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拖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05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拖鞋,包括TPR鞋底和带有前开口的鞋帮,所述鞋帮固定于所述TPR鞋底前端的两侧,所述TPR鞋底的上表面覆盖粘接有皮革软垫,所述TPR鞋底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用于接触地面的接触部、增高部和用于连接增高部和皮革软垫之间的连接部;所述鞋帮包括柔软帮带,所述柔软帮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的前端一侧固定连接,在确保其室内舒适性的前提下,能够满足女孩子对高跟拖鞋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拖鞋
本技术涉及鞋类设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拖鞋。
技术介绍
拖鞋是鞋子的一种,后跟全空,只有前面有鞋头,多为平底,材质经常是相当轻软的皮料、塑料、布料等。拖鞋种类依穿着场合及性能用途有所区分。例如海滩拖鞋,就不会是布料制,而是塑料,这是为了要防水,好清洗的缘故,鞋头型式也经过特别设计,常被称为夹脚拖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字拖。但冬天的室内拖鞋,则为了保暖,可能使用绒毛布,而不使用塑料,使人们在居室内有更好的享受。女孩子往往喜欢较高的鞋子,以凸显身材,但是常见的室内拖鞋如公告后为CN3639136D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防滑室内拖鞋,为了提高穿着者舒适性,其TPR鞋底往往采用棉垫,因此TPR鞋底的高度较低,难以满足女孩子对高跟拖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拖鞋,在确保其室内舒适性的前提下,能够满足女孩子对高跟拖鞋的需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室内拖鞋,包括TPR鞋底和带有前开口的鞋帮,所述鞋帮固定于所述TPR鞋底前端的两侧,所述TPR鞋底的上表面覆盖粘接有皮革软垫,所述TPR鞋底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用于接触地面的接触部、增高部和用于连接增高部和皮革软垫之间的连接部;所述鞋帮包括柔软帮带,所述柔软帮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的前端一侧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原有的松软的棉垫鞋底改为TPR鞋底和粘接覆盖于TPR鞋底表面的皮革软垫,TPR材质的鞋底注塑成型,具有减震性和可塑韧性,能够制成较大厚度的鞋底,并通过设置增高部,更进一步提高拖鞋的增高效果,以满足女孩子对高跟拖鞋的需求;同时通过设置皮革软垫和柔软帮带,确保脚底和脚背接触部位的柔软度,以弥补TPR鞋底柔软度不足的缺点,从而具有兼顾室内穿着舒适性和增高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柔软帮带的上表面覆盖粘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外侧包覆有纤维织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柔软帮带的柔软度,且具有一定的保暖和保护脚部的效果,并且通过包覆纤维织网,在使用者行走踩踏时,能够避免海绵层受震动而脱落,同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柔软帮带、海绵层和纤维织网的两端均嵌入粘接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皮革软垫的连接缝隙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鞋帮与鞋垫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使得鞋帮不易脱落,提高拖鞋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鞋帮还包括两条交叉设置的尼龙宽带,且所述尼龙宽带的内侧贴合于所述纤维织网的外侧面,所述尼龙宽带的两侧均嵌入粘接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皮革软垫的连接缝隙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宽带抗拉伸强度较大,不易变形,而柔软帮带和纤维织网质地柔软,容易变形,因此通过尼龙宽带的内侧抵触于纤维织网的外侧,能够避免穿着过程中脚背前顶而撑大鞋帮的情况,从而起到防止鞋帮变形的作用;并且两条尼龙宽带于鞋帮中部交叉设置,能够共同承受分担脚背所带来主要变形力,更进一步提高鞋帮的抗变形能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鞋帮的中部设置有沿TPR鞋底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尼龙连接带,所述尼龙连接带的前端与所述鞋帮的前开口处缝合连接,所述尼龙连接带的后端折叠形成提拉扣,所述尼龙连接带通过缝合线共同将两条尼龙宽带的交叉叠合部位与柔软帮带的中部缝合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连接带起到同时固定连接尼龙宽带与柔软帮带的作用,使尼龙宽带与柔软帮带固定连接,避免交叉设置的尼龙连接带之间因长期振动而错位,从而提高鞋帮的稳固性以及抗变形性能,同时提拉扣可以便于使用者拿取拖鞋或便于晾晒。