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11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涉及建筑装饰装修技术领域,包括装饰块材和用于安装装饰块材的竖直立板,竖直立板远离装饰块材的一侧固定在装饰结构墙面上,装饰块材靠近竖直立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凸角和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凸角和第一凹槽均倾斜设置,且朝向相同;竖直立板于第一凸角处开设有第二凹槽,竖直立板于第一凹槽处固定有第二凸角;装饰块材与装饰结构墙面之间填充有粘性加强材料层。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装饰块材与安装立柱之间的连接较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通过第一凸角与第二凹槽、第二凸角与第一凹槽的插接,使得装饰块材与安装立柱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装修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国家不断加大政策力度,推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加速向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化施工方向发展,固定建筑物的墙面的装饰装修是固定建筑物装饰装修的重要部分,固定建筑物的墙面的板材装饰装修采用金属扣板或非金属墙面装饰块材板,如瓷砖、大理石或人造石材。对于现有的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45602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解决墙面装饰块材装配式安装和提高施工效率问题,采用的方案是:一组安装立柱均布平行设置在墙体上,安装立柱上设置有三角插槽,装饰块材的安装面上,设置有与三角插槽对应的凸起,装饰块材上的凸起与安装立柱上的三角插槽插接构成安装立柱与装饰块材的连接结构。装饰块材与装饰结构墙面之间缝隙为填充的粘接加强材料。上述专利中,由于每块装饰块材较重,当工作人员将装饰块材与安装立柱的相对位置固定好后,在填充粘性加强材料时,需要工作人员对装饰块材采取保护措施,操作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装饰块材与安装立柱之间的连接较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其具有装饰块材与安装立柱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包括装饰块材和用于安装所述装饰块材的竖直立板,所述竖直立板远离所述装饰块材的一侧固定在装饰结构墙面上,所述装饰块材靠近所述竖直立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凸角和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角和所述第一凹槽均倾斜设置,且朝向相同;所述竖直立板于所述第一凸角处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竖直立板于所述第一凹槽处固定有第二凸角;所述装饰块材与装饰结构墙面之间填充有粘性加强材料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工作人员先将竖直立板固定在装饰结构墙面上,再将第一凸角和第二凹槽对准,同时对准第二凸角和第一凹槽,使得装饰块材能够稳定的挂在竖直立板上;安装好后,工作人员在装饰块材与装饰结构墙面之间填充粘性加强材料层。通过第一凸角与第二凹槽的插接以及第二凸角与第一插槽的插接,增加装饰块材与竖直立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当工作人员填充粘性加强材料层时,只需填充材料即可,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装饰块材与所述竖直立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凸角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凸角与所述第一凸角、所述第二凸角不同时共线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通过第三凸角和第三凹槽的设置,与第一凸角和第二凹槽、第二凸角和第一凹槽形成稳定的三角形连接结构,进一步稳定装饰块材与竖直立板之间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角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所述第二凸角和所述第一凹槽之间、所述第三凸角和所述第三凹槽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通过弹性垫增加第一凸角和第二凹槽之间、第二凸角和第一凹槽之间、第三凸角和第三凹槽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连接更稳定。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垫固定在所述第一凸角外侧壁或第二凹槽的内侧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弹性垫与第一凸角的外侧壁或第二凹槽的内侧壁固定,实现增加第一凸角与第二凹槽之间摩擦力的功能。进一步的,所述装饰块材靠近所述竖直立板的一侧边缘固定有U型限位条,所述U型限位条的开口端与所述装饰块材、所述第一凸角相互靠近的一端同侧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当工作人员填充粘性加强材料层时,U型限位条限制粘性加强材料的流动,避免粘性加强材料过多流入相邻装饰块材之间的缝隙内。进一步的,所述U型限位条的厚度不大于所述竖直立板的厚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U型限位条不易使得装饰块材占据较多的室内面积。进一步的,所述U型限位条的开口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朝向靠近装饰结构墙面的一侧倾斜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插接槽方便工作人员在装饰块材和装饰结构墙面之间填充粘性加强材料,较少粘性加强材料逸出的概率。