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绿化种植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914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架绿化种植框,涉及高架绿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种植框内的漂浮板因水的高度不足以使植物接触到阳光而导致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技术问题。一种高架绿化种植框,包括种植框本体和漂浮板,所述种植框本体上设置有蓄水层,且漂浮板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和透水孔,所述蓄水层内滑动设置有起隔离作用的挡水板,挡水板远离漂浮板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元件,且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接设置在种植框本体的底部。挡水板和弹性元件的配合使用,可以调整蓄水层内水位的高度,从而保证漂浮板上的水生植物能够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给水生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架绿化种植框
本技术涉及路面绿化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架绿化种植框。
技术介绍
高架桥作为市政基础设施之一,其主要功能不仅仅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还能够优化城市空间景观环境。高架桥绿化是指以桥为主体,围绕桥体周围并根据其特征而进行的植物绿化设计。在公告号为CN20603339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床框架结构,其包括外框架、种植槽、泡沫板、种植孔和微生物床所述外框架的下部规则地划分为至少9个所述种植槽,位于外围的所述种植槽内设置有所述的泡沫板,位于中间的所述的种植槽内设置有所述微生物床。所述泡沫板上设置有种植孔。上述专利文件中,其设置有泡沫板和种植槽,通过在种植槽内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呼吸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发挥水体净化修复功能,提升水质净化的效率。但是,水生植物的生长不仅需要充足的水分,而且还需要光合作用,当框架内的蓄水量较低时,泡沫板因水的高度不足而导致植物不能接触到阳光而导致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而造成植物死亡。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绿化种植框,通过在种植框本体上设置挡水板和弹性元件,以解决上述问题,其能够使所种植的水生植物保持充足的光合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架绿化种植框,包括种植框本体和漂浮板,所述种植框本体上设置有蓄水层,且漂浮板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和透水孔,所述蓄水层内滑动设置有起隔离作用的挡水板,挡水板远离漂浮板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元件,且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接设置在种植框本体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通过漂浮板进入蓄水层时,蓄水层内水量增加,弹性元件承受压力增大,导致其收缩变形,挡水板朝向远离漂浮板的一侧运动,进而保证了漂浮板相对位置的稳定;当植物生长消耗蓄水层内的水分时,蓄水层内的水量减少,弹性元件承受的压力减小,导致其收缩变形量减少,挡水板朝向靠近漂浮板的一侧运动,从而保证漂浮板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挡水板和弹性元件的配合使用,可以调整蓄水层内水位的高度,从而保证漂浮板上的水生植物能够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给水生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进一步的,种植框本体的两相对侧壁上设置有溢水孔,溢水孔与蓄水层相连通,且溢水孔在靠近漂浮板的一端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降雨量较大时,或者人工浇灌时,蓄水层内水量增加,当蓄水层中的水量达到饱和时,多余的水从溢水孔排至相邻的种植框本体或者直接排出,可以防止蓄水层内因积水太多而导致漂浮板从种植框本体内脱离,进而对高架绿化种植框造成损坏。进一步的,所述蓄水层中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在靠近漂浮板的一端设置,且过滤网上设置有与种植孔相互对应的圆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通过透水孔进入蓄水层时,水会先流经过滤网,而过滤网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杂质的进入,提高蓄水层内的积水的纯净程度,给水生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两相对侧壁上设置有滑块,且种植框本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滑块相滑动连接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层中的水量增加或者减少时,挡水板在种植框本体内相对运动,通过滑块和滑槽的滑动配合,可提高挡水板运动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因挡水板受力不匀而导致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倾覆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上设置有对挡水板起限位作用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层中的水量增加或者减少时,挡水板与种植框本体相对运动,同时,滑块与滑槽也相对运动,限位件在挡水板运动过程中,主要对挡水板起限位作用。通过设置限位件,可防止因挡水板运动距离过长而导致弹性元件收缩量过大,从而造成弹性元件损坏。同时,通过限位件限制挡水板的运动,也可以有效地保护水生植物的根部。进一步的,所述漂浮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保持平衡的重力球,且重力球设置在漂浮板底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漂浮板上出现植物生长不均匀或者落入其他重物时,使漂浮板在水面上受力不均匀,通过在漂浮板上设置重力球,可以防止漂浮板因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其发生倾覆现象。