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937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杀菌舱体和控制装置,该杀菌舱体内部中空,侧壁设置有门洞,门洞处设置有门板,杀菌舱体内活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其内部分为呼吸腔和杀菌腔,分隔板顶部连接有与杀菌舱体顶部固接的伸缩杆,分隔板上设有供人员头部穿过伸入呼吸腔的通孔,通孔的侧壁设置有封堵人员颈部与通孔内壁之间缝隙的密封装置,控制装置设置在杀菌腔内,并与伸缩杆、臭氧发生器电连接,该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至杀菌腔内的吹风管,用于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入到杀菌腔内;本装置结构紧凑、合理,占用空间小,能够实现对进出人员的快速杀菌,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适用各种养殖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员杀菌装置相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养殖场进出时,需要进出人员穿着隔离服,然后进行杀菌,才能进入养殖舍,防止将外界病菌带入到养殖舍内,导致牲畜生病感染,现有的进出式通道杀菌设备,大多采用消毒液进行淋浴杀菌,杀菌时间长,效率低,而且杀菌区域占用空间大,使用非常的不方便,而且消毒液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解决养殖场人员进入养殖舍内采用消毒液进行淋浴杀菌,杀菌时间长,效率低,杀菌区域占用空间大,使用不方便,消毒液对人体有一定伤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设计出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杀菌舱体和控制装置,该杀菌舱体内部中空,侧壁设置有门洞,门洞处设置有门板,杀菌舱体内活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其内部分为呼吸腔和杀菌腔,分隔板顶部连接有与杀菌舱体顶部固接的伸缩杆,分隔板上设有供人员头部穿过伸入呼吸腔的通孔,通孔的侧壁设置有封堵人员颈部与通孔内壁之间缝隙的密封装置,控制装置设置在杀菌腔内,并与伸缩杆、臭氧发生器电连接,该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至杀菌腔内的吹风管,用于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入到杀菌腔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员进入养殖舍需要杀菌时,打开杀菌舱体上的门板进入杀菌腔内,伸缩杆伸长带动分隔板下移,使人员头部穿过分割板上的通孔伸入呼吸腔呼吸,头部以下在杀菌腔内,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通入杀菌腔对人员进行杀菌,几分钟即可完成杀菌操作,杀菌速度快,效率高,大大提高了人员进入养殖舍的效率;通过在分隔板上的通孔侧壁设置有密封装置,当杀菌时,密封装置用于封堵杀菌腔内的臭氧进入到呼吸腔,可以防止臭氧对人体造成危害;本装置结构紧凑、合理,占用空间小,能够实现对进出人员的快速杀菌,而且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危害,适用各种养殖场使用,实用性很强。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还具有更佳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臭氧发生器设置在与杀菌舱体底部固接的壳体内,杀菌舱体和壳体的外围设置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顶部与杀菌舱体的顶部转动连接,固定框架的底部与壳体的底部转动连接,固定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与壳体连接的电机,电机用于驱动壳体带动杀菌舱体转动,电机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隔板侧壁与杀菌舱体内壁滑动接触,杀菌舱体下端侧壁连接有与杀菌腔内部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抽气泵,抽气泵的出气端安装有臭氧消除器,杀菌舱体上端侧壁设置有与呼吸腔内部连通的导气管或者呼吸通孔,由此,当人员杀菌结束后,抽气泵可将杀菌腔内的臭氧抽出并通过臭氧消除器处理掉,防止人员吸入,对人体造成伤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杀菌腔内设置有循环风机和座椅,座椅的各个面板上均开有透气孔,由此,通过循环风机一方面可实现臭氧迅速充满杀菌腔对人员进行杀菌,另一方可以使臭氧与人员的衣物充分接触,杀菌更彻底,设置座椅,人员可坐在座椅上进行杀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装置包括:环形的充气气囊、加压球、单向进气嘴和放气阀,充气气囊与加压球通过导气管连接,加压球的另一端设有单向进气嘴,导气管上安装有放气阀,由此,当人员进入杀菌腔,头部穿过分割板上的通孔进入呼吸腔呼吸,通过人工按压加压球对充气气囊充气,使得人员颈部与通孔侧壁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防止臭氧进入呼吸腔,对人员造成伤害,当杀菌结束,人员开启放气阀,可进行放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装置包括:环形的充气气囊、小型电动充气泵和电控放气阀,充气气囊与小型电动充气泵通过导气管连接,该导气管上安装有电控放气阀,小型电动充气泵和电控放气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由此,人员可通过小型电动充气泵的实现对充气气囊的快速充气,当杀菌结束,控制装置控制电控放气阀进行放气,充气、放气速度快,可进一步缩短人员进入杀菌腔与离开杀菌腔的时间,从而提升杀菌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吹风管上安装有多个喷嘴,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端与吹风管的连接处安装有风机,风机