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确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复合软体驱动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体机器人驱动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确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复合软体驱动器的方法。
技术介绍
形状记忆合金(SMA)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极快的反应速度等优良的驱动特性,近年来在软体驱动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使用的SMA丝的尺寸普遍过于细小,不易通过传感器得到实时温度,因此无法根据其本构模型得出相应的相变程度。因此,基于SMA的驱动器难以实现动作上的精准控制。在众多相关的SMA应用中,往往仅凭借简单的二值化控制(通电和断电)来实现对SMA的动作控制,使得SMA的优良驱动性能得不到充分利用,这给基于SMA的软体驱动器的实际应用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确控制形状记忆合金(SMA)复合驱动器的控制方法,使得该驱动器能够实现精准的位置控制,并且在外载荷作用下能快速重返平衡状态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精确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复合软体驱动器的方法,包括传感器系统,电加热系统以及基于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确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复合软体驱动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系统,电加热系统以及基于模型的误差反馈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系统通过重构SMA复合驱动器的弯曲形状,测量驱动器的实际弯曲角度,所述误差反馈控制器是基于驱动器显式动力学模型与SMA线性相变模型建立起来的,以驱动器的实际弯曲角度和预期弯曲角度误差作为输入,输出控制信号至电加热系统以调控SMA复合驱动器中SMA丝的加热收缩,实现驱动器的精确运动控制,且能够使得驱动器在外载荷冲击下实现快速稳定。/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03 CN 20201025735691.一种精确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复合软体驱动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系统,电加热系统以及基于模型的误差反馈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系统通过重构SMA复合驱动器的弯曲形状,测量驱动器的实际弯曲角度,所述误差反馈控制器是基于驱动器显式动力学模型与SMA线性相变模型建立起来的,以驱动器的实际弯曲角度和预期弯曲角度误差作为输入,输出控制信号至电加热系统以调控SMA复合驱动器中SMA丝的加热收缩,实现驱动器的精确运动控制,且能够使得驱动器在外载荷冲击下实现快速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复合软体驱动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MA复合软体驱动器的显式动力学模型为如下形式:
式(3.1)中,r为电压占空比,θ为弯曲角度,Fload为负载向量,为负载与驱动器固定端(即近端)之间的位置向量,T(t)为驱动器中硅胶软体材料的温度,t为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复合软体驱动器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于模型的误差反馈控制器包括反馈比例项、前馈补偿项、温度增量项、负载增量项和负载补偿项五个部分,为如下形式:
式(4)中,q为误差反馈控制项的输入向量,kp为反馈比例项的系数,uD(q,t)为前馈补偿项,uT(q,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武,金虎,孔敬文,欧阳一鸣,杨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