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塑性食用油脂介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13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造塑性食用油脂介冷装置,包括冷凝壳体和用于支撑冷凝壳体的管架,空腔内部设有冷却管和挡板,冷凝壳体一侧设有进出壳体的水进口和水出口,冷凝壳体曲线侧面开设有放空气阀接头、气态制冷剂进口、液态制冷剂出口、安全阀接头、泄放阀接头,冷凝壳体另一侧开设有水室放气旋塞、水室放水旋塞、所述冷凝壳体两侧均设有用于密封侧面的管板,所述壳体下方曲线侧面固定设有管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通过配套设置冷却管并辅助设置制冷剂制冷,传热系数较高,可以减少冷却水用量,有效提高冷凝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塑性食用油脂介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脂冷凝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人造塑性食用油脂介冷装置。
技术介绍
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易产生反式脂肪酸,因此,在油脂食品加工中,有关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得到了世界各国较普遍的关注。所以对脱臭工艺条件对不同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与比较引起广泛关注。在加工高品质油脂产品时往往要进行脱臭,油脂脱臭不仅可除去油中的臭味物质,提高油脂的烟点,改善食用油的风味,还能有效地提高油脂的安全度。现有技术中,油脂脱臭塔需要使用真空泵,将油脂在一定温度和真空度下汽提蒸馏脱臭,真空泵从油脂脱臭塔抽出的废气具有一定的温度,为降低废气的温度,需要配置一台冷凝器以降低废气的温度,目前所使用的冷凝器多为喷淋式冷凝器,废气从冷凝器器体的下部通入,从器体的上部或顶部引出,水从器体的上部喷淋而下,器体的中间设置有至少两块相互错位布置的溢流板,冷却水流从溢流板上的溢流孔下流,对从边侧弯向上升的废气进行对流热交换,从而降低废气的温度并从器体上部流出,但水流通过与废气的直接接触后,水温提高,最后从器体下部流出的水受到了污染,成为热废水,这种生产方式不仅限制了水的使用范围,而且还会污染环境,浪费了水资源,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人造塑性食用油脂介冷装置,通过配套设置冷却管并辅助设置制冷剂制冷,可以减少冷却水用量,传热系数较高,而且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一种人造塑性食用油脂介冷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呈卧式圆柱形,包括冷凝壳体和用于支撑冷凝壳体的管架,所述冷凝壳体内置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冷却管和挡板,冷凝壳体一侧设有进出壳体的水进口和水出口,冷凝壳体曲线侧面开设有放空气阀接头、气态制冷剂进口、液态制冷剂出口、安全阀接头、泄放阀接头,气态制冷剂进口靠近壳体空腔一侧设有挡气板,通过放空气阀接头连接外部与空腔,所述冷凝壳体另一侧开设有水室放气旋塞、水室放水旋塞、所述冷凝壳体两侧均设有用于密封侧面的管板,所述壳体下方曲线侧面固定设有管架。进一步的,所述管板通过端盖与冷凝壳体连接,所述端盖处设有开孔,通过开孔进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开孔处对应设有垫片。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包括圆盘形挡板和圆缺形挡板,且挡板上对应设有通孔,所述冷却管通过通孔贯穿挡板。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壳体为铁质外壳。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管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钢管、低肋铜管。