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自体骨复合的个性化下颌骨替代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下颌骨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与自体骨复合的个性化下颌骨替代物。
技术介绍
下颌骨是人体颌面部最大的骨骼,也是颜面部外形的主要支撑结构。下颌骨缺损在颌面缺损中较为常见,可由创伤、肿瘤切除等多种原因引起。下颌骨缺损后所造成的下颌骨及邻近软组织缺损往往会导致比较严重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满意度。现阶段,临床上常采用骨移植来修复下颌骨缺损,包括自体骨、异体骨或异种骨移植和人工骨代用品移植。其中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自体骨移植是在患者自身不同部位取骨植入体进行移植修复,如胸肋骨、髂骨、肩胛骨或腓骨取骨。这一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应用多年,比较成熟。下颌骨缺损类型众多,不同个体间下颌骨形态差异也较大,完全采用自体骨移植会面临供区大面积的创伤、骨量不足、塑形困难等问题。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个性化金属植入体修复部分下颌骨缺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应用。骨修复中最常用的材料是钛合金,但是由于钛合金相对自然骨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容易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自体骨复合的个性化下颌骨替代物,其特征在于,替代物(1)的外形轮廓与正常下颌骨的外形轮廓一致,替代物(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翼板(4),替代物(1)上部设有用于放置自体骨(2)的固定凹槽(6),固定凹槽(6)上设有减少术后积液的积液引流孔(8);替代物(1)的两端部与自然下颌骨(3)的接触区域,固定翼板(4)与自然下颌骨(3)的接触区域以及替代物(1)与自体骨(2)的接触区域均设置有骨融合区(9),替代物(1)与周围软组织接触区域设置有软组织融合区(10),促进替代物与周围骨组织和软组织的融合,其余为下颌骨主体支撑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自体骨复合的个性化下颌骨替代物,其特征在于,替代物(1)的外形轮廓与正常下颌骨的外形轮廓一致,替代物(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翼板(4),替代物(1)上部设有用于放置自体骨(2)的固定凹槽(6),固定凹槽(6)上设有减少术后积液的积液引流孔(8);替代物(1)的两端部与自然下颌骨(3)的接触区域,固定翼板(4)与自然下颌骨(3)的接触区域以及替代物(1)与自体骨(2)的接触区域均设置有骨融合区(9),替代物(1)与周围软组织接触区域设置有软组织融合区(10),促进替代物与周围骨组织和软组织的融合,其余为下颌骨主体支撑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代物,其特征在于,固定翼板(4)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5),替代物(1)通过第一固定孔(5)固定在自然下颌骨(3)上;固定凹槽(6)上设有第二固定孔(7),自体骨(2)通过第二固定孔(7)固定在替代物(1)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替代物,其特征在于,固定翼板(4)的厚度为1~10mm,第一固定孔(5)的数量为2~6个;固定凹槽(6)的深度为包覆自体骨(2)的底部1~6mm,第二固定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涤尘,鲁思伟,王玲,康建峰,郑纪豹,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