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增高部的周面凸出构造有沿所述连接部周向设置的防撞凸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慎踢踏石子或坚硬物时,通过防撞凸起,能够起到保护脚部的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部的周面开设有沿所述连接部周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多个减震块,各所述减震块沿凹槽延伸方向间隔排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鞋帮的两端均嵌入连接部与皮革软垫的连接缝处,该连接缝撑大,使得连接部的边缘与皮革软垫的边缘撑大变形,因此会对脚部的舒适度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设置凹槽,凹槽提供了连接部外缘位置形变时的避让空间,从而使连接部边缘和皮革软垫边缘朝鞋底外侧形变,以减少皮革软垫内侧的形变程度,以提高脚部的舒适度,以及凹槽的避让区域具有减震缓冲的作用;同时设置减震块能更进一步提高缓冲减震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两个所述减震块之间的间距自所述TPR鞋底的前端至后端逐渐增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底不同部位所受的压力不一样,鞋底前端所受的脚部的压力较大,通过合理布局的减震块间距,能够对鞋底所受压力进行合理减震,从而使鞋底中后端相对前端更加柔软贴合后跟及足弓,而鞋底前端能缓冲脚部前端踩踏地面的反作用力,提高保护脚部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TPR材质的增高部,使拖鞋具有增高效果,以满足女孩子对高跟拖鞋的需求;同时通过设置和皮革软垫,以及柔软帮带,确保脚底和脚背接触部位的柔软度,以弥补TPR鞋底柔软度不足的缺点,从而具有兼顾室内穿着舒适性和增高效果;2、通过设置尼龙宽带,能够避免穿着过程中脚背前顶而撑大鞋帮的情况,从而起到防止鞋帮变形的作用;并且两条尼龙宽带于鞋帮中部交叉设置,能够共同承受分担脚背所带来主要变形力,更进一步提高鞋帮的抗变形能力;3、通过合理布局的减震块间距,能够对鞋底所受压力进行合理减震,从而使鞋底中后端相对前端更加柔软贴合后跟及足弓,而鞋底前端能缓冲脚部前端踩踏地面的反作用力,提高保护脚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尼龙宽带连接关系的爆炸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1、TPR鞋底;2、鞋帮;3、皮革软垫;11、接触部;12、增高部;13、连接部;14、防撞凸起;15、凹槽;16、减震块;21、柔软帮带;22、纤维织网;23、尼龙宽带;24、尼龙连接带;25、提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室内拖鞋,包括TPR鞋底1和带有前开口的鞋帮2,TPR鞋底1的上表面覆盖粘接有皮革软垫3,鞋帮2固定于TPR鞋底1前端的两侧。如图1所示,TPR鞋底1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用于接触地面的接触部11、增高部12和用于连接增高部12和皮革软垫3之间的连接部13;接触部11、增高部12和连接部13一体成型,增高部12和接触部11的周面均凸出构造有沿连接部13周向设置的防撞凸起14,在不慎踢踏石子或坚硬物时,通过防撞凸起14,能够起到保护脚部的作用。如图1所示,连接部13的周面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拖鞋,包括TPR鞋底(1)和带有前开口的鞋帮(2),所述鞋帮(2)固定于所述TPR鞋底(1)前端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TPR鞋底(1)的上表面覆盖粘接有皮革软垫(3),所述TPR鞋底(1)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用于接触地面的接触部(11)、增高部(12)和用于连接增高部(12)和皮革软垫(3)之间的连接部(13);所述鞋帮(2)包括柔软帮带(21),所述柔软帮带(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13)的前端一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拖鞋,包括TPR鞋底(1)和带有前开口的鞋帮(2),所述鞋帮(2)固定于所述TPR鞋底(1)前端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TPR鞋底(1)的上表面覆盖粘接有皮革软垫(3),所述TPR鞋底(1)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用于接触地面的接触部(11)、增高部(12)和用于连接增高部(12)和皮革软垫(3)之间的连接部(13);所述鞋帮(2)包括柔软帮带(21),所述柔软帮带(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13)的前端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帮带(21)的上表面覆盖粘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外侧包覆有纤维织网(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帮带(21)、海绵层和纤维织网(22)的两端均嵌入粘接于所述连接部(13)与所述皮革软垫(3)的连接缝隙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2)还包括两条交叉设置的尼龙宽带(23),且所述尼龙宽带(23)的内侧贴合于所述纤维织网(22)的外侧面,所述尼龙宽带(23)的两侧均嵌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足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