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爱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机械生产的管材修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585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械生产的管材修复机,包括第一管材、第二管材、万向轮、装置外壳、排屑杆和排屑槽等;通过将第一管材和第二管材从左右两侧放入装置中,通过气缸带动滚轮上移顶起管材进行滑动,中间两端对接完毕后通过液压缸带动滚轮下移压住管材,电机带动滚轮进行转动管材跟着转动,再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丝杆上滑块进行移动,杠杆表进行校准,校准完毕后再通过第一气缸上的焊接枪进行焊接,通过设置的坡口成型装置中将管材套入限位轴上,通过第四气缸带动顶板顶起将管材固定,第六电机带动旋转臂上安装在第五气缸上的刀片旋转,通过第五气缸向右移动至合适位置,将刀片接触到管材口,旋转进行切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械生产的管材修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械生产的管材修复机。
技术介绍
管材是建筑工程必需的材料,常用的有给水管、排水管、煤气管、暖气管、电线导管、雨水管等。管材破损以后会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及时的处理掉。更换管材虽然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安全隐患,但是效率很低,十分的影响工程的进度。所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及时的对管材进行一定的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最早的管材修复采用铁锤敲打,虽然不用大面积的更换材料,但是效率很低,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不适合大批量长时间的连续工作,有时候需要一个长度刚刚好的管材往往只有两根短的废弃管材料,通过焊接可进行使用,防止浪费,现有的管材修复装置在修复对接过程中无法进行定位,造成管材同轴度不合格无法使用,同时在刚生产完毕后的管材大多毛刺较多,容易割手,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还需要花时间进行去除,浪费了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机械生产的管材修复机,解决有时候需要一个长度刚刚好的管材往往只有两根短的废弃管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械生产的管材修复机,包括第一管材(11)和第二管材(2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轮(1)、装置外壳(2)、排屑杆(3)、排屑槽(4)、第一滚轮(5)、第一轮轴(6)、第一电机(7)、第二滚轮(8)、第一稳定杆(9)、第一液压缸(10)、第二电机(12)、丝杆(13)、滑块(14)、万向节(15)、杠杆表(16)、第一气缸(17)、焊接枪(18)、第二气缸(19)、除尘砂轮机(20)、第二液压缸(21)、第二稳定杆(22)、第三滚轮(23)、第四滚轮(25)、第二轮轴(26)、第三电机(27)、坡口成型装置(28)、第四电机(29)、第三气缸(30)、Y形支撑臂(31)、第五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械生产的管材修复机,包括第一管材(11)和第二管材(2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轮(1)、装置外壳(2)、排屑杆(3)、排屑槽(4)、第一滚轮(5)、第一轮轴(6)、第一电机(7)、第二滚轮(8)、第一稳定杆(9)、第一液压缸(10)、第二电机(12)、丝杆(13)、滑块(14)、万向节(15)、杠杆表(16)、第一气缸(17)、焊接枪(18)、第二气缸(19)、除尘砂轮机(20)、第二液压缸(21)、第二稳定杆(22)、第三滚轮(23)、第四滚轮(25)、第二轮轴(26)、第三电机(27)、坡口成型装置(28)、第四电机(29)、第三气缸(30)、Y形支撑臂(31)、第五滚轮(32)和金属板(33);
所述装置外壳(2)底部两侧均设有万向轮(1);
所述装置外壳(2)下端设有排屑槽(4),所述排屑槽(4)右端设有第四电机(29),所述第四电机(29)输出的上固定连接有排屑杆(3);
所述装置外壳(2)右侧下端设有坡口成型装置(28);
所述装置外壳(2)顶部中间设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输出的上固定连接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右端与装置外壳(2)相连接;
所述丝杆(13)中间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万向节(15),所述万向节(15)右端设有杠杆表(16);
所述滑块(14)下端中间设有第一气缸(17),所述第一气缸(17)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焊接枪(18);
所述滑块(14)下端右侧设有第二气缸(19),所述第二气缸(19)输出端上设有除尘砂轮机(20);
所述装置外壳(2)顶部左侧设有第一液压缸(10),所述第一液压缸(10)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定杆(9),所述第一稳定杆(9)中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滚轮(8);
所述装置外壳(2)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液压缸(21),所述第二液压缸(21)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稳定杆(22),所述第二稳定杆(22)中间活动连接有第三滚轮(23);
所述装置外壳(2)腔室内部中间设有金属板(33),所述金属板(33)两端均设有第三气缸(30),所述第三气缸(30)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Y形支撑臂(31),所述Y形支撑臂(31)顶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五滚轮(32);
所述装置外壳(2)腔室内部左侧设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轮轴(6),所述第一轮轴(6)左端与装置外壳(2)相连接,所述第一轮轴(6)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5);
所述装置外壳(2)腔室内部右侧设有第三电机(27),所述第三电机(27)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二轮轴(26),所述第二轮轴(26)右端与装置外壳(2)相连接,所述第二轮轴(26)中间固定连接有第四滚轮(25);
所述装置外壳(2)左侧设有第一管材(11),所述第一管材(11)穿过第一滚轮(5)和第二滚轮(8);
所述装置外壳(2)右侧设有第二管材(24),所述第二管材(24)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波
申请(专利权)人:李爱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