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洋专利>正文

一种三维变换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78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测量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变换尺,由三根直尺构成,三根直尺的端头间活动式配合,三尺重叠时,呈一条尺状;三尺展开时,呈三维坐标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维变换尺,当其展开时,一次即可测量物体的三维尺寸,如人们在商场购物或者电视、网络购物时,通过本三维变换尺一次测量即可了解商品的大致长宽高,使消费者对所购商品有一较为准确的尺寸概念,其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测量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三维变换尺
技术介绍
测量尺寸常用的工具有直尺、三角尺、巻尺等,众所周知,所有这些测量 工具一次只能测量物体的一维尺寸。但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同时对物体进行三 维尺寸的测量,如购物时,消费者需要了解该物的大致尺寸,若采用现有的工 具来测量,则至少要经过三次操作才能完成,可想而知,其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此外,对于一些不太规则的物体,当需要了解它的大致尺寸时,采用现有的测 量工具,其三维尺寸测量的结果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变换尺,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对物体测量三维尺 寸时存在操作复杂、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维变换尺,由三根直尺(1、 2、3)构成,三根直尺(1、 2、 3)的端头间活动式配合,三尺重叠时,呈一条尺状;三尺展开时,呈三维坐标状。所述的三维变换尺,尺(1、 3)的一端开有轴孔(11、 31),尺(1)的该端还开有90度的弧形槽(16);尺(2)的一端设销轴(21)及挡块(22),挡块(22)置入尺(1)的弧形槽(16)内;尺(1、 2、 3)通过销轴(21)与轴孔(11、 31)的配合而连成一整体;尺(3)的主体与设轴孔(31)的端头之间铰接。所述的三维变换尺,尺(3)的两端间通过铰链(37)相连,两端设为A、 B端,A端上方设四分之一圆柱,该圆柱带有一孔;B端上方设两个四分之一圆 柱,该两圆柱带有孔,两圆柱间有一定的空隙,空隙的宽度与A端的圆柱相等, B端两圆柱的内侧各设有一半球(38),半球(38)后端与弹簧(39)相连。所述的三维变换尺,尺(1)的一端向上折弯90度,折弯部中间开有凹槽 (15),凹槽(15)的两侧向上嵌有磁铁(12);该端侧边开有凹孔(13),中部 开有通孔(14);尺(2)的一端平面向上装有铁块(23),铁块(23)与通孔(14)相适配; 该端沿尺面向外形成榫头(24),该榫头(24)与孔(13)、凹槽(15)相适配;尺(3)的一端头向上装有两块铁块(32),两铁块中间形成凹槽(33),沿 尺面向外形成榫头(34),该榫头(34)与孔(13)、通孔(14)、凹槽(15)、 榫头(24)相适配。所述的三维变换尺,尺(1)与尺(3)间通过铰轴(41)转动连接,尺(2) 与尺(3)间通过铰轴(42)转动连接。本技术的三维变换尺,当其展开时, 一次即可测量物体的三维尺寸,如人们在商场购物或者电视、网络购物时,通过本三维变换尺一次测量即可了解商品的大致长宽高,使消费者对所购商品有一较为准确的尺寸概念,其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当然,本技术的三维变换尺也可以提供一维二维的测量。附图说明 图l、 2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三尺分解图。图4、 5是实施例一尺(3)的局部结构图。图6、 7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图。图8是实施例二的三尺重叠图。图9是实施例二的三尺分解图。图10、 11是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图。