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66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包括地基层,地基层上方固有安置槽台,安置槽台上方固有风机盒,风机盒内镶嵌式设有风箱,风箱包括内部外层的散热圈、散热圈外侧固定的散热锥和散热圈内部内层设于风机盒中心通道的风道,风道低端与风机盒通道底部形成检测通道;风道中部竖直固有支撑圈,支撑圈右侧固有风扇装置,风扇装置左右两侧的风道外固有与风机盒镶嵌于一体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左右两侧的风道顶端固有照明装置;风道右端上方风机盒端口还固有配电箱和与配电箱连接的操控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用传统的砌体围合,制作成一个风机盒子,可以不算面积,不用专门设置梁板,位置可以随意摆放,节约公摊面积,减小建筑指标的报建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
本技术涉及到建筑配套设施建设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
技术介绍
因《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要求防排烟风机设置在专用机房内,特别是屋顶的土建风机房,需要算面积,大大增加了公摊面积,且对建筑指标造成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包括地基层,地基层上方固有安置槽台,安置槽台上方固有风机盒,风机盒内镶嵌式设有风箱,风箱包括内部外层的散热圈、散热圈外侧固定的散热锥和散热圈内部内层设于风机盒中心通道的风道,风道低端与风机盒通道底部形成检测通道;风道中部竖直固有支撑圈,支撑圈右侧固有风扇装置,风扇装置左右两侧的风道外固有与风机盒镶嵌于一体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左右两侧的风道顶端固有照明装置;风道右端上方风机盒端口还固有配电箱和与配电箱连接的操控面板;散热圈内层的风机盒内还设有与配电箱连通的主电路管道,主电路管道与照明装置、风扇装置和冷却系统之间皆设有连通的支路管道。本技术做成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不用传统的砌体围合,制作成一个风机盒子,将风机房附属装置如灯具、检修门、电气进线等集成在一起,可以不算面积,更方便设计,不用专门设置梁板,位置可以随意摆放,节约公摊面积,减小建筑指标的报建风险。具体的,一种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包括地基层,地基层上方利用胶泥或者水泥粘接安装有能够散热的安置槽台,安置槽台的槽口上方卡接有中心带通道的风机盒,本技术采用轻质化的防火材料加工而成,比如木质胶化材料,在风机盒内镶嵌式设有风箱,本技术的风箱为内设式的散热系统装置,风箱包括内部外层的桶状的散热圈、散热圈外侧焊接固定的散热锥和散热圈内部内层设于风机盒中心通道的风道,风道右端出口小于左端出口,风道上端与风机盒通道上端贴合,风道低端与风机盒通道底部形成检测通道,如附图1所示,检测通道右侧高度较左侧高,便于施工员进入检测;为了在风道中安装风扇,在风道中部竖直粘接固有支撑圈,支撑圈右侧上螺钉固有风扇装置,风扇装置左右两侧的风道外卡接有与风机盒镶嵌于一体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左右两侧的风道顶端螺钉固有照明装置;为了控制内部的照明、冷凝等装置,在风道右端上方风机盒端口还固定安装有配电箱和与配电箱连接的操控面板,操控面板右端凸出风机盒便于调控电路;为了集中设置电路,不设于外侧而影响外观,散热圈内层的风机盒内还设有与配电箱连通的主电路管道,主电路管道与照明装置、风扇装置和冷却系统之间皆设有连通的支路管道,通过配电箱和操控面板进行风机盒内部的电路控制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做成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在满足防火、检修的要求下,不用传统的砌体围合,制作成一个风机盒子,可以不算面积,更方便设计,不用专门设置梁板,位置可以随意摆放,节约公摊面积,减小建筑指标的报建风险,将风机房附属装置如灯具、检修门、电气进线等集成在一起,风机房用耐火极限满足规范要求的不燃材料围合,代替传统砌体,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现实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基层,2、稳定外围,3、安置槽台,4、检测通道,5、风道,6、风机盒,7、照明装置,8、散热锥,9、散热圈,10、支撑圈,11、主电路管道,12、风扇装置,13、冷却系统,14、配电箱,15、操控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技术,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包括地基层1,地基层1上方固有安置槽台3,安置槽台3上方固有风机盒6,风机盒6内镶嵌式设有风箱,风箱包括内部外层的散热圈9、散热圈9外侧固定的散热锥8和散热圈9内部内层设于风机盒6中心通道的风道5,风道5低端与风机盒6通道底部形成检测通道4;风道5中部竖直固有支撑圈10,支撑圈10右侧固有风扇装置12,风扇装置12左右两侧的风道5外固有与风机盒6镶嵌于一体的冷却系统13,冷却系统13左右两侧的风道5顶端固有照明装置7;风道5右端上方风机盒6端口还固有配电箱14和与配电箱14连接的操控面板15;散热圈9内层的风机盒6内还设有与配电箱14连通的主电路管道11,主电路管道11与照明装置7、风扇装置12和冷却系统13之间皆设有连通的支路管道。