进一步的,所述U型限位条的底端固定有与所述插接槽插接配合的插接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配合,使得相邻两个装饰块材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凸角与第二凹槽的插接以及第二凸角与第一插槽的插接,使得装饰块材与竖直立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更优;当工作人员填充粘性加强材料层时,只需填充材料即可,操作方便;(2)进一步地,通过第三凸角和第三凹槽的设置,加强装饰块材与竖直立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形成三角形连接结构,使得装饰块材与竖直立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更优;(3)进一步地,通过U型限位条的设置,避免粘性加强材料过多流入相邻装饰块材之间的缝隙内,保持装饰块材的整洁。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为显示装饰板材内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装饰块材;11、第一凸角;12、第一凹槽;13、U型限位条;131、第四凹槽;132、插接槽;133、插接块;2、竖直立板;21、第二凹槽;22、第二凸角;3、第三凸角;4、第三凹槽;5、弹性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多块呈板状设置的装饰块材1和用于安装装饰块材1的竖直立板2,且装饰块材1的宽度方向与竖直立板2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竖直立板2的宽度小于装饰块材1的宽度;竖直立板2远离装饰块材1的一侧固定在装饰结构墙面上,装饰块材1与装饰结构墙面之间填充有粘性加强材料层。如图2和图3所示,装饰块材1靠近竖直立板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凸角11和开设有第一凹槽12,第一凸角11和第一凹槽12均倾斜设置,且朝向相同;竖直立板2于第一凸角11处开设有第二凹槽21,竖直立板2于第一凹槽12处固定有平行于第一凸角11的第二凸角22;第一凸角11、第一凹槽12、第二凸角22和第二凹槽21均呈三棱柱状设置,且倾斜设置,第一凸角11远离装饰块材1的一端朝向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第二凸角22朝向远离地面的一侧设置。装饰块材1与竖直立板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凸角3和第三凹槽4,第三凸角3与第一凸角11、第二凸角22不同时共线设置;本实施例优选为第三凸角3、第三凹槽4与第一凸角11、第二凹槽21同样设置,且第三凸角3、第三凹槽4与第一凸角11、第二凹槽21同一水平线设置。第一凸角11和第二凹槽21之间、第二凸角22和第一凹槽12之间、第三凸角3和第三凹槽4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垫5(图中未示出),以增加摩擦力;弹性垫5固定在第一凸角11外侧壁或第二凹槽21的内侧壁,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以便操作。装饰块材1靠近竖直立板2的一侧边缘固定有U型限位条13,U型限位条13的开口端朝向远离地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包括装饰块材(1)和用于安装所述装饰块材(1)的竖直立板(2),所述竖直立板(2)远离所述装饰块材(1)的一侧固定在装饰结构墙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块材(1)靠近所述竖直立板(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凸角(11)和开设有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凸角(11)和所述第一凹槽(12)均倾斜设置,且朝向相同;/n所述竖直立板(2)于所述第一凸角(11)处开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竖直立板(2)于所述第一凹槽(12)处固定有第二凸角(22);/n所述装饰块材(1)与装饰结构墙面之间填充有粘性加强材料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包括装饰块材(1)和用于安装所述装饰块材(1)的竖直立板(2),所述竖直立板(2)远离所述装饰块材(1)的一侧固定在装饰结构墙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块材(1)靠近所述竖直立板(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凸角(11)和开设有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凸角(11)和所述第一凹槽(12)均倾斜设置,且朝向相同;
所述竖直立板(2)于所述第一凸角(11)处开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竖直立板(2)于所述第一凹槽(12)处固定有第二凸角(22);
所述装饰块材(1)与装饰结构墙面之间填充有粘性加强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块材(1)与所述竖直立板(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凸角(3)和第三凹槽(4),所述第三凸角(3)与所述第一凸角(11)、所述第二凸角(22)不同时共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面块材装配式装饰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角(11)和所述第二凹槽(21)之间、所述第二凸角(22)和所述第一凹槽(12)之间、所述第三凸角(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昊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