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混交林的营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584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混交林的营造方法,涉及红豆杉造林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红豆杉和无花果树的特性,将红豆杉、无花果树进行混交,在平地采用苗床方式栽植,在山地采用梯田方式栽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生态位互补优势。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立地的地上和地下空间,无花果树生长速度快、叶型较大,为红豆杉遮蔽了部分日光,节约了为红豆杉搭建遮荫棚的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混交林的营造方法,建成的混交林不但生物量提高,而且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也比纯林要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混交林的营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红豆杉造林
,具体涉及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混交林的营造方法。
技术介绍
红豆杉属(Taxus)植物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植物,生长缓慢,喜阴性环境,一般种植在山坡阴面,若阳光充足生长前期(1~3年)还需要进行适度的遮阴处理,其枝叶中含有高效抗癌活性成分紫杉醇等药用成分,因受自身繁育特性、生境条件及人为因素等作用,其野生种群更新状况较差,现处于濒危状态。因为无花果树(FicuscaricaL.)是桑科榕属药食同源植物,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生长迅速,喜阳性环境,枝叶阔大,目前主要繁殖方式是扦插,可实现年内出芽、分化、落果,果实营养丰富且开发技术不断完善日趋成熟。提取自红豆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是继阿霉素、顺铂以后,近年来被认为对多种癌症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抗癌药物。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紫杉醇是人类同癌症做斗争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我国的红豆杉资源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虽占一半以上,但从世界上的紫杉醇的需求量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采用适当方法进行红豆杉人工林培育,建立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培育基地就迫在眉睫。由于红豆杉幼树不耐强光,易被灼伤甚至晒死,因此培育红豆杉幼苗时大都需要搭建遮荫棚,以降低光照强度。但人工搭建遮荫棚存在成本高的缺点,且目前也没有关于无花果树和红豆杉混交造林的记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混交林的营造方法,红豆杉和无花果树的种间关系稳定,不仅可显著促进红豆杉的生长速度,而且还能提高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同时降低红豆杉培育成本。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混交林的营造方法,包括以下方案,在山地或平原地带混种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所述混种的方式包括在山地或平原地带进行带状混交,或在平原地带进行株间混交;所述带状混交时,在平原地带行向为东西向,相邻的两行无花果树带内种植2行红豆杉带;在山地,行向与等高线平行。所述株间混交时,采用长方形配置。优选的,在山地混种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时,将山地修整为梯田,梯田走向与等高线平行,每一级梯田的宽度为200~450cm。优选的,每一级梯田上种植一行无花果树带,一行红豆杉带,且相邻的两级梯田上,临近的两行种植的树种不同。优选的,所述带状混交时,每行无花果树带内的株距为150~200cm,每行红豆杉带内的株距为60~100cm。优选的,当在山地上进行所述带状混交时,同一级梯田上,相邻的无花果树带与红豆杉带的行间距为150~200cm;一级梯田上的无花果树带与相邻梯田上的红豆杉带的行间距为200~250cm。优选的,在平原地带带状混交时,相邻的无花果树带和红豆杉带之间的行距为150~200cm,每行红豆杉带内的株距为60~100cm;相邻的两行红豆杉带的行距为150~200cm;每行无花果树带内的株距为150~200cm。优选的,所述长方形配置包括每相邻两株无花果树之间种植一株红豆杉,相邻的红豆杉和无花果树之间的株距为150~250cm;行距200~300c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上述营造方法营造的混交林在提高红豆杉和无花果树生物量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上述营造方法营造的混交林在提高红豆杉紫杉醇含量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根据红豆杉非速生、阴性、中深根系,无花果树速生、阳性、浅根系的特性,将红豆杉、无花果树进行混交,在平地采用苗床方式栽植,在山地采用梯田方式栽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生态位互补优势。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立地的地上和地下空间,无花果树生长速度快、叶型较大,为红豆杉遮蔽了部分日光,节约了为红豆杉搭建遮荫棚的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所述混交林的营造方法,根据红豆杉和无花果树种间关系合理(具有种间增益作用)这一特点,建成的混交林不但生物量提高,而且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也比纯林要高。