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及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54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5
一种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设置在端部相叠的上待拼装钢板和下待拼装钢板上,包括定位装置和卡紧装置,定位装置为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定位装置固定在下待拼装钢板上;卡紧装置包括相交的上受力部和下受力部,卡紧装置前端能够插入定位装置的槽中,上受力部与定位装置可移动接触,下受力部与上待拼装钢板可移动接触,下受力部压迫上待拼装钢板边缘,使用时通过锤击卡紧装置后端,将卡紧装置前端嵌入定位装置并被定位装置夹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通用性强,在各个领域的钢板连接上均能够使用,不仅钢板搭接拼接时可以使用,钢板对接,或者其他型材的拼接均可使用,使用灵活性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及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施工领域常常会进行钢板的拼接,搭接焊接是钢板拼接主要方式,尤其是橡胶膜密封煤气柜的柜底板、活塞板、顶板的焊接,均为大面积薄板搭接焊接,且柜底板底面与铺有沥青的穹顶形柜底基础直接接触,无法进行双面焊接,因此,其正面的焊接质量尤为重要。因底板为穹顶形,有一定的坡度,在三百余块钢板按设计要求拼装搭接铺设后,常因重力下滑,无法保证搭接长度。同时因钢板较薄(多数为3mm厚),极易变形,造成搭接拼接时其焊缝间隙较大。以上问题的存在,常造成钢板拼接接缝不齐,影响观感质量,且焊缝极易出现焊接缺陷,存在质量隐患。为了确保钢板拼接接头处的搭接长度,提高焊缝焊接质量,亟需专利技术一种防止钢板滑移、减少搭接焊缝组对间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及操作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且加工方便,用料省,并可重复循环使用,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及操作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设置在端部相叠的上待拼装钢板和下待拼装钢板上,包括,定位装置,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定位装置固定在下待拼装钢板上;卡紧装置,包括相交的上受力部和下受力部,卡紧装置前端能够插入定位装置的槽中,上受力部与定位装置可移动接触,下受力部与上待拼装钢板可移动接触,下受力部压迫上待拼装钢板边缘。优选地,定位装置底部焊接在下待拼装钢板上。优选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相交的定位侧板,内侧呈上窄下宽的槽状。优选地,上受力部为上受力面或上受力棱。优选地,卡紧装置后端呈平面状。优选地,卡紧装置为棱锥结构。优选地,卡紧装置由两个相交的卡紧侧板形成,两个卡紧侧板相交处形成上受力部,两个卡紧侧板底面形成下受力部。使用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紧固弧面上两个待焊接拼装钢板的操作方法:将定位装置固定在下待拼装钢板上;将卡紧装置的下受力部搭接上待拼装钢板边缘,前端伸入定位装置的槽状结构内;通过锤击卡紧装置后端,将卡紧装置前端嵌入定位装置并被定位装置夹紧;焊接上待拼装钢板和下待拼装钢板。优选地,焊接完成后,通过反向锤击或侧向锤击使卡紧装置脱离定位装置。优选地,通过切割或敲击拆除定位装置。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通用性强,在各个领域的钢板连接上均能够使用,不仅钢板搭接拼接时可以使用,钢板对接,或者其他型材的拼接均可使用,使用灵活性较大;另外组装和拆卸均很便捷,可随施工区域周转;本装置对施工场地的要求低,材料组装、拆卸简单,可周转使用,同时,调节精度高,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在穹顶结构上使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使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待拼装钢板2、下待拼装钢板3、定位装置4、卡紧装置A、紧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出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板拼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及操作方法可以轻松、准确、便捷的完成钢板拼接铺装,解决了搭接拼接钢板间隙大,焊缝焊接困难的难题,尤其适用于基础底面有坡度,钢板在搭接拼接后,容易受重力影响沿坡度下滑的煤气柜底板的搭接拼接焊接时使用,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如图3-5所示,设置在端部相叠的上待拼装钢板1和下待拼装钢板2上,尤其适用于曲面上钢板搭接焊接,例如穹顶结构上的钢板焊接,通过紧固装置将两块待拼装钢板贴合,保持焊接过程中上侧钢板不会翘起,保持焊缝均匀。