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液的自动混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82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液的自动混匀装置,其包括混匀桶,所述混匀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原液管和输水管,原液管和输水管均与混匀桶连通,原液管远离混匀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原液管与水泵的出口连通,水泵的入口固定连接有输料管,输料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接有原液桶,原液桶通过输料管与水泵连通,输水管远离混匀桶的一端连接有水源,混匀桶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与混匀桶连通,出料管靠近混匀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门,混匀桶的底端设置有支架,支架与混匀桶的底端固定连接,混匀桶设置有搅拌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液的自动混匀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液的自动混匀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发展,汽车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品,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对汽车的零部件进行机加工,在用机械加工零部件时,加工过程中常用到冷却液。现有的冷却液在车间内使用时需要将购买的原液和水进行混合后,混合后的原液使用至机械内,在混合冷却液时,首先在将原液倾倒一部分至混匀桶内,然后再向混匀桶内添加水,使水与原液充分混合。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冷却液时,需要逐步向混匀桶内添加原液和水,导致使用冷却液时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液的自动混匀装置,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却液的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混匀桶,所述混匀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原液管和输水管,原液管和输水管均与混匀桶连通,原液管远离混匀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原液管与水泵的出口连通,水泵的入口固定连接有输料管,输料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接有原液桶,原液桶通过输料管与水泵连通,输水管远离混匀桶的一端连接有水源,混匀桶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与混匀桶连通,出料管靠近混匀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门,混匀桶的底端设置有支架,支架与混匀桶的底端固定连接,混匀桶设置有搅拌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匀桶的底端设置支架,便于工人在出料管接混匀桶内的冷却液,提升使用时的便捷性;当使用混匀装置混匀冷却液时,首先在用输料管将原液桶与水泵的入口连通,然后将原液管与水泵的出口连通,启动水泵向混匀桶内输送原液,同时通过输水管向混匀桶内输送水,然后利用搅拌组件将混匀桶内的水和原液混合搅拌,当使用冷却液时,转动阀门使搅拌均匀的冷却液,通过出料管流出混匀桶,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原液管和输水管靠近混匀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流量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流量计检测原液管和输水管流入混匀桶内的量,控制混匀桶内的原液和水的比例,提升冷却液内水与原液比例的精准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原液桶的顶端开设有出料口,输料管与出料口插接配合,输料管通过出料口插接入原液桶内,输料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接配合的方式将输料管插入出料口,使原液桶与水泵连通,更换原液桶时仅需拔出输料管插入新的原液桶内即可,提升更换时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板和过滤孔,过滤板与输料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过滤孔开设在过滤板上,过滤孔贯穿过滤板,原液桶通过过滤孔与输料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原液桶内的原液在水泵的作用下通过输料管进入水泵时,原液经过过滤板上的过滤孔进入输料管内,过滤板上的过滤孔阻止原液中的杂质进入输料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料管与出料口之间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与出料口插接配合,密封环的外侧壁与出料口的侧壁抵接,密封环的内侧壁与输料管的外侧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密封环外侧壁与出料口的侧壁抵接,内侧壁与输料管的外侧壁抵接,使密封环填充输料管与出料口之间的缝隙,阻止杂质通过出料口进入原液桶内,提升原液桶的密闭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搅拌辊和电机,搅拌轴竖直设置在混匀桶内,搅拌轴的顶端与电机固定连接,电机位于混匀桶的顶端,电机与混匀桶固定连接,搅拌辊设置有若干个,每个搅拌辊均与搅拌轴的侧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原液和水时,启动电机带动搅拌轴在混匀桶内转动,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辊以搅拌轴为中心在混匀桶内转动,多个搅拌辊搅拌混匀桶内的原液和水,进一步降低工人使用冷却液时的劳动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匀桶的侧壁开设有观测组件,观测组件包括观测槽和观测板,观测槽开设在混匀桶靠近出料管的一侧,观测槽贯穿混匀桶的侧壁,观测板固定在观测槽内,观测板为透明材质制成的观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贯穿混匀桶侧壁的观测槽并且在观测槽内固定连接透明的观测板,通过观测板观察原液桶内混合后的冷却液的高度,当混合后的冷却液降低至一定程度时,按比例加入原液和水后进行混合搅拌,设置观测组件提升观测混匀桶内冷却液时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观测板的侧壁设置有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刻度线便于对混匀桶内混合后的冷却液进行量化的记录,提升观测混匀桶内的准确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和混匀桶,将原液和水提前混合,使用时直接将冷却液从混匀桶内输出,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2.