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军专利>正文

卧位颈椎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39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卧位颈椎牵引器,主要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卧位颈椎牵引器,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左框体和右框体,所述左框体与右框体之间围成头部放置腔,所述左框体和右框体底部均设置肩托,所述肩托与其相对应的左框体/右框体伸缩连接,所述左框体和右框体底部均设置颈托,所述颈托位于头部放置腔底边处,所述颈托与其相对应的左框体/右框体伸缩连接,两个所述颈托之间设置颈垫,所述安装框底部设置头枕,所述头枕与安装框伸缩连接,所述头部放置腔内设置牵引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应更大范围头部尺寸的患者;在对患者颈椎牵引治疗时,通过肩部的限位,使牵引治疗稳定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位颈椎牵引器
本技术主要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卧位颈椎牵引器。
技术介绍
作为多年的医学工作者,在临床上经常遇到颈椎脱位、颈椎不稳合并颈髓损伤、颈椎病等需要颈椎牵引的患者。目前对这种患者的治疗手段为颈四头带牵引或者颅骨牵引,但是这两种方式在进行卧位牵引治疗时存在以下缺点:在进行头部牵引时,患者的头部没有固定,因牵引力的作用导致人体向头端移动,导致牵引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卧位颈椎牵引器,在对患者颈椎牵引治疗时,本装置可以通过框体对头部进行限位,阻止人体因受牵引力上移导致牵引失效,使牵引治疗稳定进行。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卧位颈椎牵引器,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为头部放置腔,所述安装框顶部设置滑道,所述滑道连通头部放置腔与外界,所述安装框两侧边上均设置栏栅,所述头部放置腔内设置头枕,所述头枕两侧的栏栅上设置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滑道内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伸出滑道,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螺母,所述调节螺杆底部球头连接弹性杆,所述弹性杆远离调节螺杆一端设置牵引弓,所述牵引弓两端分别设置与患者头部相适应牵引器。所述牵引器包括每侧所述栏栅内的颅骨钉,两个所述颅骨钉相对设置,所述颅骨钉与栏栅滑动连接,所述牵引弓两端均设置螺筒,所述颅骨钉外壁上设置螺纹部,所述颅骨钉通过螺纹部与螺筒的配合在所述螺筒内旋动。所述牵引器为颈四头带,所述颈四头带两端分别与牵引弓两端相连接。所述安装框包括基体和基体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左框体和右框体,所述左框体与右框体之间围成头部放置腔,所述左框体和右框体相对于安装框对称分布。所述左框体和右框体底部均设置肩托,所述肩托位于头部放置腔下方,所述肩托与其相对应的左框体/右框体伸缩连接,所述左框体和右框体底部均设置颈托,所述颈托位于头部放置腔底边处,两个所述颈托相对设置,所述颈托与其相对应的左框体/右框体伸缩连接,两个所述颈托之间设置颈垫,所述颈垫高度可调节。所述牵引弓与螺筒通过紧固螺栓枢接,通过所述紧固螺栓的旋松与旋紧可以调节螺筒的角度。所述滑道侧壁上设置刻度表。所述头枕为伸缩充气头枕,所述头枕内设置双螺旋通道,所述双螺旋通道交替充气。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左框体和右框体相对于安装框的滑动可以调节头部放置腔的宽度,使其适应不同头部直径的患者,所述肩托和颈托均可以伸缩调节,使肩托和颈托更贴合患者的肩部与颈部皮肤,舒适度更高。通过肩托与肩部的配合,使肩托作为限位部件,当牵引装置对患者颈椎进行牵引治疗时,可以防止人体上移,使牵引治疗的效果过程更稳定,治疗效果更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4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安装框;2、滑道;3、栏栅;4、头枕;5、牵引装置;6、调节螺杆;7、螺母;8、弹性杆;9、牵引弓;10、牵引器;11、颅骨钉;12、螺筒;13、颈四头带;14、基体;15、左框体;16、右框体;17、肩托;18、颈托;19、颈垫。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卧位颈椎牵引器,包括安装框1,所述安装框作为颈椎牵引部件的承载部件。所述安装框1内为头部放置腔,所述头部放置腔为患者头部的放置场所。所述安装框1顶部设置滑道2,所述滑道2连通头部放置腔与外界,所述安装框1两侧边上均设置栏栅3,所述头部放置腔内设置头枕4,所述头枕作为患者后脑的支撑,使患者更舒适。所述头枕4两侧的栏栅3上设置牵引装置5,所述牵引装置5包括位于所述滑道2内的调节螺杆6,所述滑道对调节螺杆进行限位,所述调节螺杆6一端伸出滑道2,所述调节螺杆6上设置螺母7,所述调节螺杆6底部球头连接弹性杆8,所述弹性杆8远离调节螺杆6一端设置牵引弓9,所述牵引弓9两端分别设置与患者头部相适应牵引器10,所述牵引器为牵引患者头部的直接接触部件。