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28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上盖,所述壳体与上盖之间从下至上依次叠加有硝酸纤维过滤膜、活性炭滤芯、金属烧结滤芯;所述上盖的中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一用于待过滤气体穿过的上透气网,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过滤后的气体穿过的下透气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能够有效的滤除待测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和粉尘颗粒,避免水蒸气凝结及粉尘颗粒富集对光学气室内反射效率的影响,对光学气室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气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农业、医疗、食品、清洁能源、城市居民等领域。但是,工业气体的浓度超出安全许可范围容易直接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对工业气体浓度的有效监测是保障气体安全的重要手段。红外气体传感器是利用气体分子对红外光谱的吸收特征来实现浓度检测,具有浓度检测范围大、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防爆性好、抗中毒、寿命长等优点,受到了国内外工业气体监测领域和行业的重视。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红外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很大程度受光学气室影响。然而,由于随待测气体一同进入光学气室的水汽、粉尘颗粒等杂质将会在光学气室反射面内凝结和积累,导致光学气室反射性能降低,从而引起传感器测量精度的降低,甚至失效。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能够有效的滤除待测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和粉尘颗粒,避免水蒸气凝结及粉尘颗粒富集对光学气室内反射效率的影响,对光学气室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上盖,所述壳体与上盖之间从下至上依次叠加有硝酸纤维过滤膜、活性炭滤芯、金属烧结滤芯;所述上盖的中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一用于待过滤气体穿过的上透气网,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过滤后的气体穿过的下透气网。优选地,所述壳体的截面为H型,所述壳体包括圆柱型侧板及与圆柱型侧板垂直设置的底板。优选地,所述底板设置在圆柱型侧板的中部。优选地,所述圆柱型侧板位于底板的下侧设置有与红外气体传感器连接的内螺纹。优选地,所述底板与内螺纹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优选地,所述硝酸纤维过滤膜、活性炭滤芯、金属烧结滤芯皆设置成圆盘型。优选地,所述硝酸纤维过滤膜、活性炭滤芯的直径等于圆柱型侧板的内径。优选地,所述金属烧结滤芯的直径等于上盖的内径,所述金属烧结滤芯位于上盖内。优选地,所述硝酸纤维过滤膜具有百纳米量级微孔阵列结构。优选地,所述硝酸纤维过滤膜为亲水型硝酸纤维过滤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金属烧结滤芯、活性炭滤芯和硝酸纤维过滤膜构成的复合过滤系统,可同时滤除粉尘颗粒与水蒸气;与红外气体传感器采用可拆卸的螺纹连接,能够定期独立更换该防水防尘装置而不影响气体传感器性能,长期保持光学气室不受污染,保障红外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剖面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的防水防尘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顶部设置有一上盖200,所述壳体100与上盖200之间从下至上依次叠加有硝酸纤维过滤膜300、活性炭滤芯400、金属烧结滤芯500;所述上盖200的中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一用于待过滤气体穿过的上透气网201,所述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过滤后的气体穿过的下透气网101。该防水防尘装置与红外气体传感器20通过螺纹连接,也就是红外气体传感器20上设置有外螺纹21,螺纹连接处采用密封垫圈密封,防止未过滤的气体从连接口渗透。防水防尘装置可以定期独立更换,不影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各项功能,从而可以长期保持光学气室不受污染。如图4所示,该防水防尘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待测气体分子、水分子和粉尘颗粒构成的气体混合物10穿过防水防尘装置后,金属烧结滤芯500具有密集的透气微孔阵列,可以有效过滤混合体中颗粒直径较大的的粉尘颗粒;活性炭滤芯400具有疏松微孔阵列结构,同时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可有效过滤水蒸气和残余粉尘颗粒;硝酸纤维过滤膜300具有百纳米量级的微孔阵列,可以有效过滤最终残留的水蒸气和细小粉尘颗粒,最终经过滤后干净的待测气体从壳体的下透气网101输出,并进入到红外气体传感器20的光学气室22中,避免对光学气室的污染,实现防水防尘的目标。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的截面为H型,所述壳体100包括圆柱型侧板102及与圆柱型侧板102垂直设置的底板103。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3设置在圆柱型侧板102的中部。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圆柱型侧板102位于底板的下侧设置有与红外气体传感器连接的内螺纹112。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3与内螺纹11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600。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硝酸纤维过滤膜300、活性炭滤芯400、金属烧结滤芯500皆设置成圆盘型。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硝酸纤维过滤膜300、活性炭滤芯400的直径等于圆柱型侧板102的内径。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烧结滤芯500的直径等于上盖200的内径,所述金属烧结滤芯500位于上盖200内。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硝酸纤维过滤膜300具有百纳米量级微孔阵列结构。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硝酸纤维过滤膜300为亲水型硝酸纤维过滤膜。该防水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为:首先,制作壳体100,在壳体100的中间制作下透气网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上盖,所述壳体与上盖之间从下至上依次叠加有硝酸纤维过滤膜、活性炭滤芯、金属烧结滤芯;/n所述上盖的中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一用于待过滤气体穿过的上透气网,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过滤后的气体穿过的下透气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上盖,所述壳体与上盖之间从下至上依次叠加有硝酸纤维过滤膜、活性炭滤芯、金属烧结滤芯;
所述上盖的中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一用于待过滤气体穿过的上透气网,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过滤后的气体穿过的下透气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截面为H型,所述壳体包括圆柱型侧板及与圆柱型侧板垂直设置的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在圆柱型侧板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防水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型侧板位于底板的下侧设置有与红外气体传感器连接的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笃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诺安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