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铝合金车架后连接及底盘后悬架安装结构及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857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铝合金车架后连接及底盘后悬架安装结构及结构件,所述结构件设于门槛边梁和后地板纵梁之间,包括后连接件、门槛边梁安装套筒螺母和后悬架安装套筒螺母,所述后连接件为挤压铝合金型材,为多腔体变厚度结构,所述后连接件两端分别是与门槛边梁和与后地板纵梁的连接部,所述与门槛边梁的连接部安装有门槛边梁安装套筒螺母,所述后连接件中部为底盘后悬架安装点,安装有后悬架安装套筒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后连接件一体挤压成型,开发费用低,挤压模具较高真空压铸模具节省成本近10倍,降本效果明显;可以有利于保证底盘后悬架安装点的刚强度;有较好的减重效果,相对钢的钣金方案减重40%,相对高真空压铸后连接件方案减重近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铝合金车架后连接及底盘后悬架安装结构及结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车架后连接及底盘后悬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轻量化技术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由于汽车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车辆的要求不断提升,车企竞争日益加剧。为此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逐步采用最优的设计方案降低汽车开发费用,才能保证企业具有良性的竞争优势。传统汽车门槛边梁与后地板纵梁之间及底盘后悬架安装位置是采用钢结构点焊工艺,工艺需要使用的模、夹、检等,工装开发费用较高,且重量较重,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而新型的铝合金平台车身,该位置大都使用了铝合金高真空压铸件,虽然减轻了重量,但其模具开发费用又极高,如项目产能不高,经济效益就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车架后连接及底盘后悬安装结构及结构件,采用铝合金挤压结构件,实现门槛边梁与后地板纵梁之间的连接,对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在满足底盘后悬架安装点刚强度的同时,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车架后连接及底盘后悬架安装结构件,设于门槛边梁(1)和后地板纵梁(2)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连接件(3)、门槛边梁安装套筒螺母(4)和后悬架安装套筒螺母(5),所述后连接件(3)为挤压铝合金型材,为多腔体结构,所述后连接件(3)两端分别是与门槛边梁(1)和与后地板纵梁(2)的连接部,所述与门槛边梁的连接部安装有门槛边梁安装套筒螺母(4),所述后连接件(3)中部为底盘后悬架安装点,安装有后悬架安装套筒螺母(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车架后连接及底盘后悬架安装结构件,设于门槛边梁(1)和后地板纵梁(2)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连接件(3)、门槛边梁安装套筒螺母(4)和后悬架安装套筒螺母(5),所述后连接件(3)为挤压铝合金型材,为多腔体结构,所述后连接件(3)两端分别是与门槛边梁(1)和与后地板纵梁(2)的连接部,所述与门槛边梁的连接部安装有门槛边梁安装套筒螺母(4),所述后连接件(3)中部为底盘后悬架安装点,安装有后悬架安装套筒螺母(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车架后连接及底盘后悬架安装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边梁安装套筒螺母(4)和后悬架安装套筒螺母(5)均安装在与门槛边梁的连接部和后连接件中部的开放式腔体中,两端由腔体的体壁支撑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车架后连接及底盘后悬架安装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接件(3)在与底盘后悬架的运动路径对应的位置留有弧形减重缺口(31),与底盘后悬架形成运动包络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车架后连接及底盘后悬架安装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接件(3)为变厚度结构,主体部分薄,局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鹏袁桂玲杨忠郭武俊徐小旭张翼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