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锻炼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47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康复锻炼器械,包括座架及座凳,座架包括主架、支柱及前、后支脚,主架具有弧形段、主体段及直立段,支柱垂直连接主体段并具有连接盘;弹性组件包括轴件及弹性件,弹性件包括第一、第二连接帽和第一弹簧,轴件连接在连接盘与第一连接帽之间,第一连接帽具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上面与第一弹簧一端焊接;第二连接帽具有第二圆盘,第二圆盘对应第一圆盘并与第一弹簧另一端焊接;脚踏件包括托架及脚踏板,托架具有叠加在第二圆盘上面的固定板;座凳包括堑板并通过堑板固定在固定板上,藉由前述构造解决了座架与座凳之间弹性连接的技术问题,达成了的制造成本低及使用安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锻炼器械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指提供了一种康复锻炼器械。
技术介绍
谈到“康复”,必然会想到残障、病患卧床以及亚健康人群,这些人群占社会总人口比例大。如何有效让这些人群恢复自理或健康起来,不仅需要医疗照顾,而且需要做康复运动。目前,绝大多数病患者重病后缺少运动、肌肉无力或肌肉萎缩,这样就必须通过适当的被动锻炼的设备以刺激机能恢复。最常见的是自行车造型的康复车,其脚踏板能够自行作圆周运动,带动患者下肢,刺激其腿部肌肉。但是这种康复车需要患者端坐并且握紧车把手,否则可能会造成坠落。这对于一些四肢无力的患者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提供了一种康复锻炼器械。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康复锻炼器械,包括座架、弹性组件、脚踏件及座凳,其中:座架包括主架、支柱及前、后支脚,主架具有主体段、弧形段及直立段,弧形段连接在主体段与直立段之间,直立段相对于主体段垂直,支柱垂直连接主体段并具有连接盘;弹性组件包括轴件及弹性件,弹性件包括第一、第二连接帽及第一弹簧,轴件连接在连接盘与第一连接帽之间,第一连接帽具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焊接在第一弹簧一端;第二连接帽具有第二圆盘,第二圆盘对应第一圆盘并焊接在第一弹簧另一端;脚踏件包括托架及脚踏板,托架具有叠加在第二圆盘上面的固定板,固定板两侧向前下方倾斜延伸出左、右支板,脚踏板包括左、右踏板,左支板连接左踏板,右支板连接右踏板;座凳包括堑板并通过堑板固定在固定板上。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主架进一步包括弧形板和左、右把手,前支脚通过弧形板与弧形段连接,后支脚与主体段自由端部连接,左、右把手以向外伸展的形式连接在直立段的自由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弹簧为强力弹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T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中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仰视图。图6是图5的A-A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尽管本技术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技术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技术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技术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技术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至图5所示,图中提供了一种康复锻炼器械,该康复锻炼器械包括座架10、弹性组件20、脚踏件30及座凳40,其中:座架10包括主架11及支持主架11保护平稳放置而且不至摇晃的前、后支脚13,主架11具有主体段111、弧形段112及直立段113,弧形段112连接在主体段111与直立段113之间,使得直立段113相对于主体段111垂直。本例中,前支脚12通过弧形板(未标注)与弧形段112连接,后支脚12连接在主体段111的自由端部,而直立段113自由端连接有左右伸展的把手15。