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鼓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798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容易提高转子相对于框架的固定强度的电动鼓风机及其制造方法。电动鼓风机(1)具备框架(5)、以及向框架(5)安装的转子(12)。框架(5)具有孔部(7)。转子(12)具有轴(13)、风扇(2)、多个轴承(15)、套筒(17)、槽部(22)、以及防脱部(24)。风扇(2)配置于轴(13)。多个轴承(15)分别旋转自如地保持轴(13)。套筒(17)保持轴承(15),固定于框架(5)的孔部(7)。槽部(22)在套筒(17)的外周面(19)形成于从孔部(7)向与风扇(2)相反一侧的位置伸出的位置。防脱部(24)设置于槽部(22),从套筒(17)的外周面(19)突出,使套筒(17)防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鼓风机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具备安装于框架的转子的电动鼓风机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例如在作为用于电动吸尘器的吸引清扫等而使用的电动鼓风机中,具备使风扇旋转的无刷马达的设备。无刷马达具备通过一对轴承来转动自如地对连接着风扇的轴进行支承的主轴、以及产生使主轴旋转的力的定子。主轴经由将轴承保持于内部的圆筒状的套筒而固定于框架。框架在中央部具备孔部,插入孔部的套筒的外周面被粘接剂粘接固定。在这样的电动鼓风机的情况下,若风扇旋转则风扇侧的真空度增高,从而使包含主轴与风扇在内的转子整体被向风扇侧吸引。因此,希望将主轴稳固地固定于框架。例如,虽然能够考虑通过使套筒的外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加粗来增加粘接面积从而提高粘接强度,但需要粘接剂量、涂覆位置以及粘接面的脱脂等的高精度的管理,非常繁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700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提高转子相对于框架的固定强度的电动鼓风机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实施方式的电动鼓风机具备框架、以及向框架安装的转子。框架具有孔部。转子具有轴、风扇、多个轴承、筒状体、槽部、以及防脱部。风扇配置于轴。多个轴承分别旋转自如地保持轴。筒状体保持轴承,固定于框架的孔部。槽部在筒状体的外侧面形成于从孔部向与风扇相反一侧的位置伸出的位置。防脱部设置于槽部,从筒状体的外侧面突出,使筒状体防脱。实施方式的电动鼓风机也可以是,所述防脱部具备位于所述槽部的保持部件、以及从所述槽部突出的防脱主体。实施方式的电动鼓风机也可以是,所述防脱部是E型环。实施方式的电动鼓风机也可以是,所述防脱部通过粘接剂构成。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鼓风机的截面图,图1B是将图1A的A部放大表示的放大截面图。图2是上述电动鼓风机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鼓风机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第1实施方式。在图1A以及图2中,附图标记1表示电动鼓风机。电动鼓风机1具备风扇2。本实施方式的风扇2是离心式风扇。风扇2由合成树脂或者金属形成。此外,风扇2由圆筒状的风扇罩3覆盖。此外,电动鼓风机1具备无刷马达4。无刷马达4具备框架5。框架5例如由合成树脂等形成。此外,框架5具备框架主体部6。框架主体部6形成为在中央部具备孔部7的圆筒状。此外,框架5具备包围框架主体部6的周围地取位的圆筒状的外壁部8。并且,框架5具备将框架主体部6与外壁部8连结的多个整流片9。整流片9位于风扇2的外周侧。框架5的由框架主体部6、外壁部8、以及各整流片9包围的部分,成为将从风扇2排出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口。排气口沿轴向贯通框架5地形成。此外,无刷马达4具备主轴11。主轴11与风扇2共同构成转子12。主轴11具备连接风扇2的轴13。轴13例如是由金属形成的纵长的棒状体。在轴13的一端侧例如通过粘接剂、螺母等固定有风扇2。此外,主轴11具备多个轴承15。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一对轴承15。各轴承15分别旋转自如地保持轴13。此外,各轴承15位于轴13的长边方向或者轴向上相互分离的位置,从而使转子12的旋转轴稳定。并且,各轴承15夹着轴13的长边方向或者轴向的中央位置,配置于风扇2侧的位置及与其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并且,主轴11具备作为筒状体的套筒17。套筒17例如由金属形成为圆筒状。套筒17在内部保持各轴承15。