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框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支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种植框本体长时间浸泡在路面积水上时,通过在种植框本体上设置支架,可防止种植框本体底部因长时间不通风、不能得到阳光而导致其易出现损坏现象。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框本体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块以及与连接块相适配卡接的连接槽,且溢水孔设置在连接块和连接槽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相邻的种植框本体在相互拼接时,连接块和连接槽配合使用,使种植框本体拼接更加紧密,同时,在保证连接块和连接槽相互拼接时,溢水孔可将相邻的种植框本体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框本体远离漂浮板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排水孔,且排水孔与蓄水层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水板处出现渗水现象时,渗入的积水可通过排水孔排出。通过排水孔处有无积水排出,可判断挡水板是否正常工作,排水孔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便于高架绿化种植框的检修。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远离漂浮板的一侧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板在与种植框本体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可通过设置密封圈,提高两者相对运动的紧密性,保证了挡水板良好的密封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蓄水层内滑动设置起隔离作用的挡水板,以及在挡水板远离漂浮板的一端设置弹性元件,且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接设置在种植框本体的底部,通过挡水板和弹性元件的配合使用,可调整蓄水层中的水位高度,从而保持漂浮板的位置,保证了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给水生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2)通过在漂浮板上设置重力球,且重力球布置在漂浮板的底部,当漂浮板上出现植物生长不均匀或者落入其他重物时,使漂浮板在水面上受力不均匀,通过在漂浮板上设置重力球,可以防止漂浮板因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其发生倾覆现象;(3)通过在蓄水层中设置过滤网,过滤网在靠近漂浮板的一端设置,且过滤网上设置有与种植孔相互对应的圆孔,过滤网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杂质的进入,提高蓄水层内的积水的纯净程度,给水生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种植框本体;2、漂浮板;3、蓄水层;4、种植孔;5、透水孔;6、挡水板;7、弹性元件;8、限位件;9、密封圈;10、溢水孔;11、过滤网;12、圆孔;13、滑块;14、滑槽;15、重力球;16、支架;17、连接块;18、连接槽;19、排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架绿化种植框,包括呈长方体状的种植框本体1和设置在种植框本体1内的漂浮板2,漂浮板2设置为长方体状,漂浮板2上设置有多个圆形种植孔4和圆形透水孔5,透水孔5靠近漂浮板2的四周布置,种植孔4远离漂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架绿化种植框,包括种植框本体(1)和漂浮板(2),所述种植框本体(1)上设置有蓄水层(3),且漂浮板(2)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4)和透水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3)内滑动设置有起隔离作用的挡水板(6),挡水板(6)远离漂浮板(2)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元件(7),且弹性元件(7)的另一端抵接设置在种植框本体(1)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架绿化种植框,包括种植框本体(1)和漂浮板(2),所述种植框本体(1)上设置有蓄水层(3),且漂浮板(2)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4)和透水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3)内滑动设置有起隔离作用的挡水板(6),挡水板(6)远离漂浮板(2)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元件(7),且弹性元件(7)的另一端抵接设置在种植框本体(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绿化种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本体(1)的两相对侧壁上设置有溢水孔(10),溢水孔(10)与蓄水层(3)相连通,且溢水孔(10)设置在靠近漂浮板(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绿化种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3)中设置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设置在靠近漂浮板(2)的一端,且过滤网(11)上设置有与种植孔(4)相互对应的圆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绿化种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6)两相对侧壁上设置有滑块(13),且种植框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与滑块(13)相滑动连接的滑槽(14)。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昊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