通过旋转牵引螺母带动调节螺杆在滑道内拉动,通过弹性杆、牵引弓的带动对牵引器进行拉动牵引器牵拉患者颈椎,完成患者的静止拉伸治疗。所述调节螺杆在滑道内拉动时,可以通过螺母的旋紧卡在滑道开口处,使弹性杆保持弹力,从而对颈椎进行持续的拉伸,以达到更稳定的治疗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器10包括每侧所述栏栅3内的颅骨钉11,两个所述颅骨钉11相对设置,所述颅骨钉11与栏栅3滑动连接,所述牵引弓9两端均设置螺筒12,所述颅骨钉11外壁上设置螺纹部,所述颅骨钉11通过螺纹部与螺筒12的配合在所述螺筒12内旋动。所述颅骨钉11外壁上设置一段螺纹部、而在栏栅相应位置处无螺纹,通过在螺筒内旋转两侧颅骨钉将颅骨钉的钉尖旋入第一层颅骨板,因限深设置导致无法进一步旋入时停止旋转。通过颅骨钉在颅骨上的固定,再拉动调节螺杆时达到对患者颈椎进行拉伸治疗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器为颈四头带13,所述颈四头带13两端分别与牵引弓两端相连接。通过颈四头带在患者颈部的固定,可以利用调节螺杆拉动颈四头带牵引患者额颈椎,达到对患者颈椎进行拉伸治疗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1包括基体14和基体14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左框体15和右框体16,所述左框体15与右框体16之间围成头部放置腔,所述左框体15和右框体16相对于安装框1对称分布。所述左框体15和右框体16均可与基体14固定连接,通过左框体和右框体相对于安装框的滑动调节,可以调节头部放置腔的直径,从而使本装置可以适应不同头部尺寸的患者。进一步的,所述左框体15和右框体16底部均设置肩托17,所述肩托17位于头部放置腔下方,所述肩托17与其相对应的左框体15/右框体16伸缩连接,所述肩托与患者的肩部相适应,通过肩托的伸缩调节,可以适应不同脖子长度的患者,使肩托对患者的肩部进行更舒适的接触,使本装置在对患者颈椎进行牵引治疗时防止身体的上移。所述左框体15和右框体16底部均设置颈托18,所述颈托18位于头部放置腔底边处,两个所述颈托18相对设置,所述颈托18与其相对应的左框体15/右框体16伸缩连接,所述颈托位于左框体和右框体围成矩形框体的下方开口处,通过颈托的伸缩调节,可以使颈托与患者颈后部更舒适的接触,适应不同颈部直径的患者。两个所述颈托18之间设置颈垫19,所述颈垫对患者的后颈进行支撑,所述颈垫19高度可调节,所述颈垫底部具有多个垫片,所述垫片为顶部具有凸起、底部具有凹槽的结构,通过凸起卡接在凹槽内可以实现垫片的叠加,类似增高鞋垫的增高原理。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弓9与螺筒12通过紧固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卧位颈椎牵引器,包括安装框(1),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框(1)内为头部放置腔,所述安装框(1)顶部设置滑道(2),所述滑道(2)连通头部放置腔与外界,所述安装框(1)两侧边上均设置栏栅(3),所述头部放置腔内设置头枕(4),所述头枕(4)两侧的栏栅(3)上设置牵引装置(5),所述牵引装置(5)包括位于所述滑道(2)内的调节螺杆(6),所述调节螺杆(6)一端伸出滑道(2),所述调节螺杆(6)上设置螺母(7),所述调节螺杆(6)底部球头连接弹性杆(8),所述弹性杆(8)远离调节螺杆(6)一端设置牵引弓(9),所述牵引弓(9)两端分别设置与患者头部相适应牵引器(10)。/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9 CN 20192092838601.卧位颈椎牵引器,包括安装框(1),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框(1)内为头部放置腔,所述安装框(1)顶部设置滑道(2),所述滑道(2)连通头部放置腔与外界,所述安装框(1)两侧边上均设置栏栅(3),所述头部放置腔内设置头枕(4),所述头枕(4)两侧的栏栅(3)上设置牵引装置(5),所述牵引装置(5)包括位于所述滑道(2)内的调节螺杆(6),所述调节螺杆(6)一端伸出滑道(2),所述调节螺杆(6)上设置螺母(7),所述调节螺杆(6)底部球头连接弹性杆(8),所述弹性杆(8)远离调节螺杆(6)一端设置牵引弓(9),所述牵引弓(9)两端分别设置与患者头部相适应牵引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是:所述牵引器(10)包括每侧所述栏栅(3)内的颅骨钉(11),两个所述颅骨钉(11)相对设置,所述颅骨钉(11)与栏栅(3)滑动连接,所述牵引弓(9)两端均设置螺筒(12),所述颅骨钉(11)外壁上设置螺纹部,所述颅骨钉(11)通过螺纹部与螺筒(12)的配合在所述螺筒(12)内旋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是:所述牵引器为颈四头带(13),所述颈四头带(13)两端分别与牵引弓两端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方泽钧洪正华王斌王章富米爽章临亭龚惠华金鹏周庭捷叶菲马方华陈利华王跃沈向前封志云
申请(专利权)人:杨军三门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