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阀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69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2
一种排水阀驱动装置,抑制水和异物侵入到收容连接线材等排水阀驱动部件的输出部件及驱动部的外壳内。排水阀驱动装置(1)具有连接排水阀的线材(10)、与线材连接的带轮(11)、驱动带轮的电动机(40)及齿轮单元(2)、以及收容带轮、电动机及齿轮单元的外壳(20)。在用于将线材引出到外壳(20)的外部的开口部(23)的边缘设置有挡水部(24)。另外,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的连接部位成为使第一台阶部(213)和第二台阶部(223)嵌合的嵌合部,并且从第一外壳(21)侧覆盖嵌合部的第二外壳覆盖部(212)的前端延伸至比构成嵌合部的第一台阶部(213)靠第二外壳(22)侧(+Z方向)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阀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开/关闭排水阀的排水阀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打开/关闭洗衣机等的排水阀的排水阀驱动装置,有具备与排水阀连接的排水阀驱动部件和驱动排水阀驱动部件的齿轮电动机的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线材作为排水阀驱动部件的排水阀驱动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齿轮电动机具备外壳、收容于外壳的内侧的电动机以及传动轮系。电动机部的驱动力通过传动轮系传递给作为输出部件的带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269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排水阀驱动装置中,卷取线材的带轮配置于齿轮电动机外壳的外侧。带轮与配置于齿轮电动机的外壳的开口处的输出小齿轮啮合。在外壳上,固定有覆盖带轮的被覆外壳。像专利文献1那样将作为输出部件的带轮配置于收容电动机及传动轮系的外壳的外侧并收容于被覆外壳中的排水阀驱动装置因为装置的高度成为将外壳的高度和被覆外壳的高度相加的总高度,所以存在大型化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将带轮收容在收容电动机及传动轮系的外壳内的结构。在将带轮收容在收容电动机及传动轮系的外壳内的情况下,需要在外壳上设置引出线材的开口部。但是,在收容电动机及传动轮系的外壳上设置了引出线材等排水阀驱动部件的开口部的情况下,水和异物可能会从开口部侵入而导致内部的传动轮系、电动机发生故障。鉴于这样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连接排水阀的排水阀驱动部件的排水阀驱动装置,抑制水和异物向收容连接排水阀驱动部件的输出部件及驱动部的外壳的侵入。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水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排水阀驱动部件,所述排水阀驱动部件连接排水阀;输出部件,所述输出部件连接所述排水阀驱动部件;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输出部件;以及外壳,所述外壳收容所述输出部件及所述驱动部,所述外壳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具备:第一侧壁部、将所述第一侧壁部切口而成的开口部、沿着所述开口部的边缘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外周面突出的挡水部、从所述第一侧壁部向所述第二外壳侧延伸的第二外壳覆盖部、以及在所述第二外壳覆盖部的内侧沿着所述第一侧壁部的端部延伸的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二外壳具备与所述第一侧壁部连接的第二侧壁部,在所述第二侧壁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部嵌合的第二台阶部,将从所述第一外壳朝向所述第二外壳的方向设为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外壳覆盖部的前端比所述第一台阶部靠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本技术中,像这样在用于将排水阀驱动部件引出到外壳的外部的开口部的边缘设置有挡水部,所以水和异物不易从开口部侵入。因此,即使在将连接有排水阀驱动部件的输出部件收容于与驱动部相同的外壳中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水和异物向外壳的侵入。另外,第一外壳和第二壳的连接部位成为使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嵌合的嵌合部,且从第一外壳侧覆盖嵌合部的第二外壳覆盖部的前端延伸至比构成嵌合部的第一台阶部靠第二外壳侧(第一方向的一侧)的位置。因此,即使水从第一外壳侧溅出,水也不会到达嵌合部,而且即使水从第二外壳侧溅出,水也不易到达嵌合部。因此,水和异物不易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连接部位侵入。如上所述,能有效地抑制水和异物向外壳的侵入,由此,能抑制水和异物的侵入导致的动作不良。在本技术中,理想的是,在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之间的间隙中涂布有密封剂。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水和异物从第一外壳和第二壳的连接部位(第一台阶部与第二台阶部的嵌合部)的侵入。在本技术中,理想的是,所述第二台阶部具备所述第二侧壁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面的内周侧凹陷形成的内侧凹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具备与所述内侧凹部嵌合的内侧凸部。当使嵌合面的凹凸这样配置时,与使凹凸颠倒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嵌合面和第二外壳覆盖部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水从第二外壳侧溅出的情况下,水不易到达嵌合部。