制器(11),所述壳体(1)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隔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料筒(12),所述第二导料筒(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下料管(13),所述下料管(13)的底端贯穿壳体(1)且延伸至其外部套接有折叠管(14);/n所述破碎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安装在第二隔板(3)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42),所述驱动转轴(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转轮(43),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轴承(44),所述第一轴承(44)的内部设有旋转杆(45),所述旋转杆(45)的底端贯穿第一轴承(44)且延伸至第一导料筒(8)的内部,位于第一导料筒(8)内部的旋转杆(45)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刀片(46),所述旋转杆(45)表面且对应主动转轮(4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从动转轮(47),所述从动转轮(47)与主动转轮(43)之间通过皮带(48)传动连接;/n所述清堵机构(5)包括气缸(51),所述气缸(51)安装在壳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气缸(51)的顶部设有连接块(52),所述连接块(5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3),所述连接杆(53)的左端贯穿通过口(6)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连接杆(5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清堵插杆(54),所述红外线感应器(10)和气缸(51)分别与控制器(11)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火电厂煤块的下料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所述第一隔板(2)的底部与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3),所述第二隔板(3)的右侧与壳体(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3)的顶部设有破碎机构(4),所述壳体(1)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隔板(2)的右侧设有清堵机构(5),所述第一隔板(2)右侧且对应清堵机构(5)的位置开设有通过口(6),所述壳体(1)内壁左侧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7),所述壳体(1)内壁左侧与第一隔板(2)之间焊接有第一导料筒(8),所述第一导料筒(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通料管(9),所述壳体(1)内壁左侧且位于通料管(9)的下方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10),所述第二隔板(3)的底部安装有控制器(11),所述壳体(1)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隔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料筒(12),所述第二导料筒(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下料管(13),所述下料管(13)的底端贯穿壳体(1)且延伸至其外部套接有折叠管(14);
所述破碎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安装在第二隔板(3)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42),所述驱动转轴(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转轮(43),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轴承(44),所述第一轴承(44)的内部设有旋转杆(45),所述旋转杆(45)的底端贯穿第一轴承(44)且延伸至第一导料筒(8)的内部,位于第一导料筒(8)内部的旋转杆(45)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刀片(46),所述旋转杆(45)表面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兴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