在本实施例中,主架11进一步设有支柱14,支柱下端以垂直形式连接在主体段111上面并具有连接盘141,连接盘141具有支柱支柱与弹性组件20连接的第一螺丝孔(未图示);弹性组件20包括轴件21及组合在轴件21上的弹性件22,其中:轴件21包括主轴211和主轴211下端向外拓展形成盘轴212以及以同心圆形式贯穿主轴211和盘轴211的中轴213,中轴213上方具有阻止部(未标注),当中轴213贯穿主轴211和盘轴211时,通过中轴213下端设有的外螺纹部2131与螺丝214拧合,使中轴213与主轴211及盘轴211固定为一体。本例中,盘轴211匹配在连接盘141上方并具有与第一螺丝孔匹配的第二螺丝孔2121,第一、第二螺丝孔通过螺丝拧结,以此使轴件稳固于座架的支柱14上。本例中,中轴213的阻止部上方以小于阻止部直径的形式形成凸台2131并在凸台2131上延伸有第一螺纹轴2132;弹性件22包括第一、第二连接帽221、223以及连接在第一、第二连接帽221、223之间的第一弹簧222,其中:第一连接帽221具有第一圆盘(未标注)及容纳凸台2131的第一中心孔(未标注),第一圆盘凸起有第一环部2211,第一环部2211外围至圆盘外边缘形成为上阶面(未标注),在第一环部2211内形成有第一腔(未标注),第一腔与第一中心孔为同心圆且第一腔的半径是第一圆盘半径的1/2至2/3,第一弹簧222的下端以套住第一环部2211的形式焊接于上阶面;第二连接帽223为第一连接帽221的相对结构并包括第二圆盘(未标注)及第二圆盘向下形成的第二环部2231,第二环部2231外围至第二圆盘形成有下阶面(未标注),而第二环部2231内形成有第二腔(未标注),第一弹簧222上端以套住第二环部2231外围的形式焊接于下阶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帽223中心设有与第二腔为同心圆的第三螺丝孔(未标注),围绕第三螺丝孔在第二腔中以等间距形式设有贯穿第二圆盘的若干第四螺丝孔2232。脚踏件30包括托架31及托架31托起的脚踏板32,其中:托架32具有匹配在第二圆盘上面的固定板311及两侧分别以对称形式向前且向下倾斜延伸有左右支板312,脚踏板32包括形状相同的左、右踏板32,其中:左支板312连接左踏板32,右支板312连接右踏板32。本例中,固定板311分别具有对应第四螺丝孔的第一穿孔(未图示);座凳40设在固定板311上并包括座凳40底部的受力板41,受力板41以焊接形式叠加有匹配固定板311的堑板411,堑板411相对于第一穿孔设有第二穿孔(未图示),各第一、第二穿孔与相对的第四螺丝孔2232贯穿并通过螺丝(未图示)将脚踏件30及座凳40拧紧在弹性件22上,以此使脚踏件30、座凳40及座架10通过弹性组件20结合为一体而无法自由脱离。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2进一步包括底帽224、压帽226及连接在底帽224与压帽226之间的第二弹簧225,其中:底帽224的直径等于或大于第二弹簧225直径且小于第一腔的直径并具有与第一螺纹轴2132相拧结的第五螺丝孔(未标注);当底帽224通过第五螺丝孔拧结于第一螺纹轴2132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锻炼器械,包括座架、弹性组件、脚踏件及座凳,其特征在于:座架包括主架、支柱及前、后支脚,主架具有主体段、弧形段及直立段,弧形段连接在主体段与直立段之间,直立段相对于主体段垂直,支柱垂直连接主体段并具有连接盘;弹性组件包括轴件及弹性件,弹性件包括第一、第二连接帽及第一弹簧,轴件连接在连接盘与第一连接帽之间,第一连接帽具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焊接在第一弹簧一端;第二连接帽具有第二圆盘,第二圆盘对应第一圆盘并焊接在第一弹簧另一端;脚踏件包括托架及脚踏板,托架具有叠加在第二圆盘上面的固定板,固定板两侧向前下方倾斜延伸出左、右支板,脚踏板包括左、右踏板,左支板连接左踏板,右支板连接右踏板;座凳包括堑板并通过堑板固定在固定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锻炼器械,包括座架、弹性组件、脚踏件及座凳,其特征在于:座架包括主架、支柱及前、后支脚,主架具有主体段、弧形段及直立段,弧形段连接在主体段与直立段之间,直立段相对于主体段垂直,支柱垂直连接主体段并具有连接盘;弹性组件包括轴件及弹性件,弹性件包括第一、第二连接帽及第一弹簧,轴件连接在连接盘与第一连接帽之间,第一连接帽具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焊接在第一弹簧一端;第二连接帽具有第二圆盘,第二圆盘对应第一圆盘并焊接在第一弹簧另一端;脚踏件包括托架及脚踏板,托架具有叠加在第二圆盘上面的固定板,固定板两侧向前下方倾斜延伸出左、右支板,脚踏板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晋捷五金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