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作为制备治疗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及其病征的组合物的用途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615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将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作为制备治疗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及其病征的组合物的用途,具体来说,通过投予一有效量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揭外源性线粒体或是含有该有效量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揭外源性线粒体的组合物至一罹患多发性系统退化症的个体,能够达到持续且有效治疗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及/或个体运动能力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将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作为制备治疗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及其病征的组合物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医药组合物的第二用途,特别指一种将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作为制备治疗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及其病征的组合物的用途。
技术介绍
多发性系统退化症(Multiplesystematrophy,MSA)为一种神经退化疾病,而不同于一般神经退化性疾病,其通常会出现两种以上的神经系统退化症状。研究显示,罹患多发性系统退化症的患者约80%在5年后会出现失能的病征,并且约80%患者会在发病12年内死亡。而目前研究对于多发性系统退化症的致病原因仍无法了解,仅得知多发性系统退化症的病变区域多以小脑处的神经细胞为主,并且其神经细胞退化区域与其他神经退化性疾病不同,只是,由于至今仍无法确切了解多发性系统退化症的病因,因此目前临床上不仅缺少多发性系统退化症的判断方法外,更没有治疗多发性系统退化症的方法,仅能通过投予药物控制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的用途,其能够用于治疗或预防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及其病征。换言之,通过投予本专利技术所揭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或是含有有效量的本专利技术所揭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的组合物至一罹患多发性系统退化症的个体,能够达到持续且有效治疗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及/或个体运动能力的功效。在本专利技术所揭实施例中,该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能够用于制备用于治疗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及其病征的组合物。其中,多发性系统退化症指包含有至少两种神经退化症状的疾病。其中,多发性系统退化症病征包含有运动能力退化或丧失或黑质纹状体变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该组合物中含有至少5μg的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其中,又以该组合物中含有5~100μg的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为佳,例如10μg、15μg、20μg、30μg、40μg、50μg、60μg、70μg、80μg、90μg、95μg、100μg。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分离自一细胞,举例来说,该细胞为干细胞、体细胞或是具分化能力的细胞。其中,该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可通过外力或是线粒体萃取试剂等本专利技术所属
中周知技术而分离自细胞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细胞的供体或是该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的供体不同于该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的受体。其中,该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或该细胞的供体与该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的受体属于不同物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作为用于制备治疗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及其病征的组合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所揭外源性线粒体或是含有本专利技术所揭外源性线粒体的组合物确实能够治疗多发性系统退化症,不仅能够遏止神经受损继续发生,亦能够有效地改善神经受损的情形而有恢复神经功能的功效,并且随着投予剂量的增加,其治疗及改善的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注射6-羟基多巴胺、注射6-羟基多巴胺及吡啶-2,3-二甲酸、正常大鼠经阿朴吗啡诱导旋转试验的统计结果。图2A为注射6-羟基多巴胺大鼠与正常SD大鼠分别进行踩踏测试及L-dopa反应的统计结果。图2B为注射6-羟基多巴胺及吡啶-2,3-二甲酸液的大鼠与正常SD大鼠分别进行踩踏测试及L-dopa反应的统计结果。图3为各组大鼠进行运动能力评估试验的结果。图4为各组大鼠进行踩踏试验的结果。图5为各组大鼠的组织切片图。图6为各组大鼠表现TH细胞之比例柱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指“外源性线粒体”指来自外部结构完整且已经脱离细胞的线粒体,而外源性线粒体可分离自受体本身细胞、非受体本身细胞,意即外源性线粒体为已分离自其所属细胞,并且,若外源性线粒体来自非受体,并未限制非受体的物种需相同于受体的物种。本专利技术所指“已分离”指本专利技术所揭外源性线粒体以独立形态存在,意即已经通过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周知技术将线粒体自细胞中分离或纯化,并且脱离细胞,其中,分离或纯化线粒体的技术包含有:以离心技术分离出线粒体、以破坏细胞膜及过滤的技术分离出线粒体等。本专利技术所指“供体”指提供细胞作为萃取外源性线粒体的个体,或是作为外源性线粒体萃取来源的细胞。本专利技术所指“受体”指接受外源性线粒体移植的个体。本专利技术所指“萃取”用以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揭外源性线粒体与其所属细胞分离的技术手段,举例来说,本专利技术所揭外源性线粒体能分离自脂肪干细胞或其他细胞;并且,而萃取仅为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例示的一种自细胞中分离出线粒体的手段,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揭外源性线粒体的制备过程或产制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指“组合物”包含一有效量的欲产生特定效果的所需活性成份,以及至少一载体。而如同本专利技术所属
中技术人员所了解,组合物的形态得随着欲引起特定效果的投予途径有所不同,并且,该载体亦随着组合物的形态而得变化形态。以下,将举若干实例并搭配图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揭技术特征的功效。实例一:建立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动物模式取7周龄SD鼠,体重约175~200公克,以化学诱导方式制备双毒素-双损伤(double-toxindouble-lesion)的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动物模式,意即本实例为参考先前文献(Fernagutetal.,2012;Stefanovaetal.,2015)以立体定位仪(DavidKopfInstruments,Califonia,USA)定位注射位置,并注射吡啶-2,3-二甲酸(quinolinicacid)及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的方法建立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动物模式。详言之,将4μL的6-羟基多巴胺液(用含有0.1%L-抗坏血酸的生理食盐水将6-羟基多巴胺液配成2μg/μl的浓度)单点注射至7周龄SD大鼠右脑的前脑内侧神经束(medialforebrainbundle),其中,注射点的立体定位参数为AP(anteroposterior)-2.2、ML(mediolateral)+1.5、DV(dorsoventral)-8.0。而6-羟基多巴胺液注射结束后一个月,在4个注射点分别注射0.5μL的吡啶-2,3-二甲酸液(浓度为0.12M,以0.1M磷酸盐缓冲盐水中调制),其中,注射点的立体定位参数分别为AP+1.2、ML+2.9、DV-5.2;AP+1.2、ML+2.9、DV-4.2;AP-0.4、ML+3.7、DV-5.2;AP-0.4、ML+3.7、DV-4.2。在注射6-羟基多巴胺液后第3周及注射吡啶-2,3-二甲酸液后第2周分别进行阿朴吗啡(Apomorphine)诱导旋转试验,其中,以皮下注射投予阿朴吗啡至大鼠,而阿朴吗啡的剂量为0.25mg/kg,并与0.2%的抗坏血酸-盐水(L-ascorbicacid-saline)进行调制;每五分钟测试旋转次数,并计算出每分钟旋转数量(对侧-同侧),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的结果可知,注射6-羟基多巴胺液后给予阿朴吗啡,大鼠的旋转数量增加,而大鼠先后以以6-羟基多巴胺液及吡啶-2,3-二甲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将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作为制备治疗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及其病征的组合物的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30 TW 1081036471.一种将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作为制备治疗多发性系统退化症及其病征的组合物的用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途,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含有至少5μg的外源性线粒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途,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含有5~100μg的该已分离外源性线粒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途,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含有10~90μg的该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汉中凃启堂许智凯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粒线体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