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5844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孢子质量好、抗病力强同时产量高的灵芝菌种,S1.选择平均气温维持在20‑30℃的亚热带气候区的山区作为养殖地,并制作栽培棚,S3.在栽培棚内制作椴木培养基,S4.将选好的灵芝菌种移植到椴木培养基上,S5.在灵芝出芝时对每根菌棒的出芝数量进行控制,当灵芝芝棒的棒身直径为10‑15cm,长度为15‑20cm时,每根菌棒控制生长一个灵芝;当灵芝芝棒的棒身直径为10‑15cm,长度为25‑30cm时,每根菌棒控制生长两个灵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选用优良灵芝品种、合适的培养基、适宜的种植地点以及精心的出芝管理,能够大大提高灵芝孢子粉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药用菌培育
,具体为一种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灵芝,又称为瑞草、神芝、仙草、瑶草、还阳草、林中灵、菌灵芝、万年蕈、灵草、赤芝、丹芝、琼珍等,是一种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其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在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有灵芝的记载。灵芝孢子是灵芝在生长成熟期,从灵芝菌褶中弹射出来的极其微小的卵形生殖细胞即灵芝的种子。每个灵芝孢子只有4-6个微米,是活体生物体,双壁结构,外被坚硬的几丁质纤维素所包围,人体很难充分吸收。破壁后更适合人体肠胃直接吸收。灵芝孢子粉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物质和保健作用。其药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灵芝孢子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保护肝损伤,辐射防护作用。灵芝孢子粉培育采集是在人工栽培灵芝发展以后,至今有3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用室内瓶栽代料灵芝,用套袋办法培育采集孢子粉,随着仿野生栽培椴木灵芝的发展,灵芝生长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有室内瓶栽的一套方法已不适应,然而目前野外栽培灵芝孢子粉培养技术较不成熟,导致培养出来的灵芝孢子粉产量较低,如何培育优质高产的野外椴木灵芝孢子粉,成为孢子粉开发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解决了现有野外培育的灵芝孢子粉产量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孢子质量好、抗病力强同时产量高的灵芝菌种;S2.选择平均气温维持在20-30℃的亚热带气候区的山区作为养殖地,并制作栽培棚;S3.在栽培棚内制作椴木培养基;S4.将选好的灵芝菌种移植到椴木培养基上;S5.在灵芝出芝时对每根菌棒的出芝数量进行控制,当灵芝芝棒的棒身直径为10-15cm,长度为15-20cm时,每根菌棒控制生长一个灵芝;当灵芝芝棒的棒身直径为10-15cm,长度为25-30cm时,每根菌棒控制生长两个灵芝;S6.在灵芝出芝时对栽培棚内部环境进行调整,将栽培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调整到75%-85%,将栽培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调整到0.1%;S7.在灵芝开始出现白边时对灵芝进行套筒,套筒10天后开始收集灵芝孢子粉。优选的,所述椴木培养基制作过程如下:(1)选用壳斗科树种作为制作椴木的原料;(2)将选好的椴木原料切割成15-20cm长的木段,且保证木段的两端面平齐;(3)配置浸泡椴木用营养液;(4)将切割好的椴木放入营养液池内浸泡5-8天,然后捞起来放置1天,再进行装袋灭菌处理;(5)将沥干的椴木培养基等间距固定放置在栽培棚内,椴木培养基制作完成。优选的,所述制作椴木原料选用的壳斗科树种包括栗属、锥属、青冈属、柯属、栎属内的一种。优选的,所述营养液的组成为水、葡糖糖溶液、硫酸锌溶液和添加剂,其中水、葡糖糖溶液、硫酸锌溶液的配比为水500份、葡糖糖溶液100份、硫酸锌溶液10份、添加剂20份。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包括半夏、鸡血藤、杜仲、红花、山药等药物的药汁混合制成,其中半夏、鸡血藤、杜仲、红花、山药的组成比为1:1:2:2:1。优选的,所述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准备好的水倒入水池内端,然后将准备好的葡萄糖溶液、硫酸锌溶液以及添加剂依次倒入水池内,然后进行充分搅拌混合。优选的,所述灵芝开始出现白边并对灵芝进行套筒时,在灵芝底面铺设一层塑料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培养方法选用优质灵芝菌种进行栽培,保证了培养的灵芝具有良好的基因,从根本上增加了灵芝的产量,同时选用适合灵芝生长的亚热带环境进行培养,保证了灵芝有良好的生长环境。(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培养方法选用壳斗科树种制作椴木培养基,同时还制作营养液对椴木进行浸泡,这使得灵芝成长时有足够的营养保证,且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优质变异,使得长出的灵芝孢子粉具有富锌、多糖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添加剂所具有的功效,使得灵芝孢子粉功效价值大大提高。