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玉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干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04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干化装置,包括具有支腿的罐体和设于罐体内的转轴,所述罐体包括底座、顶盖和连接于底座与顶盖之间的具有夹层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连接有至少两条水平投影上均匀分布且等螺距的螺旋状的输送带,每条输送带从罐体的底部绕着转轴螺旋向上,每条输送带与筒体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每条输送带包括在相同错位角基础上的最底部的一把螺旋状的提升刀以及绕着转轴分布的若干螺旋状的切碎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小巧,处理能力大,而且运行成本低,性价比极高,具有广阔的市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干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干化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干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存在多种多样的干化脱水设备,他们的价格和生产能力大不相同,为了适应一些小占地空间却需要大干化能力的设备,到是比较缺少;而且现有的干化设备一般要不结构复杂,工作可靠性差,要不生产成本高,性价比较差。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是本技术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干化装置。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新型干化装置,包括具有支腿的罐体和设于罐体内的转轴,所述罐体包括底座、顶盖和连接于底座与顶盖之间的具有夹层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连接有至少两条水平投影上均匀分布且等螺距的螺旋状的输送带,每条输送带从罐体的底部绕着转轴螺旋向上,每条输送带与筒体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每条输送带包括在相同错位角基础上的最底部的一把螺旋状的提升刀以及绕着转轴分布的若干螺旋状的切碎刀,其中一条输送带的最底部的切碎刀的上沿与其上一把切碎刀的下沿之间在高度方向形成距离最小值Hmin,其中一条输送带的最底部的切碎刀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干化装置,包括具有支腿的罐体和设于罐体内的转轴,所述罐体包括底座、顶盖和连接于底座与顶盖之间的具有夹层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连接有至少两条水平投影上均匀分布且等螺距的螺旋状的输送带,每条输送带从罐体的底部绕着转轴螺旋向上,每条输送带与筒体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每条输送带包括在相同错位角基础上的最底部的一把螺旋状的提升刀以及绕着转轴分布的若干螺旋状的切碎刀,其中一条输送带的最底部的切碎刀的上沿与其上一把切碎刀的下沿之间在高度方向形成距离最小值Hmin,其中一条输送带的最底部的切碎刀的上沿与其上一把切碎刀的下沿之间在高度方向形成距离最大值Hmax,任意一条输送带上除所述的最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干化装置,包括具有支腿的罐体和设于罐体内的转轴,所述罐体包括底座、顶盖和连接于底座与顶盖之间的具有夹层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连接有至少两条水平投影上均匀分布且等螺距的螺旋状的输送带,每条输送带从罐体的底部绕着转轴螺旋向上,每条输送带与筒体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每条输送带包括在相同错位角基础上的最底部的一把螺旋状的提升刀以及绕着转轴分布的若干螺旋状的切碎刀,其中一条输送带的最底部的切碎刀的上沿与其上一把切碎刀的下沿之间在高度方向形成距离最小值Hmin,其中一条输送带的最底部的切碎刀的上沿与其上一把切碎刀的下沿之间在高度方向形成距离最大值Hmax,任意一条输送带上除所述的最底部的切碎刀之外的其他位置上的切碎刀的上沿与其上一把切碎刀的下沿之间在高度方向形成的距离也均为距离最大值Hmax;任意一条输送带上的提升刀与其上一把切碎刀之间水平投影上不存在重叠部分,同时任意一条输送带上相邻切碎刀在水平投影上也不存在重叠部分;所述筒体的上部内壁上均布有若干位于同一高度上的挡板体,每条输送带最上面提升刀的最上部与挡板的最下部之间的留有第二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的提升刀的低端与转轴之间通过一与罐体底部平行的水平连接板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板迎着转轴旋转方向的前沿开设有以利物料导向水平连接板上的单边刃;所述切碎刀的下沿设有用以破碎物料用的刃口;所述螺旋状的切碎刀经连接杆与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杆包括可套接的小连杆和大连杆组成,其小连杆端与切碎刀相连,大连杆端与转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最小值Hmin是筒体内壁直径的0-4%;所述距离最大值Hmax是筒体内壁直径的1-10%;距离最小值Hmin要小于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姜玉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