因此,能有效地抑制水和异物的侵入。在本技术中,理想的是,具备配置于所述开口部和所述输出部件之间的板,所述板与所述开口部对置,所述排水阀驱动部件穿过贯通所述板的贯通部。这样一来,即使水和异物从开口部侵入,也能够通过板抑制水和异物的侵入,因此,水和异物不易到达输出部件和驱动部这一侧。因此,能够抑制水和异物的侵入导致的输出部件和驱动部的动作不良。在本技术中,理想的是,在所述贯通部涂布有密封剂,所述密封剂密封所述板和所述排水阀驱动部件之间的间隙。这样一来,水和异物不易从板和排水阀驱动部件的间隙侵入到输出部件和驱动部这一侧。因此,能够抑制水和异物的侵入导致的输出部件和驱动部的动作不良。在本技术中,理想的是,所述排水阀驱动部件是线材,所述输出部件是卷绕所述线材的带轮。这样,通过使用柔性的线材作为排水阀驱动部件,能够在不与开口部接触的范围内改变引出线材的方向。因此,排水阀驱动装置的配置自由度提高。另外,即使固定排水阀驱动装置时的位置精度低,也能够经由线材打开/关闭排水阀。(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因为在用于将排水阀驱动部件引出到外壳的外部的开口部的边缘设置有挡水部,所以水和异物不易从开口部侵入。因此,即使在将连接排水阀驱动部件的输出部件收容于与驱动部相同的外壳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水和异物向外壳的侵入。另外,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连接部位成为使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嵌合的嵌合部,且从第一外壳侧覆盖嵌合部的第二外壳覆盖部的前端延伸至比构成嵌合部的第一台阶部靠第二外壳侧(第一方向的一侧)的位置。因此,即使水从第一外壳侧溅出,水也不会到达嵌合部,而且即使水从第二外壳侧溅出,水也不易到达嵌合部。因此,水和异物不易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连接部位侵入。由此,能有效地抑制水和异物向外壳的侵入,因此能抑制水和异物的侵入导致的动作不良。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技术的排水阀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排水阀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拆下了第一外壳后的排水阀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第一外壳的立体图。图5是排水阀驱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的A-A位置的剖视图)。图6是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连接部位的局部剖视图(图1的B-B位置的剖视图)。图7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第二外壳、带轮、板以及线材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示意性表示从开口部侧观察的带轮及线材位置限制部的配置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排水阀驱动装置;2…齿轮单元;10…线材;11…带轮;12…槽;13…板;14…贯通部;15…限制部;16…第一外壳侧限制部;17…第二外壳侧限制部;18…矩形凹部;19…线材位置限制部;20…外壳;21…第一外壳;22…第二外壳;23…开口部;24…挡水部;40…电动机;41…电动机外壳;42…支承板;43…线圈骨架;44…定子线圈;45…转子;50…传动轮系;51…转子小齿轮;52…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n排水阀驱动部件,所述排水阀驱动部件连接排水阀;/n输出部件,所述输出部件连接所述排水阀驱动部件;/n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输出部件;以及/n外壳,所述外壳收容所述输出部件及所述驱动部,/n所述外壳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n所述第一外壳具备:第一侧壁部;将所述第一侧壁部切口而形成的开口部;沿着所述开口部的边缘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外周面突出的挡水部;从所述第一侧壁部向所述第二外壳侧延伸的第二外壳覆盖部;以及在所述第二外壳覆盖部的内侧沿着所述第一侧壁部的端部延伸的第一台阶部,/n所述第二外壳具备与所述第一侧壁部连接的第二侧壁部,在所述第二侧壁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部嵌合的第二台阶部,/n在将从所述第一外壳朝向所述第二外壳的方向设为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外壳覆盖部的前端比所述第一台阶部靠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8 JP 2018-2359681.一种排水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排水阀驱动部件,所述排水阀驱动部件连接排水阀;
输出部件,所述输出部件连接所述排水阀驱动部件;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输出部件;以及
外壳,所述外壳收容所述输出部件及所述驱动部,
所述外壳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
所述第一外壳具备:第一侧壁部;将所述第一侧壁部切口而形成的开口部;沿着所述开口部的边缘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外周面突出的挡水部;从所述第一侧壁部向所述第二外壳侧延伸的第二外壳覆盖部;以及在所述第二外壳覆盖部的内侧沿着所述第一侧壁部的端部延伸的第一台阶部,
所述第二外壳具备与所述第一侧壁部连接的第二侧壁部,在所述第二侧壁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部嵌合的第二台阶部,
在将从所述第一外壳朝向所述第二外壳的方向设为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外壳覆盖部的前端比所述第一台阶部靠所述第一方向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下敏臣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