(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培养方法在灵芝出芝时根据灵芝生长特性,进行合适地出芝管理,且对培养棚内部环境做出调整以提高灵芝孢子粉的产出质量和数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龙芝一号”作为培养用灵芝菌种;S1.选择浙江龙泉的山区作为养殖地,并制作栽培棚;S3.在栽培棚内制作椴木培养基,该培养基选用青冈种作为椴木,同时培养基用营养液的组成为水10kg、葡糖糖溶液2kg、硫酸锌溶液200g、添加剂400g;S4.将选好的灵芝菌种移植到椴木培养基上;S5.在灵芝出芝时对每根菌棒的出芝数量进行控制,当灵芝芝棒的棒身直径为10-15cm,长度为15-20cm时,每根菌棒控制生长一个灵芝;当灵芝芝棒的棒身直径为10-15cm,长度为25-30cm时,每根菌棒控制生长两个灵芝;S6.在灵芝出芝时对栽培棚内部环境进行调整,将栽培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调整到75%,将栽培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调整到0.1%;S7.在灵芝开始出现白边时对灵芝进行套筒,套筒10天后开始收集灵芝孢子粉。实施例二:S1.选择“沪农灵芝一号”作为培养用灵芝菌种;S1.选择浙江龙泉的山区作为养殖地,并制作栽培棚;S3.在栽培棚内制作椴木培养基,培养基选用白桦种作为椴木,同时培养基用营养液的组成为水10kg、葡糖糖溶液2kg、硫酸锌溶液200g、添加剂400g;S4.将选好的灵芝菌种移植到椴木培养基上;S5.在灵芝出芝时对每根菌棒的出芝数量进行控制,当灵芝芝棒的棒身直径为10-15cm,长度为15-20cm时,每根菌棒控制生长一个灵芝;当灵芝芝棒的棒身直径为10-15cm,长度为25-30cm时,每根菌棒控制生长两个灵芝;S6.在灵芝出芝时对栽培棚内部环境进行调整,将栽培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调整到80%,将栽培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调整到0.1%;S7.在灵芝开始出现白边时对灵芝进行套筒,套筒10天后开始收集灵芝孢子粉。以下通过多组实验得到实验结果,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有效的说明:本专利技术首先考察了灵芝品种、种植地点、树种以及是否进行出芝管理对灵芝孢子粉产量的影响,以1吨培养基木头为单位,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由表1的数据对比可知,选用优良灵芝品种、适宜的种植地点、壳斗科树种将会大大提高灵芝孢子粉的产量。本专利技术接着考察了是否使用营养液对灵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选择孢子质量好、抗病力强同时产量高的灵芝菌种;/nS2.选择平均气温维持在20-30℃的亚热带气候区的山区作为养殖地,并制作栽培棚;/nS3.在栽培棚内制作椴木培养基;/nS4.将选好的灵芝菌种移植到椴木培养基上;/nS5.在灵芝出芝时对每根菌棒的出芝数量进行控制,当灵芝芝棒的棒身直径为10-15cm,长度为15-20cm时,每根菌棒控制生长一个灵芝;当灵芝芝棒的棒身直径为10-15cm,长度为25-30cm时,每根菌棒控制生长两个灵芝;/nS6.在灵芝出芝时对栽培棚内部环境进行调整,将栽培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调整到75%-85%,将栽培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调整到0.1%;/nS7.在灵芝开始出现白边时对灵芝进行套筒,套筒10天后开始收集灵芝孢子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孢子质量好、抗病力强同时产量高的灵芝菌种;
S2.选择平均气温维持在20-30℃的亚热带气候区的山区作为养殖地,并制作栽培棚;
S3.在栽培棚内制作椴木培养基;
S4.将选好的灵芝菌种移植到椴木培养基上;
S5.在灵芝出芝时对每根菌棒的出芝数量进行控制,当灵芝芝棒的棒身直径为10-15cm,长度为15-20cm时,每根菌棒控制生长一个灵芝;当灵芝芝棒的棒身直径为10-15cm,长度为25-30cm时,每根菌棒控制生长两个灵芝;
S6.在灵芝出芝时对栽培棚内部环境进行调整,将栽培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调整到75%-85%,将栽培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调整到0.1%;
S7.在灵芝开始出现白边时对灵芝进行套筒,套筒10天后开始收集灵芝孢子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孢子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椴木培养基制作过程如下:
(1)选用壳斗科树种作为制作椴木的原料;
(2)将选好的椴木原料切割成15-20cm长的木段,且保证木段的两端面平齐;
(3)配置浸泡椴木用营养液;
(4)将切割好的椴木放入营养液池内浸泡5-8天,然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其史龙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园协和健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