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下肢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98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儿童下肢牵引装置,包括:大腿牵引垫、小腿牵引垫、悬挂结构、长度可调节的牵引带以及两个防滑垫;大腿牵引垫和小腿牵引垫沿牵引带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在牵引带上;悬挂结构设置在小腿牵引垫朝向患者脚部的一端;大腿牵引垫和小腿牵引垫上分别设置有长度可调节的收紧装置,通过收紧收紧装置能够将大腿牵引垫包覆夹紧在大腿外侧,以及将小腿牵引垫包覆夹紧在小腿外侧;大腿牵引垫靠近皮肤一面和小腿牵引垫靠近皮肤一面均设置有一个防滑垫。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儿童下肢牵引装置能够根据儿童的腿围调节大小,贴合性好,防止牵引装置的滑脱,减少疼痛及皮肤破损,提高牵引装置的舒适度,保证牵引装置的牵引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下肢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儿童下肢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在跑动过程中难免跌倒,有时候跌倒会导致骨折。在对儿童下肢骨折治疗时,需要在儿童的腿部绑扎牵引带,将儿童脚进行抬高牵引。现有技术中,多利用尼龙搭接扣将带体绑扎于儿童的大腿和小腿上,儿童使用时牵引承受点不均匀,容易滑脱,增加儿童疼痛感,频繁的脱落,可造成皮肤破损,骨折部位发生二次伤害或者愈合较慢,无法达到有效牵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牵引带容易滑脱,造成皮肤破损,增加骨折部位二次伤害,愈合较慢,增加儿童疼痛感,牵引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下肢牵引装置,该儿童下肢牵引装置能够根据儿童的腿围调节大小,贴合性好,防止牵引带的滑脱,减少疼痛及皮肤破损,提高牵引装置的舒适度,保证牵引带的牵引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儿童下肢牵引装置包括:大腿牵引垫、小腿牵引垫、悬挂结构、长度可调节的牵引带以及两个防滑垫;所述大腿牵引垫和所述小腿牵引垫沿所述牵引带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牵引带上;所述悬挂结构设置在所述小腿牵引垫朝向患者脚部的一端;所述大腿牵引垫和所述小腿牵引垫上分别设置有长度可调节的收紧装置,通过收紧所述收紧装置能够将所述大腿牵引垫包覆夹紧在大腿外侧,以及将所述小腿牵引垫包覆夹紧在小腿外侧;所述大腿牵引垫靠近皮肤一面和所述小腿牵引垫靠近皮肤一面均设置有一个防滑垫。进一步地,所述儿童下肢牵引装置还包括:两个海绵垫,所述防滑垫与所述大腿牵引垫之间以及所述防滑垫与所述小腿牵引垫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海绵垫。进一步地,所述大腿牵引垫和所述小腿牵引垫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透气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悬挂结构包括可调节长度的悬挂带和悬挂钩,所述悬挂带与所述小腿牵引垫连接,所述悬挂钩设置在所述悬挂带的自由端。进一步地,所述悬挂钩为J型悬挂钩。进一步地,所述悬挂钩为J型悬挂板。进一步地,所述大腿牵引垫远离皮肤一面和所述小腿牵引垫远离皮肤一面分别以预设间隔设置有多个条形夹板袋,每一所述夹板袋内装设有一片条形夹板。进一步地,所述大腿牵引垫和所述小腿牵引垫均具有相对的连接端和接合端,所述大腿牵引垫的连接端和所述小腿牵引垫的连接端分别固定有连接环,所述大腿牵引垫的接合端和所述小腿牵引垫的接合端分别固定有与所述连接环匹配的收紧带,所述收紧带的自由端能够穿过对应的连接环并翻折回其对应的接合端,从而将所述大腿牵引垫包覆夹紧在大腿外侧,以及将小腿牵引垫包覆夹紧在小腿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收紧带的自由端设置有魔术母贴,在所述自由端对应的接合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魔术母贴相粘贴的魔术子贴。进一步地,所述收紧带的自由端设置有母扣,在所述自由端对应的接合端沿所述收紧带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能够与所述母扣相扣合的子扣。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儿童下肢牵引装置中,大腿牵引垫和小腿牵引垫沿牵引带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在牵引带上,防滑垫设置在大腿牵引垫靠近皮肤一面以及小腿牵引垫垫靠近皮肤一面,大腿牵引垫和小腿牵引垫上均设置有收紧装置。在进行下肢牵引时,可以先将大腿牵引垫包覆在大腿外侧,通过收紧装置将大腿牵引垫包夹紧在大腿外侧,将小腿牵引垫包覆在小腿外侧,通过收紧装置将小腿牵引垫包夹紧在小腿外侧,根据患儿的腿长调整牵引带的长度,将悬挂装置挂设在牵引架上,防滑垫能够贴附于小腿和大腿的皮肤上,增加防止牵引装置滑脱。本技术提供的儿童下肢牵引装置能够根据儿童的腿围调节大小,贴合性好,防止牵引装置的滑脱,减少疼痛及皮肤破损,提高牵引装置的舒适度,保证牵引装置的牵引效果。