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采用冷却水加以冷凝,目的就是利用冷却水流速高,传热系数高,冷凝效果好;(2)冷凝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3)冷凝水温升大,冷却水相同量下吸收的热量更多,因此冷却水耗用量较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冷凝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冷凝装置的平面图;图3是本技术冷凝装置侧面示意图;其中:1水出口;2端盖;3垫片;4管板;5放空气阀接头;6气态制冷剂进口;7挡气板;8管架;9出气口;10安全阀接头;11水室放气旋塞;12水室放水旋塞;13泄放阀接头;14冷却管;15液态制冷剂出口;16水入口;17冷凝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一种人造塑性食用油脂介冷装置,冷凝装置呈卧式圆柱形,包括冷凝壳体17和用于支撑冷凝壳体17的管架8,冷凝壳体17内置空腔,在空腔内部设有冷却管14和挡板,挡板包括圆盘形挡板和圆缺形挡板,且挡板上对应设有通孔,冷却管14通过通孔贯穿挡板,冷凝壳体17一侧设有进出壳体的水入口16和水出口1,冷凝壳体17曲线侧面开设有放空气阀接头5、气态制冷剂进口6、液态制冷剂出口15、安全阀接头10、泄放阀接头13,气态制冷剂进口6靠近冷凝壳体17空腔一侧设有挡气板7,通过放空气阀接头5连接外部与空腔,冷凝壳体17另一侧开设有水室放气旋塞11、水室放水旋塞12、冷凝壳体17两侧均设有用于密封侧面的管板4,管板4通过端盖2与冷凝壳体17连接,端盖2处设有开孔,通过开孔进行螺母固定连接,开孔处对应设有垫片3,整个冷凝壳体17下方曲线侧面固定设有管架8。优先选择的是,冷凝壳体17为铁质外壳。优先选择的是,冷却管14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钢管、低肋铜管。优先选择的是,在冷却管14曲线侧面还设有压力表,通过压力表检测冷凝壳体17空腔内部的气压,如果冷剂压力过高的话,打开安全阀接头10,通过管路将冷剂泄往壳体外,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冷凝过程的工作原理:先打开出气口9,利用抽泵抽出存在冷凝壳体17的空气,后接着往冷凝装置水入口16通入冷却水,然后关闭水入口16和水出口1,冷却水流经冷却管14,经过冷却管14的传输后进行降温,与此同时,往在冷凝装置曲线侧面上开设的气态制冷剂进口6导入气态制冷剂,导入过后关上挡气板7防止气态制冷剂泄漏,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氟利昂,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制冷剂的选取并不会超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氟利昂充满冷凝装置空腔,在氟利昂的制冷辅助下进行共同制冷工作,当气态氟利昂吸收热量后变成液态制冷剂,因重力作用,积存在冷凝壳体17底部,在整个冷凝过程结束后,打开液态制冷剂出口15即可排出并回收液态制冷剂,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制冷剂的循环回收,节约资源的同时又能保护环境,当整个冷凝过程结束后,打开水出口1,排出冷凝过后的冷却水,打开安全阀接头10,排出残余的气态制冷剂,水室放气旋塞11安装在端盖2的最高处,可以有效的泄放水侧空气,水室泄水旋塞12安装在端盖2的最低处,目的是为了检修或冷凝装置长期停放时方便泄放存水,在冷凝装置最高处设有放空气阀接头5,在内部压缩工作停止时泄放不凝性气体。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性能极好,而且整个装置制造和安装都很方便,同时冷凝水温升大,冷却水相同量下吸收的热量更多,因此冷却水耗用量较少。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造塑性食用油脂介冷装置,包括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呈卧式圆柱形,包括冷凝壳体和用于支撑冷凝壳体的管架,所述冷凝壳体内置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冷却管和挡板,冷凝壳体一侧设有进出壳体的水进口和水出口,冷凝壳体曲线侧面开设有放空气阀接头、气态制冷剂进口、液态制冷剂出口、安全阀接头、泄放阀接头,气态制冷剂进口靠近壳体空腔一侧设有挡气板,通过放空气阀接头连接外部与空腔,所述冷凝壳体另一侧开设有水室放气旋塞、水室放水旋塞、所述冷凝壳体两侧均设有用于密封侧面的管板,所述壳体下方曲线侧面固定设有管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塑性食用油脂介冷装置,包括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呈卧式圆柱形,包括冷凝壳体和用于支撑冷凝壳体的管架,所述冷凝壳体内置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冷却管和挡板,冷凝壳体一侧设有进出壳体的水进口和水出口,冷凝壳体曲线侧面开设有放空气阀接头、气态制冷剂进口、液态制冷剂出口、安全阀接头、泄放阀接头,气态制冷剂进口靠近壳体空腔一侧设有挡气板,通过放空气阀接头连接外部与空腔,所述冷凝壳体另一侧开设有水室放气旋塞、水室放水旋塞、所述冷凝壳体两侧均设有用于密封侧面的管板,所述壳体下方曲线侧面固定设有管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标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艾迪科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