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的搅拌装置和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755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墨的搅拌装置和打印装置。搅拌装置包括对墨进行搅拌的第1搅拌部。所述第1搅拌部包括:收纳部,其收纳自墨盒获取到的墨;搅拌路径,其为与所述墨盒分开的路径,且是使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墨自所述收纳部流出并返回所述收纳部的路径;以及送液部,其以经由所述搅拌路径使所述墨自所述收纳部流出并返回所述收纳部的方式进行送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墨的搅拌装置和打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和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在喷墨打印装置中,存在使用颜料墨的情况。对于颜料墨而言,存在因被放置而产生颜料颗粒的沉淀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含有金属颗粒等比重较大的颜料的墨而言,容易产生颜料颗粒的沉淀。墨的颜料颗粒的沉淀会导致因墨的增稠而引起的喷墨头的喷出不良。另外,墨的颜料颗粒的沉淀会导致自喷墨头喷出的墨的浓度不均匀。在日本特开2004-9685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在使用颜料墨的记录装置中为了防止颜料颗粒的沉淀而对墨进行搅拌的技术。在该记录装置中,通过利用供给抽吸泵抽吸墨盒内的墨、并使墨自供给抽吸泵返回墨盒,从而对墨盒内的墨进行搅拌。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4-9685号公报的技术中,若将墨盒自装置拆除,则无法进行对墨的搅拌,有时会在装置内产生墨的颜料颗粒的沉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拆除墨盒也能够进行对墨的搅拌的搅拌装置和打印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搅拌装置包括对墨进行搅拌的第1搅拌部。所述第1搅拌部包括:收纳部,其收纳自墨盒获取到的墨;搅拌路径,其为与所述墨盒分开的路径,且是使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墨自所述收纳部流出并返回所述收纳部的路径;以及送液部,其以经由所述搅拌路径使所述墨自所述收纳部流出并返回所述收纳部的方式进行送液。本专利技术的打印装置包括上述搅拌装置和喷墨头。所述第2搅拌部通过使自所述第1搅拌部供给来的所述墨循环,从而一边对墨进行搅拌一边向所述喷墨头供给墨。根据上述结构,即使拆除墨盒也能够进行对墨的搅拌。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用于说明打印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3是用于说明打印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4是用于说明打印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明确地理解所公开实施例。然而,显然,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为了简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应注意的是,对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和要素标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或简化对这些部件和要素的说明。另外,应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因此与实际情况不同。图1是设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搅拌装置的打印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方向为铅垂方向,将图1中的纸面的上下设为上下方向。在图1中,由UP表示向上的方向,由DN表示向下的方向。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包括打印部2、墨供给部3以及控制部4。另外,利用后述的搅拌部52和后述的墨循环部12构成搅拌装置。打印部2一边使墨循环一边向利用未图示的输送部输送来的作为打印介质的纸张喷出墨而打印图像。在此,打印装置1中用于打印的墨为颜料墨,当被放置时可能产生颜料颗粒的沉淀。例如,打印装置1中用于打印的墨为含有作为磁性体的金属颗粒的MICR(MagneticInkCharacterReader)墨。