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2019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口罩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口罩加工系统。口罩加工系统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布置有口罩生产设备,所述口罩生产设备以所述舱体为洁净车间。该口罩加工系统以舱体为洁净车间,将口罩生产设备预装在舱体内,从而可使口罩生产主体不必再制作专用地基,并且在出厂前可进行设备的大部分调试方便,将口罩生产设备的投入生产的周期大幅缩短,从而可使有意生产口罩的主体能够快速的投入口罩加工,进而激发潜在生产主体的热情,使之投入到口罩生产中来,快速的提高整个社会的口罩产能,为抗击疫情提供有力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加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罩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口罩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口罩是戴在人的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气体、气味、飞沫进入佩戴者口鼻的用具,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带口罩具有非常好的防护作用。当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爆发的情况下,各地口罩资源变得极为紧缺,这对新冠肺炎的传染的控制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快速的增加能够及时投入生产的口罩加工装置变得极为重要。传统的模式下,投入口罩生产需要经过口罩机购买、调试、安装等环节,并且需要相应的准备洁净车间,一般情况下,周期至少为三个月,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情况下,争取时间便是争取生命。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投产的口罩加工装置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让有意生产口罩的主体能够快速投入口罩加工的口罩加工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口罩加工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方案1:口罩加工系统,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布置有口罩生产设备,所述口罩生产设备以所述舱体为洁净车间。有益效果:该口罩加工系统以舱体为洁净车间,将口罩生产设备预装在舱体内,从而可使口罩生产主体不必再制作专用地基,并且在出厂前可进行设备的大部分调试方便,将口罩生产设备的投入生产的周期大幅缩短,从而可使有意生产口罩的主体能够快速的投入口罩加工,进而激发潜在生产主体的热情,使之投入到口罩生产中来,快速的提高整个社会的口罩产能,为抗击疫情提供有力支持。方案2:更进一步的,在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舱体内设有生产设备间和动力设备间,所述生产设备间与动力设备间隔开,所述的口罩生产设备布置在舱体的生产设备间中,动力设备间设置有为口罩生产设备提供动力的空压机。在舱体内设置于生产设备间隔开的动力设备间,并在动力设备间内设置所述空压机的情况下,一方面不会影响生产设备间开展生产活动所需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户不必再另外配置空压机附件,更加有利于缩短投产周期。方案3:更进一步的,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动力设备间还设有动力配电箱。配电箱可充分的利用动力设备间的空间,同时使本专利技术的系统能够接市电,实现接电即用,更加方便快捷。方案4:更进一步的,在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动力设备间还设置有备用发电机。备用发电机可进一步利用动力设备间的空间,同时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提供停电不间断运行的保障。方案5:更进一步的,在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动力设备间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空压机、动力配电箱和备用发电机中的一个与另外两个分布于不同的层。方案6:更进一步的,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舱体上在口罩生产设备的生产上游和/或下游处设有进出口,所述进出口处分别设有除尘间,用于对经过的人员及货物除尘。进出口处设置除尘间是为了保证人员及货物的进出不会对生产设备间的洁净环境造成破坏;将进出口设在口罩生产设备的生产上游时,可以方便对原料的补充;将进出口设在口罩生产设备的生产下游时,可方便对口罩成品的取出;当在口罩生产设备的生产上、下游均设置所述进出口时,则将会兼具上述的优势。方案7:更进一步的,在方案6的基础上,所述舱体上在口罩生产设备的生产下游处设有所述除尘间,该除尘间位于动力设备间的背面。除尘间设在动力设备间背面,一方面可充分利用舱体内空间,使之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除尘间过大时,对相应除尘设备的要求也将会更高,而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来说,是不必要的,以此种方式设置除尘间,反而可以更好的发挥其除尘作用。方案8:更进一步的,在方案6或7的基础上,所述除尘间的除尘设备与门连锁,除尘设备在除尘间内有人时自动启动。除尘间的除尘设备与门连锁,可以避免由于进出人员疏忽等因素导致的漏除尘的问题。方案9:更进一步的,在方案1-7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舱体配置有空气净化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的作用是实时保证舱体内生产设备间的洁净环境,预装空气净化系统同样是为了用户能够尽快的投入生产。方案10:更进一步的,在方案1-7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舱体的壁上至少在对应所述口罩生产设备处设有观察窗。观察窗用于供生产人员从舱体外观察口罩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以便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方案11:更进一步的,在方案1-7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口罩生产设备为全自动口罩机,全自动口罩机具有自动监测系统,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台设于所述舱体之外,可远程和/或现场监测全自动口罩机的运行。全自动口罩机的优势在于,可以使舱体内形成无人车间,从而不必考虑人员在舱体内的舒适性等问题。方案12:更进一步的,在方案1-7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舱体内在口罩生产设备的至少一侧留有人行通道。人行通道可方便检修人员、调试人员以及生产辅助人员通过。方案13:更进一步的,在方案11的基础上,所述全自动口罩机包括依次联结的原料输送机、成型机、口罩送片机和外耳带机。方案14:更进一步的,在方案13的基础上,所述全自动口罩机还包括口罩转移机器人和除菌箱,所述口罩转移机器人和除菌箱设于所述外耳带机的下游处,所述口罩转移机器人用于将加工好的口罩转移至除菌箱,所述除菌箱用于口罩的消毒。方案15:更进一步的,在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舱体上设有进出口,所述进出口处设有除尘间,用于对经过的人员及货物除尘。方案16:更进一步的,在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舱体的内壁上设有阻燃隔热层。阻燃隔热层的作用是保持舱体内的温度环境等,从而为舱内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口罩加工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去掉了舱体正面的侧板);图2是图1中的口罩加工系统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口罩加工系统的左视图;图4是图1中的口罩加工系统的第一立体图(从正面看,去掉了舱体正面的侧板);图5是图1中的口罩加工系统的第二立体图(从正面看,去掉了舱体正面的侧板);图6是图1中的口罩加工系统的第三立体图(从背面看,去掉了舱体背面的侧板)。图中:11-舱体,101-动力设备间,102-生产设备间,12-配电箱,13-空压机,14-备用发电机,15-空气净化系统,16-横向隔板,17-纵向隔板,18-原料送料机,19-成型机,20-口罩送片机,21-外耳带机,22-口罩转移机器人,23-除菌箱,24-监测台,25-观察窗,26-布带,27-工业空调,103-上游除尘间,104-下游除尘间,28-外门,29-内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口罩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布置有口罩生产设备,所述口罩生产设备以所述舱体为洁净车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16 CN 20201018339971.口罩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布置有口罩生产设备,所述口罩生产设备以所述舱体为洁净车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内设有生产设备间和动力设备间,所述生产设备间与动力设备间隔开,所述的口罩生产设备布置在舱体的生产设备间中,动力设备间设置有为口罩生产设备提供动力的空压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设备间还设有动力配电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设备间还设置有备用发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设备间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空压机、动力配电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宏过金超赵长顺司贞员崔晓科李百川李志恒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森源中锋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