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990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罐体,且罐体的顶部通过铰链和搭扣锁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的顶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料阀,所述罐体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气泵,且气泵的出气端螺接有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的另一端螺接有补压电磁阀,且补压电磁阀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封盖连通,所述罐体的一侧底部设有下液阀,且罐体的内部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豆浆注入罐体的内部,通过过滤机构将豆浆内部的豆渣过滤,在过滤效果下降的时候开启气泵向罐体内部冲压,增加过滤机构内外的压差,进而加快对豆浆的过滤效果,提高豆腐的制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豆腐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
技术介绍
豆腐是最常见的豆制品,又称水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味美而养生。也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在先民记忆中刚开始很难吃,经过不断的改造,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被人们誉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因此在蔬菜生产淡季,可以调剂菜肴品种,主要的生产过程一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即豆腐。在豆腐制作过程中,需要将豆浆内部的豆渣进行过滤,现有的只是通过简单的纱布进行过滤,需要经过在后期豆渣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静置才能过滤干净,降低豆腐制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罐体,且罐体的顶部通过铰链和搭扣锁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的顶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料阀,所述罐体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气泵,且气泵的出气端螺接有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的另一端螺接有补压电磁阀,且补压电磁阀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封盖连通,所述罐体的一侧底部设有下液阀,且罐体的内部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环,支撑环的顶端设有过滤机构。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带脚刹的万向轮。优选的,所述封盖的侧面顶端设有矩形通槽,且矩形通槽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视窗。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两个通过螺栓连接的固定环,且两个固定环之间夹持有过滤纱布。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把手,且过滤机构的底端边缘处通过螺钉连接有密封圈。优选的,还包括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罐体底部的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杆。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侧面螺接有多个球形结构的揉搓件,且揉搓件的顶端与过滤纱布的底端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出的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豆浆注入罐体的内部,通过过滤机构将豆浆内部的豆渣过滤,在过滤效果下降的时候开启气泵向罐体内部冲压,增加过滤机构内外的压差,进而加快对豆浆的过滤效果,提高豆腐的制作效率。2、本技术提出的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过滤机构可以通过把手连通内部过滤的豆渣提起,便于工作人员更换、清理过滤机构,为工作人员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且过滤机构底部的密封圈提高过滤机构与支撑环之间的密封效果,便于维持罐体顶端的压力,提高豆渣的滤除效果。3、本技术提出的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步进电机带动活动杆在过滤纱布的底端进行转动,多个球形结构的揉搓件对过滤纱布的底端进行揉搓,带动过滤纱布的底端进行晃动,将内部的豆渣进行移动,避免豆渣沉积造成纱布堵塞,提高过滤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的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下液阀、3罐体、4过滤纱布、5支撑环、6固定环、7封盖、8进料阀、9补压电磁阀、10把手、11金属软管、12气泵、13揉搓件、14活动杆、15步进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罐体3,且罐体3的顶部通过铰链和搭扣锁连接有封盖7,封盖7的顶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料阀8,罐体3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气泵12,且气泵12的出气端螺接有金属软管11,金属软管11的另一端螺接有补压电磁阀9,且补压电磁阀9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封盖7连通,罐体3的一侧底部设有下液阀2,且罐体3的内部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环5,支撑环5的顶端设有过滤机构,在使用时将豆腐加工磨出的豆浆注入罐体3的内部,通过过滤机构将豆浆内部的豆渣过滤,在过滤效果下降的时候开启气泵12向罐体3内部冲压,增加过滤机构内外的压差,进而加快对豆浆的过滤效果,提高豆腐的制作效率。本技术中,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带脚刹的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可以增加装置的机动性;封盖7的侧面顶端设有矩形通槽,且矩形通槽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视窗,通过视窗可以观察装置内部豆浆的过滤效果;过滤机构包括两个通过螺栓连接的固定环6,且两个固定环6之间夹持有过滤纱布4,过滤机构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把手10,且过滤机构的底端边缘处通过螺钉连接有密封圈,由过滤纱布4和两个固定环6构成过滤机构,豆浆在过滤纱布4的内部进行豆渣的滤除,且过滤机构可以通过把手10连通内部过滤的豆渣提起,便于工作人员更换、清理过滤机构,为工作人员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且过滤机构底部的密封圈提高过滤机构与支撑环5之间的密封效果,便于维持罐体3顶端的压力,提高豆渣的滤除效果。实施例2参照图2-3,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还包括通过螺栓安装于罐体3底部的步进电机15,且步进电机15的输出轴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杆14,活动杆14的侧面螺接有多个球形结构的揉搓件13,且揉搓件13的顶端与过滤纱布4的底端接触;步进电机15带动活动杆14在过滤纱布4的底端进行转动,多个球形结构的揉搓件13对过滤纱布4的底端进行揉搓,带动过滤纱布4的底端进行晃动,将内部的豆渣进行移动,避免豆渣沉积造成纱布堵塞,提高过滤效率。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豆腐加工磨出的豆浆注入罐体3的内部,通过过滤机构将豆浆内部的豆渣过滤,在过滤效果下降的时候开启气泵12向罐体3内部冲压,增加过滤机构内外的压差,进而加快对豆浆的过滤效果,提高豆腐的制作效率;由过滤纱布4和两个固定环6构成过滤机构,豆浆在过滤纱布4的内部进行豆渣的滤除,且过滤机构可以通过把手10连通内部过滤的豆渣提起,便于工作人员更换、清理过滤机构,为工作人员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且过滤机构底部的密封圈提高过滤机构与支撑环5之间的密封效果,便于维持罐体3顶端的压力,提高豆渣的滤除效果;在豆浆过滤过程中,开启步进电机15带动活动杆14在过滤纱布4的底端进行转动,多个球形结构的揉搓件13对过滤纱布4的底端进行揉搓,带动过滤纱布4的底端进行晃动,将内部的豆渣进行移动,避免豆渣沉积造成纱布堵塞,提高过滤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罐体(3),且罐体(3)的顶部通过铰链和搭扣锁连接有封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7)的顶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料阀(8),所述罐体(3)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气泵(12),且气泵(12)的出气端螺接有金属软管(11),所述金属软管(11)的另一端螺接有补压电磁阀(9),且补压电磁阀(9)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封盖(7)连通,所述罐体(3)的一侧底部设有下液阀(2),且罐体(3)的内部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环(5),支撑环(5)的顶端设有过滤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罐体(3),且罐体(3)的顶部通过铰链和搭扣锁连接有封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7)的顶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料阀(8),所述罐体(3)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气泵(12),且气泵(12)的出气端螺接有金属软管(11),所述金属软管(11)的另一端螺接有补压电磁阀(9),且补压电磁阀(9)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封盖(7)连通,所述罐体(3)的一侧底部设有下液阀(2),且罐体(3)的内部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环(5),支撑环(5)的顶端设有过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带脚刹的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豆腐制作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7)的侧面顶端设有矩形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爱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冈市法新豆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