套筒17在内部的两端的位置分别嵌合有轴承15。本实施方式的套筒17将2个轴承15连结。此外,套筒17插入框架5的孔部7中。此外,套筒17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风扇2侧的端部与孔部7的风扇2侧的边缘部为一个面或者大致一个面的方式,配置于孔部7,但不限于该构成,既可以从孔部7向风扇2侧突出,也可以向孔部7的内部凹陷。并且,套筒17的与风扇2相反一侧的端部从孔部7伸出。此外,套筒17通过形成于框架5的挡块18来限制与风扇2相反一侧的轴向的位置。并且,套筒17的作为外侧面的外周面19通过粘接部20粘接固定于孔部7。粘接部20使流体状的粘接剂G固化而形成。作为粘接剂G,例如可使用环氧树脂等的热固化性树脂等。粘接部20形成于套筒17的外周面19中的、至少与孔部7对置的部分的整体。此外,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在套筒17形成有槽部22。槽部22在套筒17的外周面19中,形成于相对于孔部7向与风扇2的相反一侧伸出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槽部22夹着框架主体部6的保持部位于与风扇2相反一侧。此外,槽部22沿套筒17的周向形成。槽部22既可以在套筒17的外周面19的周向上遍及整周地连续形成,也可以在套筒17的外周面19的周向上断续地形成。此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槽部22安装有防脱部24。防脱部24是卡止于孔部7、使套筒17相对于孔部7机械式防脱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防脱部24是E型环,但也可以是C型环等。防脱部24由金属形成,独立于套筒17。防脱部24也可以通过粘接剂G粘接固定于槽部22、框架5。此外,关于防脱部24,位于槽部22内的保持部件25与从槽部22突出的防脱主体26一体形成。防脱主体26具有大于孔部7的直径尺寸的外径,相对于套筒17的外周面19向径向突出。此外,防脱主体26卡止于与孔部7的风扇2相反一侧的边缘部。本实施方式的防脱主体26在孔部7的缘部与框架5重叠,但不限于该构成,也可以与框架5分离。此外,主轴11具备磁铁部28。磁铁部28产生使转子12旋转的磁力。磁铁部28由永久磁铁形成为圆筒状,沿周向交替具备极性彼此不同的磁极。此外,磁铁部28形成为圆筒状,以主轴11为基准,通过粘接剂等固定于轴13的与风扇2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磁铁部28夹着套筒17以及轴承15配置于与风扇2相反的一侧。此外,无刷马达4具备定子30。定子30具备定子铁芯、以及多个线圈,在与磁铁部28的外周对置的磁作用面产生使转子12旋转的磁力。此外,定子30相对于框架5位于与风扇2相反的一侧,并通过螺丝等固定于框架5。并且,无刷马达4具备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转子12的磁铁部28的旋转位置来控制在定子30的线圈的绕组中流动的电流的朝向,从而切换在定子30的磁作用面形成的磁力的朝向,产生使转子12旋转的磁力。接下来,对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鼓风机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组装主轴11。主轴11将保持于套筒17的各轴承15以及磁铁部28固定于预先形成的轴13。磁铁部28通过适当的磁化装置磁化。另外,在套筒17的外周面19预先形成槽部22。通过对组装后的主轴11的轴13固定另外形成的风扇2,由此组装转子12。转子12根据需要来调整旋转平衡。接着,将转子12安装于预先另外形成的框架5。对于转子12而言,将套筒17插入框架5的孔部7并通过粘接剂G固定。粘接剂G可以在固化前的流体状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n框架;以及/n安装于所述框架的转子,/n所述框架具有孔部,/n所述转子具有:/n轴;/n配置于所述轴的风扇;/n多个轴承,分别旋转自如地保持所述轴;/n筒状体,保持所述轴承,被固定于所述框架的所述孔部;/n槽部,在所述筒状体的外侧面,形成于从所述孔部向与所述风扇相反一侧的位置伸出的位置;以及/n防脱部,设置于所述槽部,从所述筒状体的外侧面突出,使所述筒状体防脱。/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9 JP 2018-1506861.一种电动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架;以及
安装于所述框架的转子,
所述框架具有孔部,
所述转子具有:
轴;
配置于所述轴的风扇;
多个轴承,分别旋转自如地保持所述轴;
筒状体,保持所述轴承,被固定于所述框架的所述孔部;
槽部,在所述筒状体的外侧面,形成于从所述孔部向与所述风扇相反一侧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胜英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