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器
本技术涉及过水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用水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在水龙头内部相对设置两块磁铁的方式对流过的水进行磁化的设计,能够起到磁化水的功能,以得到更为健康的水资源。但由于水流流速过快且流道较短,其磁化效果普遍并不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有效增加流道路径并提高对水流的磁化效果的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器,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器,包括:外部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腔,且外部壳体上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过水装置,包括安装于容置腔内的基座、形成于基座内部的迷宫式流道、两组对称设置于迷宫式流道前后两侧且不同磁极的磁性构件,且迷宫式流道与进水口相连通;过水管件,设置于容置腔内且位于过水装置的后侧位置,内部具有分别连通出水口及迷宫式流道的容纳腔。较佳的,还包括水流组件,水流组件包括由透光性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部壳体(1),内部形成有容置腔,且所述外部壳体(1)上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n过水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基座、形成于所述基座内部的迷宫式流道(9)、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迷宫式流道(9)前后两侧且不同磁极的磁性构件,且所述迷宫式流道(9)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n过水管件(6),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过水装置的后侧位置,内部具有分别连通所述出水口及迷宫式流道(9)的容纳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部壳体(1),内部形成有容置腔,且所述外部壳体(1)上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过水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基座、形成于所述基座内部的迷宫式流道(9)、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迷宫式流道(9)前后两侧且不同磁极的磁性构件,且所述迷宫式流道(9)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
过水管件(6),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过水装置的后侧位置,内部具有分别连通所述出水口及迷宫式流道(9)的容纳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流组件,所述水流组件包括由透光性材质制成的内壳体(4)、轴端带叶轮(51)的水流发电机(5);
所述内壳体(4)设置于所述过水装置和过水管件(6)之间,且所述内壳体(4)的外缘至少部分向外突出所述外部壳体(1),所述内壳体(4)中具有连通所述容纳腔及迷宫式流道(9)的通道,所述水流发电机(5)卡置于所述通道中且后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部;
所述水流发电机(5)的前端安装有LED灯珠(53)及温度传感器,于所述水流发电机(5)内还设置有PCB线板,所述LED灯珠(53)及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PCB线板电性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由后向前装配成一体的第一过水组件(2)和第二过水组件(3);
所述第一过水组件(2)包括呈管状的第一基管(21)、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管(21)内部并将所述第一基管(21)分隔为前腔体和后腔体的第一流道板(26)、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管(21)的后腔体中并紧贴所述第一流道板(26)的后端面的第一磁性构件;
所述第二过水组件(3)包括呈管状的第二基管(31)、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管(31)后端的第二流道板(36)、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管(31)前端并紧贴所述第二流道板(36)的前端面的第二磁性构件;
所述第二基管(31)、第二流道板(36)、第二磁性构件均容置于所述第一基管(21)的前腔体中,且所述第二流道板(36)紧贴所述第一流道板(26)的前端面,并于所述第一流道板(26)和第二流道板(36)之间共同形成所述迷宫式流道(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以改善水质的过水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流道板(26)和第二流道板(36)相对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螺旋状的第一流道槽,并由所述第一流道板(26)和第二流道板(36)的第一流道槽共同构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幸,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轻美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