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箱梁位姿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3420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箱梁位姿调整方法,首先选取三个顶作为测量点,设为A10、A20、A30,相应的3个三向顶的顶点设为B10、B20、B30;在设计位置时测量点分别设为A11、A21、A31,3个三向顶的顶点分别设为B11、B21、B31;调节三向顶使箱梁从初始位置ΔA10A20A30运动到设计位置ΔA11A21A31即实现箱梁的正确定位;通过动坐标系A10‑X0Y0Z0与A11‑X1Y1Z1以及大地坐标系O‑XYZ与动坐标系A10‑X0Y0Z0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使得设计位置处三向顶的顶点在坐标系A11‑X1Y1Z1下的描述转换为大地坐标系O‑XYZ下的描述;计算三向顶调节量;最后通过调节箱梁下的三向顶,使箱梁上的坐标系A10‑X0Y0Z0与A11‑X1Y1Z1重合,即完成箱梁从初始位置到设计位置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实现计算机控制液压三向顶进行箱梁的位姿调节提供了一种方法,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箱梁吊装施工
,涉及一种箱梁位姿调整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箱梁位姿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在箱梁吊装施工过程中,箱梁很难一次到达设计位置。一般采用三向液压千斤顶对箱梁的位姿进行调节,以使箱梁从初始位置移动到设计位置。箱梁的四点顶升施工中三向千斤顶油缸顶位效果图如图1所示。目前在工程中常采用的人工调节的方法,费时费力,有时甚至严重耽误工程的进度。目前基于PLC的液压同步顶升技术实现了各液压千斤顶平移的同步性([文献1]),但并没有实现各液压千斤顶的各向异步调节,不能实现对箱梁位姿调节。[文献1]侯昭光,赵洲清,王万平.基于PLC控制的液压同步桥梁顶升系统[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28(6):28-31.[文献2]蔡自兴.机器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8-25[文献3]董亚辉.桥梁顶升技术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28(6):21-27.[文献4]张安荣.四点支撑物体水平调节的讨论[J].火控雷达技术,1995,24(1):42-46.[文献5]John J.Craig.机器人学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4-29[文献6]王岩,郝颖明.空间向量法求解坐标变换[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999,18(1):29-32.[文献7]张卡,张道俊,盛业华,等.三维坐标转换的两种方法及其比较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38(23):121-128.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基于空间坐标变换([文献2])的思想,研究箱梁的位姿调节方法,求解三向千斤顶的调节量,为快速调节三向千斤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箱梁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测量点;箱梁采用四点顶升,选取其中三个顶来进行计算,将通过4个测量点和4个千斤顶的顶点所构成的多面体假想为一个刚体;步骤2:建立坐标系;在箱梁初始位置选取其上的3个测量点设为A10、A20、A30,相应的3个三向顶的顶点设为B10、B20、B30;在设计位置时测量点分别设为A11、A21、A31,3个三向顶的顶点分别设为B11、B21、B31;调节三向顶使箱梁从初始位置ΔA10A20A30运动到设计位置ΔA11A21A31即实现箱梁的正确定位;步骤3:变换矩阵计算;通过动坐标系A10-X0Y0Z0与A11-X1Y1Z1以及大地坐标系O-XYZ与动坐标系A10-X0Y0Z0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使得设计位置处三向顶的顶点在坐标系A11-X1Y1Z1下的描述转换为大地坐标系O-XYZ下的描述;步骤4:计算三向顶调节量;通过调节箱梁下的三向顶,使箱梁上的坐标系A10-X0Y0Z0与A11-X1Y1Z1重合,即完成箱梁从初始位置到设计位置调节。作为优选,步骤2中,在A10点处建立一个动坐标系A10-X0Y0Z0,X0轴取为向量方向,Z0轴取为的方向,基于右手规则确定Y0轴;同理,在A11点处也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A11-X1Y1Z1,X1轴取为向量方向,Z1轴取为的方向,基于右手规则确定Y1轴。