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宝海专利>正文

作业机卷筒磁力测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85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油、水井修井作业的作业机卷筒磁力测深装置。该装置由固定在作业机卷筒一侧的永磁体1及设置在其旁侧或上方的磁敏元件护罩3内的磁敏元件2、信号引出线4和与之相连的微机5组成。该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利用它可以在油、水井修井作业过程中准确测量钢丝绳下井深度。该装置造价低,适用范围大,使用寿命长,宜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油、水井修井作业过程中测量下入井内钢丝绳的长度(即钢丝绳下井深度)的装置。在油、水井修井作业过程中,需要测量下入井内钢丝绳的长度以掌握井深状况。目前,现场通常采用红外光电技术进行此项工作,安装在作业机滑轮上的传感器往往因钢丝绳的惯性滑动及轮缘的磨损而造成测量误差,致使仪表不能正常使用,且其使用寿命甚短。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可靠、测量准确,且使用寿命长的作业机卷筒磁力测深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由永磁体、磁敏元件、磁敏元件护罩、磁敏元件信号引出线和微机组成,其结构、组装特征如下永磁体均匀固定在作业机(起重机)卷筒一侧轮缘上,该侧卷筒轮缘适当距离的旁侧或上方设置有磁敏元件护罩,护罩内装有磁敏元件,由磁敏元件向外侧或上方引出的磁敏元件信号引出线与微机相连。工作时,利用随作业机卷筒转动的永磁体作为信号源,沿卷筒轮缘均布的4个永磁体在转动时轮流经过磁敏元件附近时,使磁敏元件改变原有状态而输出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经磁敏元件信号引出线传输至微机处理,即可计算出下井钢丝绳长度,亦即得出其下井深度。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利用它可以在油、水井修井作业过程中准确测量钢丝绳下井深度。该装置造价低,使用寿命长,可在-40℃-80℃温度范围内工作,油污、潮湿、钢绳窜动、滑轮磨损对测量精确度均无影响,宜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图2分别为本技术安装在作业机卷筒一侧时的结构示意图及其侧视图。图中,标号“6”、“7”分别为作业机卷筒及其支架。图3、图4分别为该装置安装在作业机卷筒轮缘上方时的结构示意图及其侧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由永磁体1、磁敏元件2、磁敏元件护罩3、磁敏元件信号引出线4和微机5组成。其中,永磁体1采用φ2-35mm的圆柱体磁钢,亦可采用表面积4-40mm2的长方体、正方体或多边体磁钢。磁敏元件2采用502T或944E型霍尔磁敏管。磁敏元件护罩3可为金属圆管,亦可为长方形箱体。权利要求1.一种作业机卷筒磁力测深装置,由永磁体(1)、磁敏元件(2)、磁敏元件护罩(3)、磁敏元件信号引出线(4)和微机(5)组成,其特征在于,永磁体(1)均匀固定在作业机卷筒一侧轮缘上,该侧卷筒轮缘适当距离的旁侧或上方设置有磁敏元件护罩(3),护罩(3)内装有磁敏元件(2),由磁敏元件(2)向外侧或上方引出的磁敏元件信号引出线(4)与微机(5)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油、水井修井作业的作业机卷筒磁力测深装置。该装置由固定在作业机卷筒一侧的永磁体1及设置在其旁侧或上方的磁敏元件护罩3内的磁敏元件2、信号引出线4和与之相连的微机5组成。该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利用它可以在油、水井修井作业过程中准确测量钢丝绳下井深度。该装置造价低,适用范围大,使用寿命长,宜于推广应用。文档编号G01B7/02GK2429815SQ00212258公开日2001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马宝海, 薄海山 申请人:马宝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业机卷筒磁力测深装置,由永磁体(1)、磁敏元件(2)、磁敏元件护罩(3)、磁敏元件信号引出线(4)和微机(5)组成,其特征在于,永磁体(1)均匀固定在作业机卷筒一侧轮缘上,该侧卷筒轮缘适当距离的旁侧或上方设置有磁敏元件护罩(3),护罩(3)内装有磁敏元件(2),由磁敏元件(2)向外侧或上方引出的磁敏元件信号引出线(4)与微机(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宝海薄海山
申请(专利权)人:马宝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