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包括定位装置3和卡紧装置4,定位装置3呈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定位装置3固定在下待拼装钢板2上,例如焊接在下待拼装钢板2上;卡紧装置4为类似楔子的结构,具体为包括上受力部和下受力部的装置,当卡紧装置4前端插入定位装置3的槽中后,上受力部与定位装置3可移动接触,具体为上受力部与定位装置3上侧外沿接触,下受力部与上待拼装钢板1可移动接触,当其前端与下待拼装钢板2接触时也为可移动接触,具体为下受力部与上待拼装钢板1待焊接边缘接触,当卡紧装置4向定位装置3槽结构中移动时,下受力部对待拼装钢板边缘产生压迫作用,从而避免其相对于下待拼装钢板2翘起。另外,在卡紧装置4对上待拼装钢板1的压迫作用,将上待拼装钢板1和下待拼装钢板2紧密贴合在一起,增加了钢板间的摩擦力,避免两块钢板在曲面和重力的协同作用下翘起或滑落,保持其相对稳定,为焊接提供稳定的基础。在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3可以为开口向下多边形槽状结构,例如由角钢支撑的三角形槽状结构,由方钢或H型刚支撑的四边形槽状结构,或者为有纵向剖开的圆管形成的半圆形槽状结构,由两块定位侧板一边相交并焊接,形成内侧上窄下宽的槽状,或其他具有能够限制卡紧装置4的槽状结构。将定位装置3底面两个侧边固定在下待拼装钢板2上,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为了方便在完成钢板焊接后去除定位装置3,可选择在两个侧边对称的局部进行焊接。在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例中,卡紧装置4可以为楔子结构,两个斜面分别为上受力面和下受力面;或者上受力部为上受力楞,卡紧装置4为三角锥或棱锥;或者卡紧装置4可以为圆柱或圆锥。为了方便锤击,卡紧装置4后端呈平面状。另外,卡紧装置4也可以为由一个侧边相交的两个卡紧侧板形成,相交的侧边形成上受力棱,两个卡紧侧边的底边形成下受力部,例如将角钢切割成具有尖角的形状,这样的结构在施工地取材方便,并且质量较轻,更易锤击,并且,具有一定延展性,与定位装置3配合更为紧密。使用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紧固弧面上两个待焊接拼装钢板的操作方法:步骤一制备好定位装置3和卡紧装置4后,根据设计要求搭接铺设待拼接的钢板,首先在下待拼装钢板2上焊接定位装置3;步骤二将卡紧装置4的下受力部搭接上待拼装钢板1边缘,使其对上待拼装钢板1有一定压迫作用,前端伸入定位装置3的槽状结构内;步骤三通过锤击卡紧装置4后端,将卡紧装置4前端嵌入定位装置3并被定位装置3夹紧,卡紧装置4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逐步增加对上待拼装钢板1边缘的压迫,使其与下待拼装钢板2贴近并被限制在贴近的状态;步骤四焊接上待拼装钢板1和下待拼装钢板2,由于紧固装置的作用,能够实现较小的焊缝;步骤五焊接完成后,通过反向锤击或侧向锤击使卡紧装置4脱离定位装置3;步骤六通过切割或敲击拆除定位装置3,为了方便拆除,固定定位装置3时可采用点焊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做出进一步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端部相叠的上待拼装钢板和下待拼装钢板上,包括,/n定位装置,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所述定位装置固定在所述下待拼装钢板上;卡紧装置,包括上受力部和下受力部,所述卡紧装置前端能够插入所述定位装置的槽中,所述上受力部与所述定位装置可移动接触,所述下受力部与所述上待拼装钢板可移动接触,所述下受力部压迫所述上待拼装钢板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端部相叠的上待拼装钢板和下待拼装钢板上,包括,
定位装置,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所述定位装置固定在所述下待拼装钢板上;卡紧装置,包括上受力部和下受力部,所述卡紧装置前端能够插入所述定位装置的槽中,所述上受力部与所述定位装置可移动接触,所述下受力部与所述上待拼装钢板可移动接触,所述下受力部压迫所述上待拼装钢板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底部焊接在所述下待拼装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相交的定位侧板,内侧呈上窄下宽的槽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受力部为上受力面或上受力棱。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钢板搭接铺装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装置后端呈平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敏张泽楠史大鹏胡春潮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