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53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03
一种土壤生态修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坡结构技术领域,其中地面上竖直等距插设有数个立柱,两相邻立柱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下方设置有插槽,且插槽埋设在地面内,挡板的下侧边活动插设在插槽内,挡板的下部开设有泄水口,挡板的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盖板,盖板覆盖设置在泄水口上;其通过埋设的立柱对挡板进行固定,挡板采用滑块与立柱上的燕尾槽配合卡设,方便拆装,利于在挡板损坏后更换,挡板的下部设置有可开合的泄水口,方便泄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生态修复结构
本技术涉及护坡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土壤生态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土壤生态修复包含改善土质、防止水土流失等。现有技术中会通过种植绿植覆盖地表的方式进行水土固化,但是对于沙化过于严重的土地,仅凭绿植固化仍无法阻止水土流失,现有技术中会建设护坡墙对沙化土地进行围挡,防止水土流失,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护坡墙大多为砖砌混凝土结构,其造价高昂,且混凝土护坡墙密封闭实,在洪涝时期容易造成泄水困难的状况,从而使得积水浸泡腐蚀护坡墙基础,降低护坡墙的使用寿命,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其通过埋设的立柱对挡板进行固定,挡板采用滑块与立柱上的燕尾槽配合卡设,方便拆装,利于在挡板损坏后更换,挡板的下部设置有可开合的泄水口,方便泄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立柱、挡板,其中地面上竖直等距插设有数个立柱,立柱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燕尾槽,且燕尾槽的上端开口设置,两相邻立柱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燕尾槽内,挡板的下方设置有插槽,且插槽埋设在地面内,挡板的下侧边活动插设在插槽内,挡板的下部开设有泄水口,挡板的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盖板,盖板覆盖设置在泄水口上。进一步的,所述的燕尾槽的上端活动插设有定位销,定位销抵设在挡板上端滑块的上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的两侧边上固定设置有加强板,滑块远离燕尾槽的一侧边固定设置在加强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的下侧边上固定设置有密封板,挡板通过密封板插设在插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的前方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挡板左右两侧的立柱前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上裹设有泡沫板,泡沫板夹设在挡板与支撑杆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其通过埋设的立柱对挡板进行固定,挡板采用滑块与立柱上的燕尾槽配合卡设,方便拆装,利于在挡板损坏后更换,挡板的下部设置有可开合的泄水口,方便泄水,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挡板与立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立柱1、燕尾槽2、挡板3、滑块4、插槽5、泄水口6、盖板7、定位销8、加强板9、密封板10、支撑杆11、泡沫板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立柱1、挡板3,其中地面上竖直等距插设有立柱1,立柱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燕尾槽2,且燕尾槽2的上端开口设置,两相邻立柱1之间设置有挡板3,挡板3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插设螺丝固定有滑块4,挡板3的两侧边上螺丝固定有加强板9,滑块4远离燕尾槽2的一侧边焊设在加强板9上,加强板9防止挡板3弯折,滑块4滑动设置在燕尾槽2内,燕尾槽2的上端活动插设有定位销8,定位销8抵设在挡板3上端滑块4的上表面上将滑块4顶紧,挡板3的下方设置有插槽5,且插槽5埋设在地面内,插槽5的左右两端分别抵设在挡板3左右两侧立柱1的侧壁下端,挡板3的下侧边上焊设有密封板10,挡板3通过密封板10插设在插槽5内,挡板3的下部开设有泄水口6,挡板3的后侧壁上螺丝固定有盖板7,盖板7覆盖设置在泄水口6上,挡板3的前方设置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左右两端分别焊设在挡板3左右两侧的立柱1前侧壁上,支撑杆11上裹设有泡沫板12,泡沫板12夹设在挡板3与支撑杆11之间,支撑杆11抵住挡板3,可防止大风天挡板3剧烈晃动,同时泡沫板12抵住挡板3,可防止挡板3晃动时击打支撑杆11发出巨大的响声。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在安装时,在需要进行保护的斜坡坡脚挖基坑,将立柱1埋设在基坑内,在每两相邻的立柱1之间埋设插槽5,在两相邻的立柱1之间设置挡板3,且将挡板3侧边上的滑块4从立柱1上的燕尾槽2上端滑动卡入燕尾槽2内,向下滑动挡板3,使得挡板3的下侧边插入燕尾槽2,安装完成;在使用时,当斜坡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时,挡板3将斜坡上冲下的土壤挡住,当斜坡需要大量泄水时,将挡板3上的盖板7拆除,积水从挡板3上的泄水口6排出。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其通过埋设的立柱1对挡板3进行固定,挡板3采用滑块4与立柱1上的燕尾槽2配合卡设,方便拆装,利于在挡板3损坏后更换,挡板3的下部设置有可开合的泄水口6,方便泄水。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立柱(1)、挡板(3),其中地面上竖直等距插设有数个立柱(1),立柱(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燕尾槽(2),且燕尾槽(2)的上端开口设置,两相邻立柱(1)之间设置有挡板(3),挡板(3)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滑块(4),滑块(4)滑动设置在燕尾槽(2)内,挡板(3)的下方设置有插槽(5),且插槽(5)埋设在地面内,挡板(3)的下侧边活动插设在插槽(5)内,挡板(3)的下部开设有泄水口(6),挡板(3)的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盖板(7),盖板(7)覆盖设置在泄水口(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立柱(1)、挡板(3),其中地面上竖直等距插设有数个立柱(1),立柱(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燕尾槽(2),且燕尾槽(2)的上端开口设置,两相邻立柱(1)之间设置有挡板(3),挡板(3)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滑块(4),滑块(4)滑动设置在燕尾槽(2)内,挡板(3)的下方设置有插槽(5),且插槽(5)埋设在地面内,挡板(3)的下侧边活动插设在插槽(5)内,挡板(3)的下部开设有泄水口(6),挡板(3)的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盖板(7),盖板(7)覆盖设置在泄水口(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燕尾槽(2)的上端活动插设有定位销(8),定位销(8)抵设在挡板(3)上端滑块(4)的上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斌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美邦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