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体及使用其的具有水循环功能的浴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25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2
一种缸体及使用其的具有水循环功能的浴缸,所述缸体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亚克力坯体层、界面剂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聚氨酯发泡层和聚脲弹性体层。包括上述缸体和循环装置,所述缸体的外壁与所述循环装置连接;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和排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输入端安装在缸体的左侧壁,所述进水装置的输出端安装在缸体的底部,所述排水装置安装在缸体的前侧壁顶部和缸体的底部。得到一种防水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浴缸,尤其是一种具有水循环功能的浴缸。本申请文件中,将浴缸中的水进行水循环,提高使用者的洗浴舒适度,同时对浴缸中的水进行加热,减少额外加水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缸体及使用其的具有水循环功能的浴缸
本技术涉及浴缸
,具体为一种缸体及使用其的具有水循环功能的浴缸。
技术介绍
浴缸是一种水管装置,供沐浴或淋浴之用,通常装置在家居浴室内。现代的浴缸大多以亚加力(亚克力)或玻璃纤维制造,亦有以包上陶瓷的钢铁,近几年木质浴缸也渐渐在中国大陆盛行,主要以四川地区的香柏木为基材制造,因而也叫柏川木桶。旧式西方浴缸通常由防锈处理过的钢或铁制造。一直以来,大部份浴缸皆属长方型,近年由于亚加力加热制浴缸逐渐普及,开始出现各种不同形状的浴缸。现有技术中,亚克力浴缸缸体由面层(亚克力层)和里层(玻纤树脂加固层)复合而成,亚克力浴缸成型后的亚克力坯料,要进行树脂敷粘加强,所谓敷粘一般是用不饱和树脂和玻璃纤维复合在洁具坯料的底部,这类结构存在的缺点在于施工时间长,施工繁琐,复杂部位(如弯折部位)难操作;树脂纤维材料刚性大,脆性大,在重力反复作用下容易开裂,降低使用寿命等。而对于浴缸结构,多数浴缸底部皆有去水位,亦在上部设有防满泻的去水位。一些则把水喉安装在浴缸边缘位置。现有的浴缸使用时是直接将水放入在浴缸的缸体内,然后供使用者使用,存储的水位不循环的水,在使用时不能有效的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造成极大的不适感,且在对浴缸的中的水使用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会降低,需要重新加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缸体及使用其的具有水循环功能的浴缸。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水循环功能的浴缸,能够对浴缸中的水进行循环,同时进行加热,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缸体,所述缸体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亚克力坯体层、界面剂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聚氨酯发泡层和聚脲弹性体层。优选地,所述界面剂层的厚度为2~4mm。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发泡层和所述聚脲弹性体层的厚度均为2~5mm。本技术方案中的缸体喷涂的是聚氨酯发泡层和聚脲弹性体层,两者喷涂时几乎是马上固化,喷涂完成后即可以进行下一步工序,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另一方面,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聚氨酯发泡层和聚脲弹性体层。有非常好的层间附着力,聚氨酯发泡层本身具有蠕变性,一遍成型无施工缝和搭接边,不存在窜水的可能,而聚脲弹性体层更是无缝施工,双重保护基本同时解决了修复和窜水的难题。一种浴缸,包括如上述的缸体和循环装置,所述缸体的外壁与所述循环装置连接;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和排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输入端安装在缸体的左侧壁,所述进水装置的输出端安装在缸体的底部,所述排水装置安装在缸体的前侧壁顶部和缸体的底部。优选地,所述缸体的底部中间开有排水孔,所述缸体的底部右侧开有循环孔,所述循环孔与进水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排水孔与排水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缸体的内壁顶部开有多个限水位孔,所述限水位孔与排水装置的输入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排水装置包括防漫水装置和排水管,所述防漫水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管和分水管,所述连接板与多个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与限水位孔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通过分水管与排水管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排水孔连接。优选地,所述进水装置包括循环水管、循环泵和三通阀,所述循环水管的一端与循环孔连接,所述循环水管的另一端与浴缸的连接处安装有出水装置。优选地,所述循环泵安装在循环水管上,所述循环泵与循环水管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橡胶圈,所述三通阀安装在循环水管上,所述三通阀与循环水管的两个输入端的连接处均安装有止逆阀。优选地,还设有加热装置与循环水管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套壳、驱动装置、电阻丝和陶瓷管,所述套壳的内壁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电阻丝连接,所述电阻丝绕接在陶瓷管的外壁,所述陶瓷管的两端与循环水管之间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分水板和出水管,所述分水板与循环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多个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分水板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贯穿缸体。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的浴缸使用时是直接将水放入在浴缸的缸体内,然后供使用者使用,存储的水位不循环的水,在使用时不能有效的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造成极大的不适感,且在对浴缸的中的水使用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会降低,需要重新加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使用,本申请文件中,将浴缸中的水进行水循环,提高使用者的洗浴舒适度,同时对浴缸中的水进行加热,减少额外加水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方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缸体的层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浴缸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浴缸的出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浴缸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浴缸的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浴缸的加热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体、亚克力坯体层11,界面剂层12,聚氨酯发泡层13,聚脲弹性体层14;110循环水管、111分水板、112出水管、113循环孔、120防漫水装置、130排水管、131排水孔、140循环泵、150套壳、151电阻丝、152陶瓷管、160三通阀、170止逆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缸体,如图1所示,所述缸体1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亚克力坯体层11、界面剂层12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聚氨酯发泡层13和聚脲弹性体层14。本技术方案中的缸体喷涂的是聚氨酯发泡层13和聚脲弹性体层14,两者喷涂时几乎是马上固化,喷涂完成后即可以进行下一步工序,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另一方面,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聚氨酯发泡层13和聚脲弹性体层14。有非常好的层间附着力,聚氨酯发泡层13本身具有蠕变性,一遍成型无施工缝和搭接边,不存在窜水的可能,而聚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亚克力坯体层、界面剂层和防水层;/n所述防水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聚氨酯发泡层和聚脲弹性体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亚克力坯体层、界面剂层和防水层;
所述防水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聚氨酯发泡层和聚脲弹性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剂层的厚度为2~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发泡层和所述聚脲弹性体层的厚度均为2~5mm。


4.一种浴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缸体和循环装置,所述缸体的外壁与所述循环装置连接;
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和排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输入端安装在缸体的左侧壁,所述进水装置的输出端安装在缸体的底部,所述排水装置安装在缸体的前侧壁顶部和缸体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底部中间开有排水孔,所述缸体的底部右侧开有循环孔,所述循环孔与进水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排水孔与排水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缸体的内壁顶部开有多个限水位孔,所述限水位孔与排水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包括防漫水装置和排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