墨的颜料颗粒的沉淀会导致后述的喷墨头11的喷出不良、喷出的墨的浓度不均匀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对墨进行搅拌来防止、消除颜料颗粒的沉淀。在打印部2中,通过利用后述的墨循环部12使墨循环,从而对自墨供给部3供给的墨进行搅拌,防止、消除颜料颗粒的沉淀。打印部2包括喷墨头11和墨循环部(第2搅拌部)12。喷墨头11喷出由墨循环部12供给的墨。喷墨头11具有多个喷墨头组件16。喷墨头组件16具有储存墨的墨室(未图示)和喷出墨的多个喷嘴(未图示)。在墨室内配置有压电元件(未图示)。通过压电元件的驱动,从而自喷嘴喷出墨。墨循环部12通过使墨循环从而一边对墨进行搅拌一边向喷墨头11供给墨。墨循环部12包括加压罐21、分配器22、集合器23、负压罐24、墨循环泵25、墨温度调整部26、墨温度传感器27、墨循环管28~30、压力生成部31、加压压力管32以及负压压力管33。加压罐21储存要向喷墨头11供给的墨。加压罐21的墨经由墨循环管28和分配器22向喷墨头11供给。在加压罐21内,在墨的液面上形成有空气层36。加压罐21经由加压压力管32连接于压力生成部31。加压罐21配置于比喷墨头11低的位置(下方)。在加压罐21设有加压液面传感器37和墨过滤器38。加压液面传感器37检测加压罐21内的墨的液面高度是否达到规定的基准高度。加压液面传感器37在加压罐21内的液面高度为基准高度以上的情况下输出表示“接通”的信号,在加压罐21内的液面高度小于基准高度的情况下输出表示“断开”的信号。墨过滤器38去除墨内的灰尘等。分配器22将经由墨循环管28自加压罐21供给来的墨向喷墨头11的各喷墨头组件16分配。集合器23从各喷墨头组件16中收集在喷墨头11未被消耗的墨。利用集合器23收集到的墨经由墨循环管29向负压罐24流动。负压罐24自集合器23接收并储存在喷墨头11未被消耗的墨。另外,负压罐24储存自墨供给部3供给的墨。在负压罐24内,在墨的液面上形成有空气层39。负压罐24经由负压压力管33连接于压力生成部31。负压罐24配置于与加压罐21相同的高度。在负压罐24设有负压液面传感器40。负压液面传感器40检测负压罐24内的墨的液面高度是否达到规定的基准高度。负压液面传感器40在负压罐24内的液面高度为基准高度以上的情况下输出表示“接通”的信号,在负压罐24内的液面高度小于基准高度的情况下输出表示“断开”的信号。墨循环泵25自负压罐24向加压罐21输送墨。墨循环泵25设于墨循环管30的途中。墨温度调整部26调整墨循环部12中的墨的温度。墨温度调整部26设于墨循环管28的途中。墨温度调整部26包括加热器41、加热器温度传感器42、散热器43以及冷却风扇44。加热器41加热墨循环管28内的墨。加热器温度传感器42检测加热器41的温度。散热器43通过散热来冷却墨循环管28内的墨。冷却风扇44向散热器43输送冷却风。墨温度传感器27检测墨循环部12中的墨的温度。墨温度传感器27设于墨循环管28的途中。墨循环管28将加压罐21和分配器22连接起来。墨循环管29将集合器23和负压罐24连接起来。墨循环管30将负压罐24和加压罐21连接起来。利用墨循环管28~30、加压罐21、分配器22、集合器23以及负压罐24构成通过使墨循环从而一边对墨进行搅拌一边向喷墨头11供给墨的循环路径。压力生成部31针对加压罐21和负压罐24生成用于使墨循环的压力。具体而言,压力生成部31通过经由负压压力管33自负压罐24抽吸空气,并且经由加压压力管32向加压罐21输送空气,从而在加压罐21生成正压,在负压罐24生成负压。加压压力管32将加压罐21的空气层36和压力生成部31连接起来。负压压力管33将负压罐24的空气层39和压力生成部31连接起来。墨供给部3对墨进行搅拌,并且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装置,其中,/n该搅拌装置包括对墨进行搅拌的第1搅拌部,/n所述第1搅拌部包括:/n收纳部,其收纳自墨盒获取到的墨;/n搅拌路径,其为与所述墨盒分开的路径,且是使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墨自所述收纳部流出并返回所述收纳部的路径;以及/n送液部,其以经由所述搅拌路径使所述墨自所述收纳部流出并返回所述收纳部的方式进行送液。/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31 JP 2019-0156291.一种搅拌装置,其中,
该搅拌装置包括对墨进行搅拌的第1搅拌部,
所述第1搅拌部包括:
收纳部,其收纳自墨盒获取到的墨;
搅拌路径,其为与所述墨盒分开的路径,且是使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墨自所述收纳部流出并返回所述收纳部的路径;以及
送液部,其以经由所述搅拌路径使所述墨自所述收纳部流出并返回所述收纳部的方式进行送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装置,其中,
所述第1搅拌部还包括:
转移路径,其为自所述墨盒向所述收纳部转移所述墨的路径,且是局部与所述搅拌路径共用的路径;以及
切换部,其对以所述转移路径开通的路径和以所述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枝俊哉杉谷宽
申请(专利权)人: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