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68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属于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外壳、折叠装置和防静电把手,所述底板外侧螺纹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贯通连接有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外侧固定连接有防静电把手,所述底板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侧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防尘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给防尘门向左的作用力将防尘门进行关闭,减少灰尘进入指纹安全门锁,通过折叠装置对防静电把手进行折叠,再将橡胶套固定在防静电把手外侧,增加防静电把手外侧的阻尼,降低导电性,然后通过指纹锁增加触摸面与手指的接触面积,指纹锁呈凹圆弧状,使手指与指纹锁更加充分接触,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门锁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
技术介绍
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使用非机械钥匙作为用户识别ID的成熟技术,如:指纹锁、虹膜识别门禁,生物识别类,安全性高,不存在丢失损坏;但不方便配置,成本高。现有技术的有以下缺点1、现有智能指纹安全门锁的防尘性较差,楼道灰尘流动较大,容易造成指纹安全门锁进入大量灰尘,降低指纹安全门锁的使用寿命;2、智能指纹安全门锁的门把安装在外侧,楼道又较狭小,搬运大件物体时容易对门把造成损坏;3、智能指纹安全门锁的门把在干燥的冬天容易人体发生静电,降低了整体使用的舒适感;4、智能指纹安全门锁的触摸面多为平面,而人在使用时,手指和接触面成一定幅度的,不能对手指全部指纹进行识别,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给防尘门向左的作用力将防尘门进行关闭,减少灰尘进入指纹安全门锁,通过折叠装置对防静电把手进行折叠,避免楼道又较狭小,搬运大件物体时损坏门把,再将橡胶套固定在防静电把手外侧,增加防静电把手外侧的阻尼,降低导电性,提高指纹安全门锁的使用舒适性,然后通过指纹锁增加触摸面与手指的接触面积,指纹锁呈凹圆弧状,使手指与指纹锁更加充分接触,对手指更多指纹纹路进行识别,增加手指和指纹安全门锁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包括底板、外壳、折叠装置和防静电把手,所述底板外侧螺纹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贯通连接有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外侧固定连接有防静电把手,所述底板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侧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防尘门,所述外壳外侧螺纹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外侧安装有按键,所述外壳外侧镶嵌连接有type-c接口,所述type-c接口外侧卡扣连接有防尘盖。可选的,所述折叠装置底端焊接有连接柱A,所述连接柱A内侧滑动连接有接柱B。可选的,所述防静电把手外侧安装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外侧开设有手指凹槽。可选的,所述外壳外侧镶嵌连接有指纹锁且指纹锁呈凹圆弧状。可选的,所述防尘门外侧中心镶嵌连接有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实用,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使用时,通过给防尘门向右的作用力,使防尘门在卡槽向右移动进行打开,未使用时,通过给防尘门向左的作用力,使防尘门在卡槽向左移动进行关闭,避免楼道灰尘流动较大,大量灰尘进入指纹安全门锁,从而解决了指纹安全门锁的防尘性。本技术通过折叠装置对防静电把手进行折叠,给防静电把手向内的作用力,连接柱B沿连接柱A内侧进行收缩,给防静电把手向外的作用力,连接柱B沿连接柱A内侧进行伸出,避免楼道又较狭小,搬运大件物体时损坏门把,提高指纹安全门锁的使用寿命,从而解决了指纹安全门锁的可折叠问题。本技术将橡胶套固定在防静电把手外侧,增加防静电把手外侧的阻尼,降低导电性,再通过手指凹槽进行增加摩擦,减小使用时的滑移,从而解决了指纹安全门锁的使用舒适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指纹锁增加触摸面与手指的接触面积,指纹锁呈凹圆弧状,使手指与指纹锁更加充分接触,对手指更多指纹纹路进行识别,从而解决了手指和指纹安全门锁的接触面积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的折叠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的防静电把手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显示屏;3、外壳;4、按键;5、指纹锁;6、type-c接口;7、防尘盖;8、折叠装置;801、连接柱A;802、连接柱B;9、防静电把手;901、橡胶套;902、手指凹槽;10、凹槽;11、把手;12、防尘门;13、卡板;14、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包括底板1、外壳3、折叠装置8和防静电把手9,所述底板1外侧螺纹连接有外壳3,所述外壳3底端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侧贯通连接有折叠装置8,所述折叠装置8外侧固定连接有防静电把手9,所述底板1顶端开设有卡槽14,所述卡槽14内侧滑动连接有卡板13,所述卡板13底端固定连接有防尘门12,所述外壳3外侧螺纹连接有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外侧安装有按键4,所述外壳3外侧镶嵌连接有type-c接口6,所述type-c接口6外侧卡扣连接有防尘盖7。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使用时,通过给防尘门12向右的作用力,使防尘门12在卡槽14向右移动进行打开,未使用时,通过给防尘门12向左的作用力,使防尘门12在卡槽14向左移动进行关闭,避免楼道灰尘流动较大,大量灰尘进入指纹安全门锁,提高指纹安全门锁的防尘性。其中,所述折叠装置8底端焊接有连接柱A801,所述连接柱A801内侧滑动连接有接柱B802。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通过折叠装置8对防静电把手9进行折叠,给防静电把手9向内的作用力,连接柱B802沿连接柱A801内侧进行收缩,给防静电把手9向外的作用力,连接柱B802沿连接柱A801内侧进行伸出,避免楼道又较狭小,搬运大件物体时损坏门把,提高指纹安全门锁的使用寿命。其中,所述防静电把手9外侧安装有橡胶套901,所述橡胶套901外侧开设有手指凹槽902。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将橡胶套901固定在防静电把手9外侧,增加防静电把手9外侧的阻尼,降低导电性,再通过手指凹槽902进行增加摩擦,减小使用时的滑移,提高指纹安全门锁的使用舒适性。其中,所述外壳3外侧镶嵌连接有指纹锁5且指纹锁5呈凹圆弧状。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指纹锁5增加触摸面与手指的接触面积,指纹锁5呈凹圆弧状,使手指与指纹锁5更加充分接触,对手指更多指纹纹路进行识别,提高指纹安全门锁的正确识别率。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通过底板1将指纹安全门锁与门进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包括底板、外壳、折叠装置和防静电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外侧螺纹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贯通连接有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外侧固定连接有防静电把手,所述底板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侧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防尘门,所述外壳外侧螺纹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外侧安装有按键,所述外壳外侧镶嵌连接有type-c接口,所述type-c接口外侧卡扣连接有防尘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指纹安全门锁,包括底板、外壳、折叠装置和防静电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外侧螺纹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贯通连接有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外侧固定连接有防静电把手,所述底板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侧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防尘门,所述外壳外侧螺纹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外侧安装有按键,所述外壳外侧镶嵌连接有type-c接口,所述type-c接口外侧卡扣连接有防尘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指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苏苏徐学成陈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顶呱呱智能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