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01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外墙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装饰外墙施工麻烦的问题。本装饰外墙连接装置用于将面板连接在墙面上,面板上下两侧面为斜面,连接装置包括前连接件和后连接件,前连接件包括两块前连接板,前连接板内侧面设有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后连接件包括两块后连接板,后连接板上设有轴孔,还包括穿过轴孔的转轴,转轴两端固定有中连接板,中连接板与后连接板上设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包括设在后连接板外侧面上的插孔和位于中连接板外侧面上的连接条,连接条上设有销孔,销孔内穿有插销,下连接部包括位于后连接板外侧面上的连接柱及设在中连接板上的连接孔。本连接装置使施工更加方便高效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外墙
,涉及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中常用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外墙结构,通常包括面板以及用于连接面板的连接装置,按连接装置是否可见一般分为明框玻璃幕墙和隐框玻璃幕墙。例如申请号为“201811086025.2”,名称为“一种高效隐框玻璃幕墙和拆装工具及拆装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包括与墙面固定的框架,以及与面板连接的锁定机构,且锁定机构上具有磁性部件,同时其公开了专用的拆装工具以控制该磁性部件,因此利用拆装工具对面板进行施工,从而使磁性部件与框架连接,以形成隐框幕墙结构;但其存在以下问题:1、只能利用该专用的拆装工具对面板进行施工,施工十分麻烦,且需要特殊的施工方法才能进行施工,对施工人员要求较高;2、仅利用拆装工具的吸盘吸附面板进行安装和拆卸,因此施工过程中存在面板脱落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施工更加方便、高效和安全的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用于将面板(1)连接在墙面(2)上,所述的面板(1)为前后两侧面相平行的矩形板状结构,面板(1)左右两侧面相平行并与面板(1)前后两侧面以及面板(1)上下两侧面垂直,面板(1)上下两侧面相平行并为斜面结构,且面板(1)上侧面与面板(1)后侧面夹角为钝角,面板(1)下侧面与面板(1)前侧面夹角为钝角,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面板(1)后侧面的前连接件和固定在墙面(2)上的后连接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前连接件包括两块板状结构的前连接板(11),两块前连接板(11)内侧面相对设置,并与面板(1)左右两侧面平行,且前连接板(11)内侧面设有条形开槽结构的上连接槽(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用于将面板(1)连接在墙面(2)上,所述的面板(1)为前后两侧面相平行的矩形板状结构,面板(1)左右两侧面相平行并与面板(1)前后两侧面以及面板(1)上下两侧面垂直,面板(1)上下两侧面相平行并为斜面结构,且面板(1)上侧面与面板(1)后侧面夹角为钝角,面板(1)下侧面与面板(1)前侧面夹角为钝角,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面板(1)后侧面的前连接件和固定在墙面(2)上的后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连接件包括两块板状结构的前连接板(11),两块前连接板(11)内侧面相对设置,并与面板(1)左右两侧面平行,且前连接板(11)内侧面设有条形开槽结构的上连接槽(12)和下连接槽(13),上连接槽(12)位于下连接槽(13)上方,下连接槽(13)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段、中段和下段,且上连接槽(12)底端和下连接槽(13)下段底端在前连接板(11)后侧开口,上连接槽(12)长度方向、下连接槽(13)上段长度方向和下连接槽(13)下段长度方向均与面板(1)上侧面倾斜方向平行,且上连接槽(12)上半部分槽深小于下半部分槽深,上连接槽(12)上半部分槽底和下半部分槽底相连处平滑过渡;
所述的后连接件包括两块板状结构的后连接板(21),两块后连接板(21)外侧面相互平行并朝向相反,并呈竖向设置,并与墙面(2)垂直,后连接板(21)上设有开孔方向与后连接板(21)外侧面垂直的轴孔(22),还包括穿过两个轴孔(22)的转轴(23),转轴(23)两端各固定有一块板状结构的中连接板(3),中连接板(3)内外两侧面相互平行,且两块中连接板(3)内侧面分别紧贴在两块后连接板(21)外侧面上,中连接板(3)与相抵的后连接板(21)上共同设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位于下连接部上方,下连接部位于转轴(23)上方,上连接部包括设在后连接板(21)外侧面上的插孔(24)和位于中连接板(3)外侧面上的连接条(31),连接条(31)为长度方向与中连接板(3)外侧面平行的长条形结构,且连接条(31)上设有销孔(32),销孔(32)开孔方向与中连接板(3)内侧面垂直,销孔(32)内活动穿设有插销(34),插销(34)杆壁和销孔(32)孔壁设有相互配合的复位块(35)和复位槽(33),插销(34)上套有两端分别与复位块(35)和复位槽(33)相抵的复位弹簧(36),且复位弹簧(36)推动插销(34),使插销(34)内端与中连接板(3)内侧面对齐,使插销(34)外端伸出连接条(31),下连接部包括位于后连接板(21)外侧面上的连接柱(25),插孔(24)深度方向和连接柱(25)长度方向与后连接板(21)外侧面垂直,下连接部还包括设在中连接板(3)上的连接孔(37),连接孔(37)为弧形孔状结构并以转轴(23)为轴,且连接柱(25)活动穿设在连接孔(37)内;
且当面板(1)安装到位后,若干面板(1)外侧面对齐并与墙面(2)平行,横向相邻面板(1)的左右两侧面衔接,竖向相邻面板(1)的上下两侧面衔接,且连接条(31)位于上连接槽(12)内,上连接槽(12)上半部分槽底抵住插销(34)外端,使插销(34)内端嵌在插孔(24)内,连接柱(25)位于下连接槽(13)上段顶端以及连接孔(37)前端;
且能上推面板(1),使面板(1)朝面板(1)上侧面倾斜方向移动,使连接柱(25)移动至下连接槽(13)上段底端,且插销(34)外端移动至上连接槽(12)下半部分槽底上,且插销(34)内端与插孔(24)分离,此时下连接槽(13)中段与连接孔(37)对齐,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士玉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林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