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由此,通过风机可使得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快速进入杀菌腔内,提升杀菌效率,臭氧通过多个喷嘴喷出,可同时对人员上身、腰部、腿部同时进行杀菌,可以提升杀菌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杀菌舱体侧壁设置有两个门洞,且两个门洞位于杀菌舱体侧壁相对的两侧,门洞处铰接有门板,门板与杀菌舱体侧壁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杀菌舱体侧壁设置有一个门洞,门洞处铰接有门板,门板与杀菌舱体侧壁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伸缩杆与分隔板连接处设置有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控制分隔板的升降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的杀菌舱体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的另一种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1、杀菌舱体2和控制装置4。杀菌舱体2由与圆形侧板22顶部密封固接的顶板21和与圆形侧板22底部密封固接的底板组成的内部中空的舱体,圆形侧板22上设置有两个门洞23,且两个门洞23位于圆形侧板22相对的两侧,门洞23处铰接有门板24,门板24也可以通过一组滑轨滑动设置在门洞23处,门板24和圆形侧板22之间连接有弹簧插销,门板24与圆形侧板2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条。杀菌舱体2内活动设置有分隔板3,分隔板3侧壁与杀菌舱体2的圆形侧板22内壁滑动密封接触,并将其内部分为呼吸腔25和杀菌腔26,分隔板3顶部连接有与顶板21固接的伸缩杆31,分隔板3上设有供人员头部穿过伸入呼吸腔25的通孔32,根据杀菌舱体2的大小,分隔板3上的通孔32可设置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该通孔32的侧壁设置有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包括:环形的充气气囊331、加压球332、单向进气嘴333和放气阀334,充气气囊331与加压球332通过导气管连接,加压球332的另一端设有单向进气嘴333,导气管上安装有放气阀334。控制装置4,设置在杀菌腔26内,控制装置4为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装置4可以安装在杀菌舱体2的圆形侧板22内壁上,也可以安装在分隔板3的底部,控制装置4与伸缩杆31、臭氧发生器1电连接。臭氧发生器1设置在与杀菌舱体2底部固接的壳体11内,臭氧发生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发生器、杀菌舱体和控制装置,所述杀菌舱体内部中空,侧壁设置有门洞,门洞处设置有门板,杀菌舱体内活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其内部分为呼吸腔和杀菌腔,分隔板顶部连接有与杀菌舱体顶部固接的伸缩杆,分隔板上设有供人员头部穿过伸入呼吸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设置有封堵人员颈部与通孔内壁之间缝隙的密封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杀菌腔内,并与伸缩杆、臭氧发生器电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杀菌腔内的吹风管,用于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入到杀菌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发生器、杀菌舱体和控制装置,所述杀菌舱体内部中空,侧壁设置有门洞,门洞处设置有门板,杀菌舱体内活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其内部分为呼吸腔和杀菌腔,分隔板顶部连接有与杀菌舱体顶部固接的伸缩杆,分隔板上设有供人员头部穿过伸入呼吸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设置有封堵人员颈部与通孔内壁之间缝隙的密封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杀菌腔内,并与伸缩杆、臭氧发生器电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杀菌腔内的吹风管,用于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入到杀菌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在与杀菌舱体底部固接的壳体内,所述杀菌舱体和壳体的外围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与所述杀菌舱体的顶部转动连接,固定框架的底部与壳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电机,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壳体带动杀菌舱体转动,电机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侧壁与所述杀菌舱体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杀菌舱体下端侧壁连接有与杀菌腔内部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安装有臭氧消除器,所述杀菌舱体上端侧壁设置有与呼吸腔内部连通的导气管或者呼吸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饲养场人员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腔内设置有循环风机和座椅,所述循环风机与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迪唐迪王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垦畜牧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