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混交林的营造方法,包括以下方案,在山地或平原地带混种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所述混种的方式包括在山地或平原地带进行带状混交,或在平原地带进行株间混交;所述带状混交时,在平原地带行向为东西向,相邻的两行无花果树带内种植2行红豆杉带;在山地,行向与等高线平行;所述株间混交时,采用长方形配置。本专利技术在山地或平原地带混种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所述红豆杉的品种优选包括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或曼地亚红豆杉。本专利技术优选在所述山地或平原地带种植高度大于20cm的一年生红豆杉,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红豆杉的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市售幼苗即可。本专利技术所述无花果树优选为高度大于40cm的一年生无花果树,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无花果树的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市售幼苗即可。本专利技术所述混交林可在山地营造,也可在平原地带(平地)营造,当在山地营造所述混交林时,只能利用带状混交,优选的包括将山地修整为梯田,梯田走向与等高线平行,每一级梯田的宽度为200~450cm,更优选的宽度为400cm。本专利技术在所述梯田上营造混交林,优选的在每一级梯田上种植一行无花果树带和一行红豆杉带,且相邻的两级梯田上,临近的两行种植的树种不同。本专利技术在梯田上营造所述混交林时,优选的将无花果树种植每一级梯田的外边缘,红豆杉种植在每一级梯田的内侧,在阳光照射时,红豆杉大部分位于无花果树的枝叶所形成的阴影内,避免被阳光直射,有助于红豆杉的生长,且减少了红豆杉种植时的遮阴设施,节约了成本。本专利技术每行无花果树带内的株距优选为150~200cm,每行红豆杉带内的株距优选为60~100cm。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在山地上进行所述带状混交时,同一级梯田上,相邻的无花果树带与红豆杉带的行间距优选为150~200cm,更优选为180cm;一级梯田上的无花果树带与相邻梯田上的红豆杉带的行间距优选为200~250cm,更优选为220cm。本专利技术在平原地带营造所述混交林时,即可利用带状混交,也可利用株间混交,当利用带状混交时,相邻的两行无花果树带之间种植两行红豆杉带,每行无花果树带内的株距优选为150~200cm,更优选为180cm;每行红豆杉带内的株距优选为60~100cm,更优选为80cm。在本专利技术中,相邻的无花果树带和红豆杉带之间的行距优选为150~200cm,更优选为180cm;相邻的两行红豆杉带的行距优选为150~200cm,更优选为180cm。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利用株间混交在平原地带营造所述混交林时,采用长方形配置,优选包括每相邻两株无花果树之间种植一株红豆杉,相邻的红豆杉和无花果树之间的株距优选为150~250cm;行距优选为200~300cm。本专利技术所述长方形配置优选的为第一行依次种植无花果树-红豆杉-无花果树-红豆杉......,第二行时依次种植红豆杉-无花果树-红豆杉-无花果树......,第三行时依次种植无花果树-红豆杉-无花果树-红豆杉......,以此类推。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营造方法营造的混交林,可显著提高红豆杉和无花果树的生物量以及红豆杉中的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混交林的营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案,在山地或平原地带混种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所述混种的方式包括在山地或平原地带进行带状混交,或在平原地带进行株间混交;/n所述带状混交时,在平原地带行向为东西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混交林的营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案,在山地或平原地带混种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所述混种的方式包括在山地或平原地带进行带状混交,或在平原地带进行株间混交;
所述带状混交时,在平原地带行向为东西向,每相邻的两行无花果树带内种植2行红豆杉带;在山地,行向与等高线平行;
所述株间混交时,采用长方形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营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山地混种红豆杉和无花果树时,将山地修整为梯田,梯田走向与等高线平行,每一级梯田的宽度为200~45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营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级梯田上种植一行无花果树带,一行红豆杉带,且相邻的两级梯田上,临近的两行种植的树种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营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混交时,每行无花果树带内的株距为150~200cm,每行红豆杉带内的株距为60~10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营造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英赵春建付玉杰苏伟然李玉正关佳晶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