图12是实施例三的三尺重叠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一3所示,本三维变换尺由三根直尺构成,设X轴向为尺 1, Y轴向为尺2 , Z轴向为尺3,其中尺2与尺3等长,尺l比尺2短一小截, 以便重叠时,尺1合入尺2下平面。尺l、 3的一端开有轴孔11、 31,尺l的该端还开有90度的弧形槽16;尺 2的一端设销轴21及挡块22,挡块22置入尺1的弧形槽16内,另一端头向下 折弯90度。尺1、 2、 3通过销轴21与轴孔11、 31的配合而连成一整体并且可 以相对转动。三尺重叠时,尺1合入尺2下平面,尺3叠于尺2上平面,三尺 形成一根较厚的长尺。尺1与尺2相对转动90度后,由于在尺1靠尺2的一面 开有一弧形槽16,尺2靠尺1的一面设置一挡块22,使之正好嵌入尺l的弧形 槽16中,弧形槽16的弧度为90° ,从而使尺1与尺2间的相对转动只能在90 度范围内进行,当两者相对转到90°时,尺1即被挡块22阻挡。如图4、 5所 示,尺3的主体与设轴孔31的端头之间铰接,铰链37两端为A、 B端,A端上 方设有一四分之一圆柱,带有一孔;B端上方设有两个四分之一圆柱,两圆柱间 有一定的空隙,该空隙的宽度与A端的圆柱相等,B端两圆柱的内侧各设有一半球38,半球38后端相接弹簧39,半球39可以向尺3的两侧边压縮。当尺的 A端向上抬起成为90度时,AB两端的半球和通孔相重合,弹簧39先压縮后释 放,将A端卡在90度位置。尺的A端放下时,则相反。实施例二如图6—9所示,设X轴向为尺1, Y轴向为尺2, Z轴向为尺 3。尺1的一端向上折弯90度,折弯部中间开有凹槽15;该端侧边开有凹孔13, 中部开有通孔14,尺1在孔13、 14内嵌磁铁。尺2的一端平面向上装有铁块23,铁块23与通孔14相适配。该端沿尺面 向外形成榫头24,该榫头24与孔13、凹槽15相适配。尺3的一端头向上装有两块铁块32,两铁块中间形成凹槽33,沿尺面向外 形成榫头34,该榫头34与孔13、通孔14、凹槽15、榫头24相适配。三尺折叠时,如图8所示,铁块23插入通孔14,榫头24、 34插入凹槽15。 依靠磁铁的磁力和榫扣的作用,三尺牢固配合,形成一体状。当然,尺的另一 端可以设置按扣,使其在一体状时更牢固。尺3的两面都标有刻度,使三尺在 闭合时依然具有测量一维长度的功能。三尺打开成三维坐标状时,如图6、 7所示,榫头34插入通孔14,榫头24 插入侧孔13,也依靠磁铁的磁力和榫扣的作用,三尺牢固配合,形成三维坐标 尺。实施例三如图10—12所示,设X轴向为尺1, Y轴向为尺2, Z轴向 为尺3。尺1与尺3间通过铰轴41转动连接,尺2与尺3间通过铰轴42转动连 接。在尺3靠尺1方向的一边割去一细长三棱柱,补给尺l,使尺1更稳固。 将尺3连同尺1翻转卯度,然后将尺1向下翻转90度,三尺便形成三维坐标状。尺2的一端较厚,从而可以将尺1和尺3同时卡住。构成三维尺的各维度的直尺也可以设计成伸展型的,以满足更大空间的测权利要求1.一种三维变换尺,其特征在于由三根直尺(1、2、3)构成,三根直尺(1、2、3)的端头间活动式配合,三尺重叠时,呈一条尺状;三尺展开时,呈三维坐标状。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变换尺,其特征在于尺(1、 3)的一端开有轴孔(11、 31),尺(1)的该端还开有90度的弧形槽(16);尺(2)的一端设 销轴(21)及挡块(22),挡块(22)置入尺(1)的弧形槽(16)内;尺(1、 2、 3)通过销轴(21)与轴孔(11、 31)的配合而连成一整体;尺(3)的主体 与设轴孔(31)的端头之间铰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变换尺,其特征在于尺(3)的两端间通过 铰链(37)相连,两端设为A、 B端,A端上方设四分之一圆柱,该圆柱带有一 孔;B端上方设两个四分之一圆柱,该两圆柱带有孔,两圆柱间有一定的空隙, 空隙的宽度与A端的圆柱相等,B端两圆柱的内侧各设有一半球(38),半球G8) 后端与弹簧(39)相连。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变换尺,其特征在于尺(1)的一端向上折 弯90度,折弯部中间开有凹槽(15),凹槽(15)的两侧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变换尺,其特征在于:由三根直尺(1、2、3)构成,三根直尺(1、2、3)的端头间活动式配合,三尺重叠时,呈一条尺状;三尺展开时,呈三维坐标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李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