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花生油过滤装置的控温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39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花生油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花生油过滤装置的控温机构,它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面焊接有风机箱,所述风机箱的内部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箱的右侧面端部通过连接架连接有过滤装置本体,所述过滤装置本体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冷却器以及水池,所述过滤装置本体的外侧螺旋缠绕有冷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过滤装置本体的外部缠绕有冷却管,能够有效地降低以及控制其内部的温度,而且,只有过滤装置本体的内部升高时才开启风冷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同时,也能有效保证其温度的控制范围,使其控温的效果较好,使生产出来的花生油质量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花生油过滤装置的控温机构
本技术涉及花生油过滤装置
,尤其是一种新型花生油过滤装置的控温机构。
技术介绍
花生油(peanutoil)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食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花生油在完成压榨工序之后,为了使花生油的品质更佳,我们一般会对花生油进行精炼,精炼的过程主要是将磷脂等多种胶体杂质过滤出来,然而,传统的做法是采用水化脱胶的化学方法,该方法虽然可以去除油脂中一部分的磷脂,可是,在该工艺中,会发生乳化反应,此反应会消耗较多的油脂,被消耗的油脂含量是磷脂含量的一半,是毛油总质量的二十分之一,而且,该工艺伴有一些化学污染,基于此,现有的一些生产厂家采用了低温过滤精炼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够过滤磷脂等多种胶体杂质,而且,低温精炼技术使用的是单纯的物理过滤技术,不会损耗太多油脂,在精炼的过程中,炼耗显著下降。然而,采用低温精炼技术是需要对油温进行控制的,一般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25℃,现有技术对此技术温度的控制一般是采用低温室,可是低温室的成本较高,每天耗能较为严重,导致了生产成本提高,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花生油过滤装置的控温机构,以降低成本的投入,提高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花生油过滤装置的控温机构,该温控机构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降低成本的投入,提高收益,而且,其控温的效果较好,使生产出来的花生油质量较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花生油过滤装置的控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面焊接有风机箱,所述风机箱的右侧面设有开口,所述风机箱的内部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箱的右侧面端部通过连接架连接有过滤装置本体,所述过滤装置本体的顶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过滤装置本体的右侧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器,所述过滤装置本体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冷却器以及水池,所述过滤装置本体的外侧螺旋缠绕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底部的出水端与冷却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管与水池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水池的底部,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所述三通的第一部出水端通过第四水管与冷却管10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三通的第二部出水端通过第五水管连接有喷雾管且喷雾管的左侧正对风机,所述喷雾管的顶面安装有若干个喷雾头。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报警器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温度传感器与报警器电性连接,能够及时将过滤装置本体内部温度的信息以报警的方式通知工作人员。进一步的,所述喷雾管的底部通过第一支架与连接架固接,所述冷却器的右端通过第二支架与水池外壁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能够分别有效固定喷雾管和冷却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管的底部安装有吸水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吸水阀,不仅能够便于循环泵抽水,而且,还可以稳固第二水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五水管上安装有手动开关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手动开关阀,当温度过高时,可人工打开手动开关阀,在水冷作用的同时,开启风冷模式,进一步快速降低过滤装置本体的内部温度,当温度降下来时,可关闭手动开关阀,节约电能,降低成本。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与过滤装置本体以及风机箱连接的方式均为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将连接架与过滤装置本体以及风机箱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在过滤装置本体的外部缠绕有冷却管,能够有效地降低以及控制其内部的温度,而且,只有过滤装置本体的内部升高时才开启风冷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同时,也能有效保证其温度的控制范围,使其控温的效果较好,使生产出来的花生油质量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风机箱;3、风机;4、连接架;5、过滤装置本体;6、温度传感器;7、报警器;8、冷却器;9、水池;10、冷却管;11、第一水管;12、循环泵;13、第二水管;14、第三水管;15、三通;16、第四水管;17、第五水管;18、喷雾管;19、喷雾头;20、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吸水阀;23、手动开关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花生油过滤装置的控温机构,它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的顶面焊接有风机箱2,所述风机箱2的右侧面设有开口,所述风机箱2的内部安装有风机3,所述风机箱2的右侧面端部通过连接架4连接有过滤装置本体5,所述过滤装置本体5的顶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过滤装置本体5的右侧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器7,所述过滤装置本体5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冷却器8以及水池9,所述过滤装置本体5的外侧螺旋缠绕有冷却管10,所述冷却管10底部的出水端与冷却器8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却器8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管11与水池9连接,所述连接架4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12,所述循环泵12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水管13,所述第二水管13的另一端延伸至水池9的底部,所述循环泵12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三水管14,所述第三水管14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15,所述三通15的第一部出水端通过第四水管16与冷却管10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三通15的第二部出水端通过第五水管17连接有喷雾管18且喷雾管18的左侧正对风机3,所述喷雾管18的顶面安装有若干个喷雾头19。所述温度传感器6与报警器7电性连接。所述喷雾管18的底部通过第一支架20与连接架4固接,所述冷却器8的右端通过第二支架21与水池9外壁固接。所述第二水管13的底部安装有吸水阀22。所述第五水管17上安装有手动开关阀23。所述连接架4与过滤装置本体5以及风机箱2连接的方式均为焊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首先设定温度传感器6的温度报警范围(20-25℃),接着,开启冷却器8以及循环泵12,循环泵12将水池9中的冷水抽向冷却管10中,通过冷却管10与过滤装置本体5进行热交换,以降低过滤装置本体5内部的温度,冷却管10中的水经过热交换以后,温度升高,将进入到冷却器8进行第二次热交换,将其温度较高的水变为冷冻水,再从第一水管11处流回水池9中,不断循环;当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花生油过滤装置的控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的顶面焊接有风机箱(2),所述风机箱(2)的右侧面设有开口,所述风机箱(2)的内部安装有风机(3),所述风机箱(2)的右侧面端部通过连接架(4)连接有过滤装置本体(5),所述过滤装置本体(5)的顶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过滤装置本体(5)的右侧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器(7),所述过滤装置本体(5)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冷却器(8)以及水池(9),所述过滤装置本体(5)的外侧螺旋缠绕有冷却管(10),所述冷却管(10)底部的出水端与冷却器(8)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却器(8)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管(11)与水池(9)连接,所述连接架(4)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12),所述循环泵(12)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水管(13),所述第二水管(13)的另一端延伸至水池(9)的底部,所述循环泵(12)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三水管(14),所述第三水管(14)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15),所述三通(15)的第一部出水端通过第四水管(16)与冷却管(10)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三通(15)的第二部出水端通过第五水管(17)连接有喷雾管(18)且喷雾管(18)的左侧正对风机(3),所述喷雾管(18)的顶面安装有若干个喷雾头(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花生油过滤装置的控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的顶面焊接有风机箱(2),所述风机箱(2)的右侧面设有开口,所述风机箱(2)的内部安装有风机(3),所述风机箱(2)的右侧面端部通过连接架(4)连接有过滤装置本体(5),所述过滤装置本体(5)的顶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过滤装置本体(5)的右侧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器(7),所述过滤装置本体(5)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冷却器(8)以及水池(9),所述过滤装置本体(5)的外侧螺旋缠绕有冷却管(10),所述冷却管(10)底部的出水端与冷却器(8)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却器(8)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管(11)与水池(9)连接,所述连接架(4)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12),所述循环泵(12)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水管(13),所述第二水管(13)的另一端延伸至水池(9)的底部,所述循环泵(12)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三水管(14),所述第三水管(14)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15),所述三通(15)的第一部出水端通过第四水管(16)与冷却管(10)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三通(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斌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海燕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