通过设置密封环密封输料管与进料口之间的缝隙,避免杂质通过进料口进入原液桶内,提升进料口处原液桶的密封性;3.通过设置搅拌组件,搅拌混匀桶内的水和原液,进一步降低使用冷却液时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旨在显示过滤组件的示意图;图3是旨在显示混匀桶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混匀桶;11、支架;12、出料管;13、阀门;2、原液上料装置;21、原液管;22、水泵;23、输料管;24、原液桶;241、出料口;25、密封环;3、输水管;31、流量计;4、过滤组件;41、过滤板;42、过滤孔;5、搅拌组件;51、搅拌轴;52、搅拌辊;53、电机;6、观测组件;61、观测槽;62、观测板;63、刻度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冷却液的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混匀桶1,混匀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1,混匀桶1侧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出料管12垂直混匀桶1的侧壁,出料管12靠近混匀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门13,混匀桶1的侧壁靠近出料管12处设置观测组件6,混匀桶1内设置有搅拌组件5,混匀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3,输水管3与混匀桶1连通,输水管3原来混匀桶1的一端与水源连通,混匀桶1连接有原液上料装置2。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提前通过原液上料装置2将原液输送至混匀桶1内,然后再通过输水管3向混匀桶1内输送水,然后通过搅拌组件5搅拌原液和水;当使用搅拌完后的冷却液时,将盛放装置放置在出料管12的底端,转动阀门13,将混匀桶1内的冷却液放出,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参照图1和图2,原液上料装置2包括原液管21、水泵22、输料管23和原液桶24,原液管21一端与混匀桶1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水泵22的出口连通,水泵22通过原液管21与混匀桶1连通,水泵22的入口与输料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原液桶24连通,原液桶24竖直设置,水泵22放置在原液桶24的顶端,原液桶24的顶端开设有出料口241,原液管21通过出料口241插入原液桶24内,原液管21与出料口2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液的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混匀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原液管(21)和输水管(3),原液管(21)和输水管(3)均与混匀桶(1)连通,原液管(21)远离混匀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2),原液管(21)与水泵(22)的出口连通,水泵(22)的入口固定连接有输料管(23),输料管(23)远离水泵(22)的一端连接有原液桶(24),原液桶(24)通过输料管(23)与水泵(22)连通,输水管(3)远离混匀桶(1)的一端连接有水源,混匀桶(1)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出料管(12)与混匀桶(1)连通,出料管(12)靠近混匀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门(13),混匀桶(1)的底端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与混匀桶(1)的底端固定连接,混匀桶(1)设置有搅拌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液的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混匀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原液管(21)和输水管(3),原液管(21)和输水管(3)均与混匀桶(1)连通,原液管(21)远离混匀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2),原液管(21)与水泵(22)的出口连通,水泵(22)的入口固定连接有输料管(23),输料管(23)远离水泵(22)的一端连接有原液桶(24),原液桶(24)通过输料管(23)与水泵(22)连通,输水管(3)远离混匀桶(1)的一端连接有水源,混匀桶(1)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出料管(12)与混匀桶(1)连通,出料管(12)靠近混匀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门(13),混匀桶(1)的底端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与混匀桶(1)的底端固定连接,混匀桶(1)设置有搅拌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液的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液管(21)和输水管(3)靠近混匀桶(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流量计(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液的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液桶(24)的顶端开设有出料口(241),输料管(23)与出料口(241)插接配合,输料管(23)通过出料口(241)插接入原液桶(24)内,输料管(23)远离水泵(22)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组件(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却液的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过滤板(41)和过滤孔(42),过滤板(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玉娇刘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宇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