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儿童下肢牵引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儿童下肢牵引装置中大腿牵引垫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儿童下肢牵引装置中悬挂钩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儿童下肢牵引装置中收紧带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儿童下肢牵引装置中收紧带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大腿牵引垫2小腿牵引垫3牵引带4悬挂结构5收紧装置6防滑垫7海绵垫8通孔9条形夹板袋10条形夹板41悬挂带42悬挂钩51连接环52收紧带53魔术母贴54魔术子贴55母扣56子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童下肢牵引装置,该儿童下肢牵引装置包括:大腿牵引垫1、小腿牵引垫2、悬挂结构4、长度可调节的牵引带3以及两个防滑垫6;所述大腿牵引垫1和所述小腿牵引垫2沿所述牵引带3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牵引带3上;所述悬挂结构4设置在所述小腿牵引垫2朝向患者脚部的一端;所述大腿牵引垫1和所述小腿牵引垫2上分别设置有长度可调节的收紧装置5,通过收紧所述收紧装置5能够将所述大腿牵引垫1包覆夹紧在大腿外侧,以及将小腿牵引垫2包覆夹紧在小腿外侧;所述大腿牵引垫1靠近皮肤一面和所述小腿牵引垫2靠近皮肤一面均设置有一个防滑垫6。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儿童下肢牵引装置包括大腿牵引垫1、小腿牵引垫2、悬挂结构4、牵引带3以及两个防滑垫6。大腿牵引垫1和小腿牵引垫2分别设置在牵引带3延伸方向上的两端,牵引带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牵引带3长度的调节扣,可以根据儿童的腿长调节大腿牵引垫1和小腿牵引垫2之间的距离。大腿牵引垫1和小腿牵引垫2上均设置有收紧装置5,在大腿牵引垫1包覆于大腿和小腿牵引垫2包覆于小腿时,通过调节收紧装置5能够将大腿牵引垫1夹紧固定在大腿以及将小腿牵引垫2夹紧固定在小腿。大腿牵引垫1靠近皮肤一面和小腿牵引垫2靠近皮肤一面均设置有一个防滑垫6,防滑垫6能够贴附于小腿和大腿的皮肤上,增加皮肤与牵引装置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牵引装置滑脱,避免滑脱造成的皮肤破损。优选地,防滑垫6由亲肤性生物硅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粘性,可贴附于皮肤上,亲肤透气性好,可避免长期使用的皮肤过敏情况,可反复清洗。大腿牵引垫1和小腿牵引垫2采用透气性布料制成。在进行牵引治疗时,先将大腿牵引垫1放置于大腿,通过设置在大腿牵引垫1上的收紧装置5将大腿牵引垫1夹紧包覆在大腿外侧,将小腿牵引垫2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下肢牵引装置包括:/n大腿牵引垫(1)、小腿牵引垫(2)、悬挂结构(4)、长度可调节的牵引带(3)以及两个防滑垫(6);/n所述大腿牵引垫(1)和所述小腿牵引垫(2)沿所述牵引带(3)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牵引带(3)上;/n所述悬挂结构(4)设置在所述小腿牵引垫(2)朝向患者脚部的一端;/n所述大腿牵引垫(1)和所述小腿牵引垫(2)上分别设置有长度可调节的收紧装置(5),通过收紧所述收紧装置(5)能够将所述大腿牵引垫(1)包覆夹紧在大腿外侧,以及将小腿牵引垫(2)包覆夹紧在小腿外侧;/n所述大腿牵引垫(1)靠近皮肤一面和所述小腿牵引垫(2)靠近皮肤一面均设置有一个防滑垫(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下肢牵引装置包括:
大腿牵引垫(1)、小腿牵引垫(2)、悬挂结构(4)、长度可调节的牵引带(3)以及两个防滑垫(6);
所述大腿牵引垫(1)和所述小腿牵引垫(2)沿所述牵引带(3)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牵引带(3)上;
所述悬挂结构(4)设置在所述小腿牵引垫(2)朝向患者脚部的一端;
所述大腿牵引垫(1)和所述小腿牵引垫(2)上分别设置有长度可调节的收紧装置(5),通过收紧所述收紧装置(5)能够将所述大腿牵引垫(1)包覆夹紧在大腿外侧,以及将小腿牵引垫(2)包覆夹紧在小腿外侧;
所述大腿牵引垫(1)靠近皮肤一面和所述小腿牵引垫(2)靠近皮肤一面均设置有一个防滑垫(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下肢牵引装置还包括:
两个海绵垫(7),所述防滑垫(6)与所述大腿牵引垫(1)之间以及所述防滑垫(6)与所述小腿牵引垫(2)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海绵垫(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牵引垫(1)和所述小腿牵引垫(2)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透气的通孔(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结构(4)包括可调节长度的悬挂带(41)和悬挂钩(42),所述悬挂带(41)与所述小腿牵引垫(2)连接,所述悬挂钩(42)设置在所述悬挂带(41)的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下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竹楹尉国莲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