作为优选,步骤3中,设计位置坐标系A11-X1Y1Z1的X1轴、Y1轴、Z1轴的方向向量在初始位置动坐标系A10-X0Y0Z0下的方向余弦分别设为(n1,n2,n3)、(o1,o2,o3)、(a1,a2,a3),点A11在动坐标系A10-X0Y0Z0下的坐标设为(px1,py1,pz1);其中初始位置动坐标系A10-X0Y0Z0的方向向量分别为则:动坐标系A10-X0Y0Z0经过空间坐标变换能与坐标系A11-X1Y1Z1重合,记A11-X1Y1Z1相对于A10-X0Y0Z0的变换矩阵为: T 1 = n 1 o 1 a 1 p x 1 n 2 o 2 a 2 p y 1 n 3 o 3 a 3 p z 1 0 0 0 1 ; ]]>在初始位置,三向顶的顶点B10、B20、B30在动坐标系A10-X0Y0Z0下的坐标分别设为则:设动坐标系A10-X0Y0Z0相对于大地坐标系O-XYZ的变换矩阵为: T 2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箱梁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测量点;箱梁采用四点顶升,选取其中三个顶来进行计算,将通过4个测量点和4个千斤顶的顶点所构成的多面体假想为一个刚体;步骤2:建立坐标系;在箱梁初始位置选取其上的3个测量点设为A10、A20、A30,相应的3个三向顶的顶点设为B10、B20、B30;在设计位置时测量点分别设为A11、A21、A31,3个三向顶的顶点分别设为B11、B21、B31;调节三向顶使箱梁从初始位置ΔA10A20A30运动到设计位置ΔA11A21A31即实现箱梁的正确定位;步骤3:变换矩阵计算;通过动坐标系A10‑X0Y0Z0与A11‑X1Y1Z1以及大地坐标系O‑XYZ与动坐标系A10‑X0Y0Z0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使得设计位置处三向顶的顶点在坐标系A11‑X1Y1Z1下的描述转换为大地坐标系O‑XYZ下的描述;步骤4:计算三向顶调节量;步骤5:通过调节箱梁下的三向顶,使箱梁上的坐标系A10‑X0Y0Z0与A11‑X1Y1Z1重合,即完成箱梁从初始位置到设计位置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箱梁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测量点;箱梁采用四点顶升,选取其中三个顶来进行计算,将通过4个测量点和4个千斤顶的顶点所构成的多面体假想为一个刚体;步骤2:建立坐标系;在箱梁初始位置选取其上的3个测量点设为A10、A20、A30,相应的3个三向顶的顶点设为B10、B20、B30;在设计位置时测量点分别设为A11、A21、A31,3个三向顶的顶点分别设为B11、B21、B31;调节三向顶使箱梁从初始位置ΔA10A20A30运动到设计位置ΔA11A21A31即实现箱梁的正确定位;步骤3:变换矩阵计算;通过动坐标系A10-X0Y0Z0与A11-X1Y1Z1以及大地坐标系O-XYZ与动坐标系A10-X0Y0Z0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使得设计位置处三向顶的顶点在坐标系A11-X1Y1Z1下的描述转换为大地坐标系O-XYZ下的描述;步骤4:计算三向顶调节量;步骤5:通过调节箱梁下的三向顶,使箱梁上的坐标系A10-X0Y0Z0与A11-X1Y1Z1重合,即完成箱梁从初始位置到设计位置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箱梁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A10点处建立一个动坐标系A10-X0Y0Z0,X0轴取为向量方向,Z0轴取为的方向,基于右手规则确定Y0轴;同理,在A11点处也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A11-X1Y1Z1,X1轴取为向量方向,Z1轴取为的方向,基于右手规则确定Y1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箱梁位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设计位置坐标系A11-X1Y1Z1的Z1轴、Y1轴、Z1轴的方向向量在初始位置动坐标系A10-X0Y0Z0下的方向余弦分别设为(n1,n2,n3)、(o1,o2,o3)、(a1,a2,a3),点A11在动坐标系A10-X0Y0Z0下的坐标设为(px1,py1,pz1);其中初始位置动坐标系A10-X0Y0Z0的方向向量分别为则:动坐标系A10-X0Y0Z0经过空间坐标变换能与坐标系A11-X1Y1Z1重合,记A11-X1Y1Z1相对于A10-X0Y0Z0的变换矩阵为: T 1 = n 1 o 1 a 1 p x 1 n 2 o 2 a 2 p y 1 n 3 o 3 a 3 p z 1 0 0 0 1 ; ]]>在初始位置,三向顶的顶点B10、B20、B30在动坐标系A10-X0Y0Z0下的坐标分别设为则:设动坐标系A10-X0Y0Z0相对于大地坐标系O-XYZ的变换矩阵为: T 2 = n 10 o 10 a 10 p x 10 n 20 o 20 a 20 p y 10 n 30 o 30 a 30 p z 10 0 0 0 1 , ]]>则: n 10 = a 0 → · ( 1 , 0 , 0 ) 1 · | a 0 → | , n 20 = a 0 → · ( 0 , 1 , 0 ) 1 · | a 0 → | , n 30 = a 0 → · ( 0 , 0 , 1 ) 1 · | a 0 → | ; ]]> o 10 = b 0 → · ( 1 , 0 , 0 ) 1 · | b 0 → | , o 20 = b 0 → · ( 0 , 1 , 0 ) 1 · | b 0 → | , o 30 = b 0 → · ( 0 , 0 , 1 ) 1 · | b 0 → | ; ]]> a 10 = c 0 → · ( 1 , 0 , 0 ) 1 · | c 0 → | , a 20 = c 0 → · ( 0 , 1 ,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友占涛刘文生郑拓马志艳刘虎祝传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