本技术做成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不用传统的砌体围合,制作成一个风机盒子,将风机房附属装置如灯具、检修门、电气进线等集成在一起,可以不算面积,更方便设计,不用专门设置梁板,位置可以随意摆放,节约公摊面积,减小建筑指标的报建风险。具体的,一种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包括地基层1,地基层1上方利用胶泥或者水泥粘接安装有能够散热的安置槽台3,安置槽台3的槽口上方卡接有中心带通道的风机盒6,本技术采用轻质化的防火材料加工而成,比如木质胶化材料,在风机盒6内镶嵌式设有风箱,本技术的风箱为内设式的散热系统装置,风箱包括内部外层的桶状的散热圈9、散热圈9外侧焊接固定的散热锥8和散热圈9内部内层设于风机盒6中心通道的风道5,风道5右端出口小于左端出口,风道5上端与风机盒6通道上端贴合,风道5低端与风机盒6通道底部形成检测通道4,如附图1所示,检测通道4右侧高度较左侧高,便于施工员进入检测;为了在风道5中安装风扇,在风道5中部竖直粘接固有支撑圈10,支撑圈10右侧上螺钉固有风扇装置12,风扇装置12左右两侧的风道5外卡接有与风机盒6镶嵌于一体的冷却系统13,冷却系统13左右两侧的风道5顶端螺钉固有照明装置7;为了控制内部的照明、冷凝等装置,在风道5右端上方风机盒6端口还固定安装有配电箱14和与配电箱14连接的操控面板15,操控面板15右端凸出风机盒6便于调控电路;为了集中设置电路,不设于外侧而影响外观,散热圈9内层的风机盒6内还设有与配电箱14连通的主电路管道11,主电路管道11与照明装置7、风扇装置12和冷却系统13之间皆设有连通的支路管道,通过配电箱14和操控面板15进行风机盒6内部的电路控制即可。进一步地,安置槽台3为带有散热疏孔的混泥土材料,风机盒6为耐火材料。为了保证本技术的使用性能,本技术中,安置槽台3为带有散热疏孔的混泥土材料,风机盒6为耐火材料。进一步地,安置槽台3两侧的地基层1台面上还固有稳定外围2。为了使得铺设的安置槽台3稳定且便于检测进入,在安置槽台3两侧的地基层1台面上还环状铺设安装有稳定外围2。进一步地,散热锥8为环状锥,于散热圈9上均匀固有五道。环状的散热锥8具备散热面积大的效果,本实施例,于散热圈9上均匀固有五道。进一步地,散热锥8顶端凸出风机盒6外圆柱面。顶端凸出风机盒6外圆柱面便于顶部集中的热量进行散热。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包括地基层(1),其特征在于:地基层(1)上方固有安置槽台(3),安置槽台(3)上方固有风机盒(6),风机盒(6)内镶嵌式设有风箱,风箱包括内部外层的散热圈(9)、散热圈(9)外侧固定的散热锥(8)和散热圈(9)内部内层设于风机盒(6)中心通道的风道(5),风道(5)低端与风机盒(6)通道底部形成检测通道(4);风道(5)中部竖直固有支撑圈(10),支撑圈(10)右侧固有风扇装置(12),风扇装置(12)左右两侧的风道(5)外固有与风机盒(6)镶嵌于一体的冷却系统(13),冷却系统(13)左右两侧的风道(5)顶端固有照明装置(7);风道(5)右端上方风机盒(6)端口还固有配电箱(14)和与配电箱(14)连接的操控面板(15);散热圈(9)内层的风机盒(6)内还设有与配电箱(14)连通的主电路管道(11),主电路管道(11)与照明装置(7)、风扇装置(12)和冷却系统(13)之间皆设有连通的支路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防排烟风机房,包括地基层(1),其特征在于:地基层(1)上方固有安置槽台(3),安置槽台(3)上方固有风机盒(6),风机盒(6)内镶嵌式设有风箱,风箱包括内部外层的散热圈(9)、散热圈(9)外侧固定的散热锥(8)和散热圈(9)内部内层设于风机盒(6)中心通道的风道(5),风道(5)低端与风机盒(6)通道底部形成检测通道(4);风道(5)中部竖直固有支撑圈(10),支撑圈(10)右侧固有风扇装置(12),风扇装置(12)左右两侧的风道(5)外固有与风机盒(6)镶嵌于一体的冷却系统(13),冷却系统(13)左右两侧的风道(5)顶端固有照明装置(7);风道(5)右端上方风机盒(6)端口还固有配电箱(14)和与配电箱(14)连接的操控面板(15);散热圈(9)内层的风机盒(6)内还设有与配电箱(14)连通的主电路管道(11),主电路管道(11)与照明装置(7)、风扇装置(12)和冷却系统(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厦安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